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近代某三角贸易关系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

    A、中国、英国、印度 B、欧洲、非洲、美洲 C、葡萄牙、中国、日本 D、西班牙、印度、中国
  •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创造出“中世纪”这个术语。最先将这个概念用于历史学的,是15世纪意大利史学家弗拉维奥·比昂多等。他们把西欧5世纪至15世纪的那一千年称作“中世纪”,意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他们所处时代两座文化高峰之间的“中间年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世纪在文化领域没有任何建树 B、混乱与黑暗是中世纪的代名词 C、这一认识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D、史学家的判断最接近历史真相
  • 3、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下表内容本质上体现了(     )

    种姓

    种族

    职业

    婆罗门

    雅利安人

    祭司、知识的垄断者

    刹帝利

    雅利安人

    武士

    吠舍

    雅利安人

    农民、牧民、商人

    首陀罗

    原始居民

    工匠等

    A、种姓制度是社会分工的体现 B、雅利安人凭借其先进的文明建立统治 C、原始居民在经济上占有优势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混合产生该制度
  • 4、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 “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一大片”是指团结“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对这一战略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动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B、开始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 5、“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并用群众政权的力量,取得印刷机关(报馆、印刷所等)开会场所及一切必要的设备,给予工农劳苦民众,以保障他们取得这些自由的物质基础。”这段史料最有可能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持久战》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论联合政府》
  • 6、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邸时期,重用汉族谋士,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谋士刘秉忠曾提出立纲常礼教、清刑法吏治、重农桑产业、知人善任、大开言路、轻徭薄赋、开设学校、教化民众等观点,忽必烈欣然接受。对这一现象认识最合理的是(     )
    A、儒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B、促进蒙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C、蒙古民族分化政策的悖论 D、服务于军事扩张下的实用策略
  • 7、有学者认为,由商到周绝对不是后世以为的改朝换代,而是两个不同且长期冲突的文化拉锯斗争后产生了此消彼长的新局面。下列属于周文化“新局面”的有(     )

    ①“敬天保民”            ②“封建亲戚”            ③“工商食官”       ④“书同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下图是当今世界某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示意图,对该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B、有利于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C、是首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D、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 9、19世纪以来,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出了自己的斗争口号,下列口号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A、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B、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 C、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D、打倒列强, 除军阀
  • 10、1922-1934年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率领一支考古队伍对某一古代早期文明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发现该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创造了文字,发明了轮子,有独特的六十进位法、生动有趣的泥偶雕像和镶嵌画。该文明是(     )
    A、苏美尔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玛雅文明
  • 11、下图为1978年至2017年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示意图(单位:亿美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浙江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 B、经济特区是浙江外贸增长的引擎 C、浙江各地外贸发展水平呈不平衡趋势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浙江外贸发展
  • 12、据统计,1904年中国新学堂已达到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另外还有约400所高等专业学校,2000所教会学校,学生5万余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新式知识分子是同盟会的骨干力量 C、学堂选官已是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D、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培养了大量人才
  • 13、2024年,“考古中国”项目在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距今约9300——8000年的聚落遗址发现有台地、环壕及水稻田等重要遗迹,其中这片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据此可知,皇朝墩遗址(     )
    A、是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 B、与河姆渡遗址同根同源 C、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状况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14、读图,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指出材料一中①②分别是哪两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航海活动的经济根源。
    (2)、综合三张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主题,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15、工业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法国

    29

    6235万

    德国

    10

    1307万

    葡萄牙

    8

    968万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年

    31.8%

    23%

    13.2%

    10%

    1913年

    14%

    38%

    16%

    6%

    ——摘自《历史纲要》(下)《全球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国家和部门,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对20世纪初世界局势带来的影响。
  • 16、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

    ——摘编自吴于广、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文化现象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继承的那个世界”的批判以及“新的社会制度”的设想分别是什么?
  • 17、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各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该宣言的签订(     )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转折点 B、保证了反法西斯国家拥有充足的物资 C、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促使法西斯国家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
  • 18、1867年,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下列对该著作理解错误的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 C、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D、成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文献之一
  • 19、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军队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自由平等思想。但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沉重灾难,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1812年,拿破仑亲率大军远征俄国,却遭遇惨败,元气大伤。此后,反法联盟不断进攻,最终拿破仑帝国覆灭。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     )

    ①完全是一场争霸的侵略战争   ②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③使法国彻底摆脱了封建统治   ④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0、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此举对欧洲的影响是(     )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 C、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D、促成了生产技术的变革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