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唐代庆山寺地宫中出土的凤头人面铜壶(如图)。壶身有六个高浮雕人面,这些人面具有天竺女性的面部特征——弯眉、大眼、共用发辫;铜壶颈部装饰有三周凸弦纹,具有典型的波斯金属器特征。据此可见( )A、唐代手工艺品体现文化的融合 B、该铜壶普遍见于唐人社会生活 C、文化交融推动唐代贸易兴盛 D、唐代手工艺品大量出口西方
-
2、汉朝与罗马帝国分别处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在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2世纪都进入强盛时期。当时,来自北方的、威胁两大帝国的势力分别是A、匈奴人、日耳曼人 B、鲜卑人、日耳曼人 C、蒙古人、波斯人 D、匈奴人、雅利安人
-
3、汉字“学”的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在商朝甲骨文中“学”字的上半部分像是双手拿着算筹,下半部是一个专门的学习场所;西周时期在房子内部增加了“子”字,表示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儿童。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华文明的( )A、创新性 B、连续性 C、包容性 D、统一性
-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从医疗卫生角度看,下列属于“福利国家”一部分的是( )A、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B、医疗服务体系 C、医疗保障体系 D、药品供应体系
-
5、“族群”是一个由民族和种族集聚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其含义相比“民族”而言,更加宽泛,更具有伸缩性。近代以来,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
6、下面是《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局部)。下列选项中,属于②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A、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B、编撰了《汉谟拉比法典》 C、创作了史诗《吉尔伽美什》 D、发明了“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
7、交通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1896年3月 20 日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下令所有商埠西方人私自设立的“书信馆”必须在1897年2月2日之前关闭。据此判断( )A、标志着民间通信机构的出现 B、国家邮政推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C、关闭书信馆维护了国家权益 D、书信馆不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
8、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是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
9、集镇随生产力发展而兴起,某些集镇亦因地理位置重要而兴盛。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朝廷借着发达的漕运和海运将南方的财赋顺利北运,由此在运河沿岸崛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
10、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滥觞于意大利,这并非偶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是也必须看到:意大利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还有其他原因。……定居于这些富裕城市中的,有不少博学多识的学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这些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豪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学者、艺术家,竞相延纳,加以庇护。……意大利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抒发思古之幽情。承袭罗马帝国东半壁的拜占庭这时在唤醒意大利人鉴赏古典希腊文化方面也起了独特的作用。……对希腊古典著作及艺术的研究与鉴赏,在意大利更蔚然成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法国民法典以法国大革命为“催化剂”,而又成为保卫法国革命成果的“权利书”。《法国民法典》在大陆法系民法发展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法国民法典》推动了大陆国家以至世界各国的法典化运动。它的成就之一正是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技术,另一功绩是它的理性色彩,尤其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是确立了财产法方面的诸多原理原则,众所周知,近代民法三项基石性的原则--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原则,是《法国民法典》对于人类法律史的伟大贡献,值得大书特书。
——摘编自张洪波《〈法国民法典〉世界民法典的先驱与垂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说明“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法国民法典》的影响,并指出法国大革命时期还颁布了哪部文件。 -
11、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下图所示是鼎盛时期的疆域图,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A、②③④① 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新发明都会经历特定的一段研发周期,从青涩到成熟。正是有这些适用于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功用的新发明先后登场,工业革命才渐渐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的“苗圃”。这些新发明问世初期,都与英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匹配,待几经改良步入成熟阶段后,适用范围也会大幅扩展,在英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就都可以大显神威了。正是经历了这样一种改良的过程,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才开始向欧洲大陆、北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扩散。这样一个由青涩到成熟的演变周期大约耗费了一个半世纪,待工业革命的成就扩散到世界各地之后,自然也就标志着“革命”的过程宣告结束。
——摘编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三:19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6年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1884—1885年
帝国主义列强在柏林召开瓜分非洲的会议
1881—1899年
非洲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新发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3)、从材料三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3、
古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尔第三王朝以来,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曾制定法典似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便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法典大概在其在位第30年后刻石颁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材料二:在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法学家起了突出的作用,这表现为:解答法律问题;指导诉讼;撰写契据;注释、整理和编辑罗马法的各种渊源,并著书立说。其中,解答和著述对罗马法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裁判官告示和罗马法学家的解答、著述是紧密联系的,前者为法学家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六世纪,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年在位)进行的系统的、大规模的法典编纂,不仅是罗马法学之树结合的果实得以收获、罗马法律得以传至后世的一个关键性步骤,也是法律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何勤华《略论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对罗马法形成和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结合所学,简述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 -
14、下表是不同史学家对亚历山大的描述和评价。据此可知( )
史学家甲
用十年的征服、地跨三大洲帝国的建立,证明“亚历山大大帝”的称号名副其实
史学家乙
大加赞赏亚历山大热爱希腊文化、天赋智慧,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中的天才
史学家丙
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残酷无情的君主和权谋家
A、亚历山大的形象实在复杂,令人难以理解 B、史学家有时会因角度差异给出不同的解释 C、只有综合所有史学家的结论才能找到真相 D、亚历山大依靠武力建立的帝国是不牢固的 -
15、下图为创作于19世纪晚期的漫画《在橡胶圈中》,它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比作大蟒蛇紧紧缠绕着刚果地区的原居民。该漫画寓意着( )A、殖民者入侵给非洲人民带来灾难 B、欧洲与非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C、非洲的加入促进了世界体系形成 D、非洲的国际地位远低于殖民国家
-
16、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A、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失败 D、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
-
17、1650—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依据表格可知( )
年代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1650
18.3
0.2
2.2
0.4
18.3
60.6
1750
19.2
0.1
1.5
0.3
13.1
65.8
1850
22.7
2.3
2.8
0.2
8.1
63.9
1900
24.9
5.1
3.9
0.4
7.4
58.3
A、工业革命改变世界人口比例 B、世界各地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C、拉丁美洲人口比例持续增长 D、欧洲人口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
18、某同学在学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恰当的是( )A、“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文艺复兴 B、“科学和工程是将想法变成真实的工具。”——科学革命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宗教改革 D、“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启蒙运动
-
19、某班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将收集的资料做了汇总整理(如下图),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已经开始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寻金热”席卷欧洲,西葡两国中央集权专制政府支持航海事业
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安全,影响双方的商贸来往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天主教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极高
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西葡率先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A、苏丹统治下的东西方贸易与交流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与基督教的传播 C、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动因 D、西欧民族国家产生与资本主义萌芽 -
20、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在16世纪传入欧亚大陆。中国《滇南本草》(1565年)记载玉米种植技术,至18世纪华北、西南山区开垦面积扩大30%,推动人口突破3亿。欧洲因马铃薯种植普及,爱尔兰人口1700—1845年从200万增至830万,高纬度地区农业带向北扩展。材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导致( )A、新型种族结构的诞生 B、人口和动物全球流动 C、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 D、全世界物种的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