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历史上,阿拉伯帝国不仅拥有广袤领土,更在文化领域成就斐然。阿拉伯学者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使得众多濒临失传的经典得以保存和传播;医学领域,《医学集成》和《医典》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医学研究影响深远;数学上,阿拉伯人改进并传播了印度数字,也就是如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从这些史实可以看出,阿拉伯帝国(     )
    A、单纯是军事征服的强大帝国 B、是古代文化的终结者,抑制文化传播 C、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其文化成就完全源于对外来文化的照搬
  • 2、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这表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是(     )
    A、有利于封君加强王权 B、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 C、等级森严且不可越级 D、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定
  • 3、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这段材料直接反映了波斯帝国的统治特征包括(     )

    ①君主专制   ②完善的官僚系统       ③行省制       ④君权神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后来,人们发现更早的两河流域史诗《吉尔伽美什》也有洪水传说,只留下了吉乌苏德拉一家。各地大洪水故事(     )
    A、说明了各地同时洪水泛滥 B、反映了该地区之间存在文明交流 C、反映了战争带动文明交流 D、源于亚历山大对希腊文化的推广
  • 5、“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1938年在对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这一政策达到顶峰,签订了(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开罗宣言》
  • 6、苏俄时期曾流行这样一段歌谣“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针对广大农民对政策的不满,1921年春,苏俄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 7、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下列哪些主张属于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③“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还要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8、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频频对外扩张,国联却未能制裁侵略、保障和平,这与下面哪一盟约设计直接有关(     )
    A、委任统治形式 B、门户开放原则 C、片面惠国待遇 D、“全体一致”原则
  • 9、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部分形势图,1914年开战初期,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这场战役位于图上的哪个位置(     )

    A、 B、 C、 D、
  • 10、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控诉了圈地运动“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很贪婪,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蹂躏完”,但这场圈地运动对17、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工业革命准备了(     )

    ①农产品   ②自由劳动力   ③科学技术   ④国内市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 11、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在他们之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上述内容体现了(     )
    A、解放黑奴思想 B、人民主权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君主立宪思想
  • 12、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彻底消除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C、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发展 D、引发了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 13、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主张“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其作者是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     )
    A、但丁 B、卢梭 C、孟德斯鸠 D、亚当·斯密
  • 14、以下关于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古代非洲只有埃及文明,其他地区没有文明成就 B、14-15世纪,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C、玛雅人南美洲的库斯科为都城,其建筑艺术高超 D、印加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
  • 15、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灭亡了拜占庭帝国,随后继续扩张。在其统治下,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这一举措(     )
    A、促进了奥斯曼帝国商业繁荣发展 B、导致亚洲传统商路贸易完全中断 C、推动了奥斯曼帝国工业迅速崛起 D、使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 16、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强调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主人……明确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是有关帝国政府的法律,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其中私法(民法)最完备,人们所说的罗马法往往专指私法……近代欧洲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这时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统称为(     )
    A、《人权宣言》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法》 D、《罗马民法大全》
  • 17、欧洲中世纪流行着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中世纪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途径主要有(     )

    ①与封建主谈判   ②金钱赎买   ③武装暴动   ④购买赎罪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古代文明的扩展,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历史上曾先后诞生了一批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以下帝国形势图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波斯帝国 B、②是罗马帝国 C、③是奥斯曼帝国 D、④是阿拉伯帝国
  • 19、古代亚欧大陆兴起了一条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公元前后,处于这条通道东西两端的两大帝国分别是(     )
    A、秦朝、罗马帝国 B、汉朝、罗马帝国 C、汉朝、阿拉伯帝国 D、唐朝、阿拉伯帝国
  • 20、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逐渐扩大,并成罗马帝国的国教,但它并没有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衰亡而衰落,反而与日耳曼人互相利用、一拍即合,垄断了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是在公元(     )
    A、1世纪 B、4世纪末 C、5世纪后期 D、7世纪初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