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学者对明治维新时期与天皇相关的文献、照片等进行考察,抽象概括出天皇形象的三个侧面(如表所示)。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 )
形象
例证
万世一系的现人神
天皇在巡行途中通过“御触”为百姓治病
文明开化的引导者
喜欢日式料理,在宫内总是和式装束的天皇,拍摄蓄西式发型、身着法式军服坐在洋式座椅上两手扶剑的“御影”,将其悬挂于驻外公使馆,并下赐到各县官厅供官民礼拜
超脱政治的施政者
《大日本帝国宪法》制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力君主的形象
A、封建等级制度强化 B、共和政体名不副实 C、天皇权威得到加强 D、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
2、新航路的开辟对明朝至清中叶的我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于当时我国民众生活中的是( )A、玉米成为某地民众的重要粮食 B、对外贸易结算使用银币 C、人们坐蒸汽机车去外地旅游 D、使用西洋药医治头疼病
-
3、如图所示为玛雅波南帕克神庙壁画(部分)。该图( )A、属于一手实物考古史料 B、对研究非洲文明有重要价值 C、见证了美洲文明的繁荣 D、反映了当时玛雅人劳动的场景
-
4、如表所示是古代某一民族的文明成就。该民族最有可能是( )
农业
培育出甜高粱、西瓜、棉花等农作物,驯养了牛
手工业
掌握了冶铁技术、制陶技术
A、班图人 B、赫梯人 C、玛雅人 D、阿兹特克人 -
5、如图中的信息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时间:5—15世纪
国家: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日本新罗越南
内容:伊斯兰教印度数字中国造纸术大化改新
A、奴隶制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B、中古亚洲的多元文明 C、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D、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 -
6、“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近代化。”下列说法,最能论证这一说法的是( )A、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东学西渐”的思想 B、《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洋务新政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戊戌变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7、董仲舒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由此可知,董仲舒( )A、主张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B、践行“三纲五常”的行为准则 C、倡导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 D、采用“儒法并重”的执政方式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华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中华文化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这一大海即世界各处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移民洪流是美国历史的中心主题。”内战后的半个多世纪,约有3300万移民登上美国海岸,涌向西部富饶的草原各地,把许多城市变成了世界性的大蜂房。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大规模外来移民来美寻找发展机会,也给国内人口的地区迁移提供了前提条件。移民直接参与了美国城市的兴建,甚至直接创建了移民城市,美国城市数量爆炸式增长。外来移民及国内迁徙到城市和西部的人们,既是美国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消费者,他们在为美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消费市场的扩张,对后世美国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许国林《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内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加拿大接受了联合国对于难民的定义,并逐渐对难民政策做出调整。加拿大在美国的带领下,大量地接受了来自乌克兰、匈牙利等国的难民,目的是打击和遏制共产主义。20世纪70年代,信奉自由主义的精英在制定相关难民政策时会更加宽容,加拿大政府接收了来自东欧、北非和中东等地区的大量难民。至今加拿大境内的犹太人仍有37.5万左右,这离不开犹太裔族群对政府施加的影响。难民政策的制定也离不开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二战后近四十年内加拿大经济快速发展,为此权衡各种国家利益的得失,逐渐形成了较为宽容、开放的难民政策。这样的难民政策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促进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也关乎国家利益。
——摘编自史彩雯《二战后加拿大难民政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战后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二战后加拿大难民政策的主要因素。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国际民航组织预计未来5年世界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保持客运5%、货运6%左右的增长率。1978年美国实行放松管制和开放天空,在此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欧盟17个成员国航空市场完全自由化,随之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开放了天空。1997年全球有363个航空公司联盟,2000年达美航、法航、大韩航和墨西哥航宣布共同组建“天合联盟”,这是现今世界航空运输业已形成五大联盟中涵盖航线最多的联盟。日航、墨西哥国际航、加拿大航、新西兰航、德国汉莎航、法航等相继实施了私有化。为了使航空公司的销售信息迅速、广泛地被消费者掌握,因特网作为高效优质的传播媒介、低成本的通讯手段、崭新的促销方式被航空公司广泛应用。
——摘编自杨国庆《中国民航发展展望》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7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万人,货邮运输量767吨,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2004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年平均分别增长19.4%、19.0%和16.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截至2004年,我国民航定期航线航班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港澳航线)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136个城市、国外通航38个国家的80个城市,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干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民航重点改建、扩建、迁建和新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80多个大中型机场,机场设施越来越接近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2004年,全国共有通航机场137个。2002年10月,民航总局直属航空运输及服务保障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三个航空运输集团和三个航空服务保障集团,并与民航总局脱钩;2003年10月,组建了空中警察部队;2004年7月,完成了90多个机场的属地化管理移交工作。
——摘编自王志清《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民航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1世纪初我国民航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建议。 -
11、如表所示为2001~2004年中国出口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情况(单位:%)。这折射出( )
年份
出口
加工贸易出口
外资企业出口
GDP
第二产业就业
制造业就业
第三产业就业
2001
6.8
7.1
11.6
7.2
0.4
—1.1
2.0
2002
22.3
22.0
27.6
8.9
—3.1
0.8
4.3
2003
34.6
34、4
41.4
10.0
1.9
14.1
3.4
2004
35.4
35.7
40.9
9.5
5.2
7.6
5.5
A、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B、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C、外向型经济是国家发展重心 D、经济全球化优化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 -
12、据1870年统计,在爱达荷,华工在6579名矿工中占58.5%,达3853人;在俄勒冈,华工在3965名矿工中占61.2%,达2428人。在华盛顿、爱达荷和蒙大拿各州,约有1.5万名华工为北太平洋铁路线铺轨。在加利福尼亚的农场工人中,华工1870年占1/10,1880年占1/3,1884年占1/2。这说明( )A、华工助推了近代美国西部经济发展 B、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C、工业革命使美洲劳动力实现多元化 D、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
13、伴随着匈奴西征,日耳曼人掀起了民族大迁徙的狂潮,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入主西欧后,日耳曼人首先把没收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因此军事首领成为国王,亲兵成了贵族,原来简单的氏族组织因形势的需要变成国家组织。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A、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 B、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 C、增强了区域文化认同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
14、印加人崇拜太阳,自称是太阳的子孙。他们还将美洲豹、秃鹜、猿及某些植物作为图腾进行崇拜。印加人对统治者的木乃伊崇拜尤为虔诚,所有印加国王的木乃伊都被仔细地存放在庙宇中。在盛大节日时,祭司抬着他们游行,以示神圣。这反映出( )A、印加存在有效的组织动员机制 B、印加文化有效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C、美洲文明衰落有其内在的因素 D、宗教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
15、俄罗斯在接受基督教以前,东斯拉夫多神教的所有庙宇和房屋都是用木头建成的。而基辅罗斯的第一批石制教堂是由希腊工匠们建造的,同时罗斯建筑师对十字穹窿教堂建筑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制造了新的圆锥顶、柱状教堂建筑形式,建造了俄罗斯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可用于说明( )A、俄罗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混合体 B、日耳曼人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C、拜占庭帝国广泛继承古希腊文化 D、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
16、与斯巴达以强健的体魄,勇敢、坚韧的品格为国民培养目标不同,古代雅典人认为,单纯的身体素质培养无法满足对优秀公民的要求。因此他们将体育训练与智育、德育、美育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身心平衡的和谐发展,以追求个人在城邦中的自我实现。古代雅典的这一教育模式( )A、意在提高城邦居民的综合素质 B、丰富了公民的日常社会活动 C、更加注重强化公民的城邦认同 D、渗透着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
17、据考古发现,在叙利亚东部的米塔尼的壁画中有埃及女神哈索的形象:在叙利亚一些铜碗的象牙柄以及碗上的装饰图案都有埃及的主题,特别是对埃及服装、带翅的圣虫和鹰头狮身像的仿制。在巴勒斯坦发现了从埃及进口的带有波状花纹和手柄的圆柱型容器。这可用于印证( )A、古代埃及与西亚国家存在商业文化交流 B、古代埃及艺术品受宗教影响较大 C、西亚文化具有汲取和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D、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
18、1593年,利玛窦率先将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寄回欧洲。他特别注意到了儒家思想的非宗教性特征,采取了“以耶合儒”的会通策略,在尊重中国儒家文化的同时,着力寻找儒家学说与基督教神学的互通之处。利玛窦的这些做法( )A、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B、推动了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普及 C、旨在弥合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D、彰显了基督教的普世性和优越性
-
19、如表是康有为和孙中山的部分思想。二者的思想( )
康有为
根据《公羊传》中的“三世说”提出“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
孙中山
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
A、皆欲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救亡之道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思想内涵 C、旨在论证社会变革的历史合法性 D、意在重建国人的文化自信心 -
20、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孝”是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据此判断,中国( )A、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的规律 B、儒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进步 C、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价值传承 D、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