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代某文明位于今尤卡坦半岛,他们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该文明位于(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2、20世纪30年代中共的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这次会议召开于(     )
    A、遵义 B、洛川 C、瓦窑堡 D、延安
  • 3、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下列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不属于“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依据的是(     )
    A、规模宏大的城墙与水利系统 B、等级分化显著的贵族墓葬 C、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 D、象征神权与王权的精美玉器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这段看似荒诞的“羊吃人”描写,折射出16世纪西欧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剧变。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以“16世纪西欧的社会剧变”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5、习近平总书记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同美、苏、英、法等国一道参加了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包括首席代表宋子文,代表顾维钧、王宠惠、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必武在代表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和其他中国代表提出的托管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的自由与独立,维护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为旧金山会议的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在事实上得到承认并确立。

    ——《中外历史纲要(下)》

    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材料二   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董必武签字照片的史料类型和价值,并指出联合国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表决的原则,并评价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出于实际的目的,英国已经找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革命性办法,这是独一无二的。相当一部分具有商业头脑的地主几乎已经取得了对土地的垄断地位。农业已经做好了在工业化时代实现它的基本功能。……倘若工业社会主要的社会基础已经打好,它们仍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需要存在一个已经为制造商提供了特殊报偿的行业,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通过简便廉价的革新,迅速扩大他的产量;第二需要有一个基本上为某个生产国所垄断的世界市场。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二   有了蒸汽机作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在马克思看来,英国在印度实际上是肩负着双重使命的,除了具有破坏性质的“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的使命以外,英国还肩负着重建性质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但到了晚年,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影响的看法则发生了改变……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马克思否定了英国殖民入侵的重建作用。马克思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英国的殖民入侵使得印度的农村公社被消灭,所造成的结果是消极的,“这种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

    ——黄秋生,张婧《马克思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英国如何具有“独一无二”的条件。结合所学解读“特殊报偿的行业”出现“简便廉价的革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开动蒸汽机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历史跨进的时代是何时代。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对于殖民统治认识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
  • 7、从“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表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A、历史研究受时代背景制约 B、研究视角影响历史结论 C、原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历史事实受历史解释影响
  • 8、下列图片是俄国(苏联)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西部边界形势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①②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 9、下表是引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的“1880年-1913年西方各国世界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表(%)”,以下序号所代表的国家一一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年份

    国家

    1880

    1900

    1913

    18. 5

    18.5

    13. 6

    14. 7

    23.6

    32

    8.5

    13. 2

    14.8

    7.8

    6.8

    6.1

    7.6

    8.8

    8.2

    奥匈帝国

    4.4

    4.7

    4.4

    意大利

    2.5

    2.5

    2.4

    A、法、德、美、英、俄 B、法、美、德、英、俄 C、英、德、美、法、俄 D、英、美、德、法、俄
  • 10、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的王党军队战败,查理一世被指控的罪行有:长期无视议会权力,不经议会同意擅自征税,还多次解散议会。1649年1月,议会组成的特别法庭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罪名判处查理一世死刑。议会得以对国王进行审判和判决,最关键的是当时的英国明确了(     )
    A、王位继承问题 B、主权归属问题 C、法律尊严问题 D、革命对象问题
  • 11、中古时期的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面貌,其中也伴随着扩张与征服。下图为某一国家的扩张路线示意图。该国家是(     )

    A、波斯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12、美国作家约翰·里德在他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写到:“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文中基层百姓的愿望是(     )
    A、建立自由竞争民主平等社会 B、推翻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 C、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D、获得“面包”“土地”与“和平”
  • 13、下图是一张出自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明信片,画面中拔河的一方是协约国,另一方是同盟国,中间站立者是美国。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美国是交战双方的调停人 B、美国成为战局的关键性因素 C、同盟国人多势众占有优势 D、大国间的矛盾正在得到调和
  • 14、1880年时,世界呈现出一个由两部分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这一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全球的广泛开展 B、早期殖民扩张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落后 C、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15、18-19世纪是欧洲主要国家的现代化时期,也是全球性现代社会的创生时期。以下有关18-19世纪欧洲发生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②复动式蒸汽机试制成功

    ③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④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 16、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字“0”传入西方,教皇下令禁止使用,一位罗马学者因在书中提到“0”而受到处罚。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宗教权威对思想文化的禁锢 C、罗马学者敢于挑战教皇的权威 D、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冲突
  • 17、16世纪以后,西班牙虽然从美洲殖民地获得了大量金银,但却依赖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的制成品供应本土及殖民地市场,甚至美洲殖民地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价值远超从西班牙进口的商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西班牙殖民体系的崩溃 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商业革命推动国际贸易的扩展 D、价格革命导致西班牙经济衰退
  • 18、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引入欧洲。最初,可可豆因物以稀为贵,成为贵族享用的奢侈品,甚至在中美洲部分地区被当作货币使用。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加工技术的改进以及工业化生产的普及,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逐渐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物种交流 C、可可豆的种植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资源的掠夺和垄断
  • 19、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一主张最能体现(     )
    A、对其本土文化的完全摒弃 B、对外来文化持排斥态度 C、在文化吸收中注重选择性 D、主张广泛吸收四方文化
  • 20、翻译活动在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广泛存在,其中阿拉伯帝国的大翻译运动最为波澜壮阔。这场运动历时二百多年,历任哈里发高度重视,范围跨越亚、非、欧广袤区域,交融波斯、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古代东西方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阿拉伯帝国已成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最大中心 C、阿拉伯文化已完全取代了其他欧亚地区的文化 D、阿拉伯帝国的大翻译运动适应了帝国扩张需要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