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以下对《吉尔伽美什》《荷马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等史诗的看法正确的是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 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社会历史风貌 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 2、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实证古代西亚文明的是( )

    ①恰塔尔·休于遗址    ②《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   ③莎草纸残卷  ④《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吉尔伽美什》穿插大量神话故事,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史诗

    ②《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③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④《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对后世国家有借鉴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下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 )

    出处

    记载

    《汉书·张骞传》

    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吕思勉《中国通史》

    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系今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缅甸的路。

    A、汉与古印度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始交流 B、汉朝时期与古印度交流频繁 C、中国的商品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 D、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 5、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许多学者前往研究。城中市场上可以看到阿拉伯的香料,塞浦路斯的铜,印度的金、胡椒,不列颠的锡,努比亚的大象,西班牙的银,甚至中国的丝。该现象可用于说明( )
    A、战争必然促进被征服地区的发展 B、亚历山大城是北非经济文化中心 C、亚历山大城成为丝绸之路的终点 D、战争客观上助推了经济文化交流
  • 6、1500年,被纳入西班牙殖民地的美洲各地的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到1650年,下降为大约400万人;1600—1750年,欧洲、中国、印度、中东等地,人口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        ②传染病的大规模蔓延

    ③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        ④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阿拉伯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阿拉伯文化具有兼容性创新性的特点 D、阿拉伯文化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 8、公元313—314年间,一位驻扎在甘肃的粟特人那耐·万达克向家乡撒马尔罕寄了一封信(部分内容见下),该信件可用于研究( )

    最后一位皇帝从洛阳逃走。由于饥荒,城市和宫廷遭到火灾……这些所谓的匈奴人,昨天还受制于君王!

    从敦煌一直到金城(兰州)……亚麻布销路很好。

    居住在从金城到敦煌地区的我们,没有亲属,年老而且面临死亡。

    ①西晋末期的政治局势        ②丝绸之路的商业活动

    ③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④粟特商人群体的境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2019年,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展品中有汉朝的“五星出东方”锦护膊,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据此可以判断( )
    A、新疆和田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B、汉朝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C、汉朝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D、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 10、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这一时期骑士文学的流行反映出当时( )
    A、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王权的不断强化 C、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 D、天主教会的衰落
  • 11、如表是有关“文化”的词源解析,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词源解析

    “文”

    “纹理”,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

    “化”

    “改变”

    “文”“化”并联使用

    引申出“以文教化”之义

    “文化”

    (“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

    文治和教化

    A、道法自然 B、以人为本 C、和而不同 D、敬天保民
  • 12、关于文字起源有很多说法,如楔形文字是受陶筹启发,陶筹是呈现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制物,苏美尔人发现陶筹可以记数,于是产生了文字。《史记》中说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两种文字起源的共同点是( )
    A、经历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 B、描绘自然景物时联想 C、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 D、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 13、19世纪,英国政府实施了从本土向地广人稀的殖民地移民计划。当国内经济景气时,向海外移民减少;当国内经济陷入危机时,向海外移民增如。移民计划的实施( )

    ①有利于缓解英国本土社会危机       ②改变了殖民地的人口结构

    ③导致了经济危机波及世界各地       ④推动了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如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民众对待国旗的态度。这说明当时( )

    时间

    民众态度

    1919年1月

    一位读者指出有人在国旗上贴“大减价”“九折”“八五折”等字样,他遂请《益世报》刊文宣传国旗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1922年8月5日

    署名为“剑”的作者见一位女子以国旗绣鞋,他表示如此行为是“侮辱国旗,即侮辱国家”。

    1924年初

    有人看到某公司所悬国旗旗色混乱,认为他们“反对共和,轻视民国”,脑子里没有国家观念。

    A、国家认同观念凸显 B、封建等级观念鲜明 C、共和观念逐渐形成 D、民主自由思想淡薄
  • 15、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写道,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用廉价的粮食讨好民众……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反映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变化是( )
    A、城邦民主政治建立 B、贵族寡头政治出现 C、元首制独裁的形成 D、王权受封建主限制
  • 16、虎门销烟后,针对鸦片贩子藏身澳门,林则徐发布严禁贩卖鸦片的告示,“无论澳门铺户以及出海商船,并住澳之西洋夷人”如有违犯,“皆必从重惩办”,并强调“澳门虽滨海一隅,亦是天朝疆土”;1839年9月还亲自巡视澳门,“华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这反映林则徐( )
    A、强烈的领土主权意识 B、塞防海防并重的思想 C、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 D、认为治国应以民为本
  • 17、鉴于元末官场腐败,官吏鱼肉百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双管齐下,大行教化之政的同时,颁定《资治通训》《志戒录》《大明律》,以官民犯罪案例编成《大诰》三编,甚至给百官拟定《授职到任须知》,直接规范基层官吏的履职,并认定治乱世须用重典,推行严刑峻法,乱法贪腐官员数万人被治罪。据此,说明朱元璋( )
    A、废除丞相分权六部 B、完善里甲户籍制度 C、强化法纪整肃吏治 D、设司礼监规范监察
  • 18、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 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 19、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儒家思想的表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儒家思想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③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质疑        ④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西方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 20、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促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下列符合“新生”的思想是( )

    ①魏源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581 582 583 584 5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