相关试卷
-
1、2022年 10月,考古学家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 1500 米深度的海域发现了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国家文物局作出初步判断,其中一处为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运送数以万计的外销瓷器的海船,另一处是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从海外装载原木等货物驶往中国的海船。这些发现( )A、可探究海上丝绸之路航线 B、印证了郑和下西洋的成就 C、表明中国造船技术更先进 D、否定了海禁政策的真实性
-
2、据推算,自605年(隋大业元年)起参与开挖通济渠(黄河—淮河段大运河)的民工达 360万,与此同时,参与疏通古邗沟的民工也不下 10万;608 年,连通海河与黄河的永济渠,仅征用的河北民工数就超过百万;610年,大运河全线贯通。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得以贯通的重要条件是( )A、民众对兴修水利的热忱 B、大一统王朝的动员能力 C、“赋役折银”制度的推行 D、隋炀帝个人的享乐追求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始于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初心使命自革命战争时期起进行的工农民主政权制度探索。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深情指出:“在瑞金,我们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启了红色政权建设的探索。”无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根据地政权建设,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和解放区政权,其政治制度均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为实现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政治和制度的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创立了人民政权,开始了新制度、新治理的探索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国家制度与治理模式。
——摘编自房广顺、苏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发展逻辑》
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中,围绕“制度探索与创新”这一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史实
1609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律师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中,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此后,荷兰打着海洋自由的旗号,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将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
1613年
英国威尔伍德受命于国王,发表《海洋法概览》,反驳格劳秀斯,承认各国均享有海洋自由,但沿岸国对靠近本国海岸水域享有主权
1625年
弗莱塔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出版了《论西班牙政府对亚洲的正义统治权》,回应格劳秀斯的攻击,主张国家像对陆地一样取得海洋的所有权
材料二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500多年间,世界海洋强国的崛起如同潮水般起伏更迭。从海洋强国崛起及更迭的历史看,贸易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海洋强国崛起到英国成为世界领先的海洋霸主,再到二战后美国全球海洋霸权地位的确立,欧美国家近代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海洋经略和海洋扩张的历史。二战结束后,海洋领域的竞争从以武力对抗为主的“丛林法则”转向以规则塑造为主。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于1994年11月生效。《公约》多处规定了海洋利用的“和平目的”和“和平用途”。《公约》规则的广泛实践、海洋争议的加剧和大国海洋地缘竞争的回归,正推动着“海洋自由”向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朱锋《海洋强国的历史镜鉴及中国的现实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所列国家17世纪有关海洋权利争论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海上霸权的演变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现和平利用海洋。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对干部实行科学地分类,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89年,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等六个部门进行试点。同时,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摘编自解舒晴《中美两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1855年2月,英国首相帕默斯顿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文官选拔面向社会公开报名,对考试、审查合格者须发合格证书,分配到用人部门,经过短期的试用之后再正式任命。从1855年颁布院令后的九个月里,被提名应试的文官候选人1078人,经过考试淘汰了309人。1870年以后,由于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文官质量。英国文官选拔最初重视通才,后来重视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法律规定文官不得为议员,不能参加党派政治活动。
——摘自程西筠《由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士——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公务员制度和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沿用隋制,在西北边境继续设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若善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 早在宋朝建立初期,宋辽双方在河北地区就设置了榷场,后来由于两国发生战争,这些榷场时开时闭。澶渊之盟后,榷场贸易恢复正常。宋朝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地,辽朝在涿州、振武军和朔州等地都先后开设了榷场。辽朝输到宋朝来的物品主要有羊、马等,而宋朝则将丝帛、漆器、谷物输入辽朝。然而,双方都有一些禁止输出的物品,比如双方对书籍和钱币的输出都有严格的禁令,因而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榷场的贸易功能。
——摘编自游彪著《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追宋》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唐时期西北边境互市贸易的概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各民族间互市贸易的意义。 -
7、下图为赵乃育创作并刊发于新华社的讽刺漫画《壁垒》。该漫画意在表达( )
A、美国支配世界贸易的能力增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 C、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起来 -
8、下表为联合国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 )
时间
内容
出处
1948年
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
《世界人权宣言》
1966年
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A、强化了立法机关的地位 B、确保了司法实践的公正性 C、弱化了法官个人的权威 D、遵循了“无罪推定”的原则 -
9、1701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1707年,英国议会再次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些法案的颁布( )A、确保了议员正常行使权力 B、剥夺了国王的一切权力 C、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D、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形成
-
10、162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清单中首次出现了在中国采购瓷质茶杯的记录,统计显示,1629年购买了250只,1633年购买了1325只,1643年25000只。到1740年购买中国的各类茶具达110000件,1760年更是高达2000000件。据此推知,荷兰当时( )A、民众货币收入激增 B、海外贸易影响民众生活 C、进口瓷器物美价廉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
11、在古希腊斯巴达,贵族议事会作为城邦最高权力和司法机构,投票表决国家大事。斯巴达国王是贵族议事会的成员,但同其余成员一样只有投一票的权利。贵族议事会成员由年满60岁以上的贵族担任,除国王之外的28位贵族议事会成员任期终身。这反映出斯巴达( )A、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呈现出贵族寡头政治特征 C、具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 D、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
-
12、下表为中国和东盟地区交往的相关史实。这表明中国( )
时间
中国和东盟地区的交往
1996年
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
1997年
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2003年
中国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作为东盟对话伙伴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21年
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A、强调国家间应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致力于推动区域间合作发展 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D、引领了东盟地区的发展方向 -
13、下图为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群众投票选出的女议员合影照。这反映了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 B、革命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边区政府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D、妇女彻底摆脱了封建伦理的羁绊 -
14、下表为我党在不同时期对外国在华企业和文化的相关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时间
政策
1949年
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管制(七届二中全会决定)
1950年12月
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有危害的企业进行管制、冻结或收归(政务院发布)
A、受到国民革命形势的影响 B、冲破了西方对华的经济封锁 C、兼具独立性与灵活性特征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原则 -
15、在中国近代,梁启超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1903年,他撰文论述道“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传播西方民族主义思想 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 D、扩大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
16、下表所示为1864~1879年清政府进出口平均税率的变动情况。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年份
1864
1869
1874
1879
进口税率(%)
5.22
5.17
5.93
5.89
出口税率(%)
9.24
9.10
10.02
10.22
A、外贸收入成为主要税源 B、外国商品受到国人推崇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民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
17、下表是学者对“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各省人丁、丁银变化情况统计(部分)。这表明“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 )
省份
人丁差额(口)
丁银增额(两)
浙江
增36411
12611.03
福建
减5927
19136.43
湖北
增18381
11070.456
河南
减1044733
7131.422
广东
减100893
2142.34
A、保护和发展了小农经济 B、确保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C、增加了民众的生存压力 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
18、唐末的铜钱短缺,形成五代时期蜀境的铁钱使用,辅之北宋中央政权铜钱偏重中原的权衡政策,四川形成北宋的铁钱专用区,“蜀用铁钱,其大者以二十五斤为一千,其中者以十三斤为一千。行履赍持不便,故当时之券会生于铁钱不便,缘轻重之推移,不可以携持。”这可以用来佐证( )A、纸币诞生的历史背景 B、社会经济转型的趋势 C、区域经济不平衡态势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
19、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
A、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B、平民子弟垄断仕途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D、官员队伍素质提升 -
20、近年来,在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了授予老人的“王杖诏令”简册10枚:同时,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到了出土于磨咀子汉墓的“王杖诏令”木简26枚。这些诏令记载了尊敬老者、高年赐杖以及处决殴辱受杖老人者等内容。由此推知,汉代( )A、基层治理注重发挥教化作用 B、重礼轻法的思想形成 C、社会优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D、国家权力渗透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