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28年《上海总商会月报》载:“国货运动之要旨,非仅抵制洋货,尤在改良土货,务使国货之制造日精,成本日减。”这表明民族资产阶级( )A、以反帝作为首要目标 B、依赖政府政策支持 C、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 D、市场开拓意识增强
-
2、1880年,某地方官员向朝廷上奏称:“现地方事务繁杂,需才孔亟,然科举之士多不通实务,而新式学堂学生尚未成规模。恳请朝廷广开捐纳之门,以应急需。”该官员的建议( )A、旨在缓解地方人才短缺 B、变革传统人才选拔体系 C、促进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D、推动学堂选官制的建立
-
3、《唐律疏议·名例四》中说:“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据此可知,唐代邸店( )A、是中国最早经营信贷业务的机构 B、兼具仓储与交易功能的商业机构 C、受政府严格监管的官方贸易场所 D、主要从事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
4、汉武帝时期,自公孙弘后,任丞相的六人中,获罪自杀的二人(李蔡、严青翟),被下狱处死的三人(公孙贺、赵周)。而丞相在相位中被处死的现象,在公孙弘任职以前的十七人中从未出现过。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刑罚制度的严酷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专制皇权的加强 D、监察制度的完善
-
5、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Waka》融合了非洲鼓乐与拉丁节奏,歌词用英语和斯瓦希里语演唱,全球下载量超千万次。材料旨在反映( )A、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B、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与融合 C、信息化推动文化传播 D、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
6、1815年,某国际会议期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说:“欧洲的安宁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团结来维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持久的均势,使任何国家都无法威胁整体和平。”该国际会议( )A、推动维也纳体系形成 B、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C、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
7、某古代文明用树皮纸记录历法,将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剩余5天为“禁忌日”,其金字塔建筑顶部常设神庙而非陵墓。这一文明位于( )A、尤卡坦半岛 B、尼罗河三角洲 C、小亚细亚地区 D、亚平宁半岛
-
8、1947年,上海《大公报》报道:“物价疯狂上涨,米价突破每石40万元,棉纱每包达300万元。”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B、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美国对华大量倾销商品 D、日本侵华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
9、陆九渊在描述抚州金溪地区的生产活动时指出,当地人家治田,用“长大锣头”,深翻地二尺许,并有一尺的间隔,“方容秧一头”,“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由此可见,当地农业生产采用( )A、刀耕火种 B、广种薄收 C、精耕细作 D、流水作业
-
10、西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强调“子以母贵”,由正妻地位决定子嗣优先继承的制度。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军功授爵制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居正的改革,强调财政的严查,但重点仍然是行政纪律与税法的执行目标为恢复永乐洪武之时期,缺少实质性的制度性变革。单纯储备白银,削弱货币供应反而通货紧缩。但也正是张居正的储银行动,才确保了万历边疆战争的胜利,未施垮明朝。
——摘编自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政府不得不放松对地方督抚征税权力的限制,出现了财政权力下移的态势,中央集权财政体制逐步瓦解。新政期间,为厘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清政府朝野上下围绕国地税收划分展开热烈讨论。
——摘编自柯伟明《民国时期税收制度的嬗变》
材料三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拟订了统一税政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指出: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
——摘编自高教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居正的财政改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财政制度变化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改革的意义。 -
12、下图为2011—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企业注册数量(家)。这可用来说明我国( )
A、对外开放得到迅速发展 B、红色旅游成为民众首选 C、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D、人民生活实现质的飞跃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民族(注:汉朝)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
——摘编自[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二 地方(注:罗马帝国)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阅读材料,提取关联信息,并结合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广州繁荣胜昔,通过广州港和南海丝路,岭南与亚洲、西方和南洋诸国保持着繁荣的海上贸易和文化往来。唐至元三代借助南海丝路成为我国历史上朝贡贸易的鼎盛时期。清代,广州有多条至里斯本、英国、拉丁美洲、大洋洲的航线,在“一口通商”制度下,自广州、澳门始发的全球性的海上贸易网络形成。“一口通商”使得广州成为中国绝无仅有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货”的盛名中外闻名、享誉天下。“公行制度”的确立,把外商在中国的活动推向了一个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时代。
——摘编自齐皓、齐张翼《南海丝路文化流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成立,由此,它通称“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这次广交会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广交会希望达到同外商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也重视政治内容特别是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对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外宾,努力扩大中国与他们和平反帝、发展一面的共识;对西方国家外宾,则挖掘他们与中国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之处。对此,有学者称这是万隆会议的继续。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树立了重合同、守信誉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广州的经济地位,并从政策与世界形势的角度,分析清代“‘广货’的盛名中外闻名、享誉天下”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广交会被称为“万隆会议的继续”的依据,简析广交会成立初期所产生的作用。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前中期,民间舆论体现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各种孝悌行为和乡里人物的勇敢、正直、礼让等成为乡论广泛称颂的内容。而东汉晚期,不仅有了明确把持和垄断乡论的人物,而且乡论的内容开始涉及王朝政治,甚至矛头直指皇权。
面对乡论与国家秩序的失调,建立政权的统治阶层与大姓名士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要代表本阶层的利益,但又需要重建国家秩序,曹魏就必须与大姓所代表的乡里秩序相妥协,使“私法”合法化,又使统治集权化,九品中正制度便应运而生。
——摘编自卜宪群《乡论与秩序:先秦至汉魏乡里舆论与国家关系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晚期的乡绅——租地农场主阶级,控制乡村基层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安吉斯在沙克巴勒村庄打工,据由乡绅控制的陪审团起诉说,她参与各种争吵并涉嫌盗窃活动,于是被宣布为“该村不受欢迎的人”,旋即下达驱逐令。有时候,这些乡绅还会监督商品买卖的价格标准,让商业经营更为有序,并会出资接济贫民。这些乡绅和富裕农民是租地农场的发起人,并成为推动这种新经济生活的利益集体,从而为日后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乡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西欧乡绅“控制乡村基层事务”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阐明租地农场对当时欧洲的经济影响。 -
16、启蒙思想家认为,“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下列文件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英国1701年《王位继承法》 B、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17、史料有载:“1596年至1597年是16世纪中英国物价最为昂贵的时期。因此,英国许多地区的饥民酝酿组织暴动以夺取粮食。在威尔特郡,起义者分别集合成60至100人的队伍,夺取商人在路上运送的粮食,后来又袭击运粮去港湾的大车……市内到处唱着骚乱的歌谣,饥饿的骚动在各地不断发生。”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英国垄断了全球海上贸易 B、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 C、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D、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
-
18、有学者这样评价某个政权:“它起到了保护盾的作用,使保护盾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这一有利条件的全部意义,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变得更为清楚,土耳其人攻陷该城后,不到半个世纪便抵达欧洲的中心,包围了维也纳。”下列关于该政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②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大量文化养料
③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 ④对俄罗斯政治和法典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图中所示帝国( )
A、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B、首次统一了西亚和尼罗河流域文明区 C、凭借强大的军队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海 D、促成欧洲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路 -
20、在雅典,演说家扮演着领导人的角色。执政官伯里克利通过演说领导人民,“当他看到他们毫无理由地傲慢自大时,他会压下他们的傲气;当他们因为毫无缘由的恐惧而感到沮丧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声称:“在危机的时刻,我证明自己是一个最优秀的演说家,所有的国家事物都是依据我的命令在进行。”上述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文化繁荣的体现 C、矛盾激化的反应 D、绝对平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