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文件规定,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旨在( )A、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团结工农进行土地改革 C、推进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
2、1908年,盛宣怀决定将经营状况不佳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建为汉冶萍公司……通过委派学生出洋、和高等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培养技术人才。1914年,汉冶萍公司参展世界博览会, “其所产铁矿石、煤、钢铁制品获得最优等奖,火砖获银牌奖”。据此可知,汉冶萍公司( )A、是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 B、已初步实现了技术自主 C、垄断了中国钢铁煤炭生产销售 D、培养了首批近代中国技术人才
-
3、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边境状况。结合所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蒙古是这一时期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 B、理藩院是当时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机构 C、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蒙古族进行管理 D、鞑靼一度南下在作战中俘虏了对方的皇帝
-
4、宁波旧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是大运河南端出海口、 “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下列有关“宁波”的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开辟了由明州前往日本和朝鲜的航路 B、宋朝设市舶司管理明州港进出的海外贸易 C、马可·波罗从明州出发经海路回到威尼斯 D、郑和从宁波港出发经海路到达非洲东海岸
-
5、史著《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写道: “天宝九年,粟特商人诺槃陀从撒马尔罕出发,翻越帕米尔山脉,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到达长安………(货物)被安置到西市的货仓中…… (三千多家商铺)出售着各行各业的货物:金银器皿、姜、绸纱、螃蟹、鞍具、药材等,还有提供各色服务的商街:印刷、典当、保管、借贷、品茶与餐饮。诺槃陀觉得,没有什么是长安所没有的。”据此可说明当时( )A、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 B、人们使用纸币购买货物 C、长安坊市分区制度已瓦解 D、商业贸易领域有所扩展
-
6、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曾提出: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下列项中,属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
7、“在整个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规模远远小于它的荷兰对手。尽管如此,荷兰人还是非常担心英国的竞争,因而总是不遗余力地加以防备。”下列关于东印度公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参与竞争 B、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属于当时新型的股份制贸易公司 D、反映了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8、5—15世纪的西欧历史曾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它与“古典”和“现代”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有“中世纪”一说。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使用“中古时期”这一概念,以淡化和纠正人们对“中世纪”的“黑暗”认知。下列说法符合这种倾向的是( )A、英国确立陪审团制度,普通法的形成 B、基督教戒律森严,严重束缚人性发展 C、西方国家完成从专制王权向民族国家转变 D、以自治市或镇为基本单位,实行基层自治
-
9、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此举( )A、挫败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推动了东北全境的解放 D、摧毁了国民党军事力量
-
10、下图是1912年 8月 13 日刊登于《民权画报》的一幅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喻指( )A、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B、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 C、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袁世凯企图专制独裁
-
11、下图为浙海关旧址老照片。浙海关创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旧址坐落于浙江宁波甬江老外滩,现存旧址为当时的海关验货房。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见证了近代宁波开埠的历史 B、浙海关大权长期被赫德把持 C、该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式风格 D、由“十三行”代理外贸事务
-
12、据《资治通鉴》记载: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该赋役制度( )A、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制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体现了赋役征银的突出特征 D、废除了存在约 2000年的人头税
-
13、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 备员而已”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②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察举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③
“御史出都, 若不动摇山岳, 震慑州县, 诚旷职耳”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
④
“旧制, 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 谓之政事堂”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14、史载:“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上述措施( )A、促成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B、严重阻碍了小农经济发展 C、推动了贵族政治进一步发展 D、有利于成就秦的统一霸业
-
15、距今约 7000 至 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壳等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A、当时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B、当时中国的大地上邦国林立 C、河姆渡人逐渐向食物生产者转变 D、河姆渡人即将进入阶级社会门槛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西欧国家借助持续型经济发展进入了“福利国家时代”。经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工人为核心的市民阶层势力不断壮大,国家又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福利国家应运而生。福利国家旨在消除市场中的不公平和不稳定,建立一种社会机制实现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由全社会共同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但是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得不面对各种批评,如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无效率、“福利病”等。1979年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1980年美国的里根政府开始实施货币主义政策(即通过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压缩了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福利国家最大受益人和支持者的高收入劳动者和中产阶层对此表示默认最终导致福利国家进程倒退。
——摘编自金炳彻《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西方的殖民扩张历程
17世纪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殖民航运霸权
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
18世纪中期
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19世纪初期
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19世纪中期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
19世纪晚期
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
甲午战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
20世纪初期
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侵略、征服,使其服从、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而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则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其经济附庸。在这个世界市场中,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依据其政治经济的有利地位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掠夺,控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而亚非拉地区则被动地卷入这个市场,成为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掠夺的对象。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方式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带来的影响。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交换”。这可不是用一捆钞票换取一小包白色粉末的交易而已,而是新旧世界之间食物、人、观念以及传染病的交换现象,下面是两种物种交换信息:
材料一 下为近代金鸡纳树全球流动的时间轴。
15世纪初,印第安人发现用金鸡纳树的树皮泡水能治疗疟疾,这种治疗方法成了南美洲的“民间土方”
17世纪30年代,欧洲人开始关注金鸡纳树的药用特性,并从秘鲁进口金鸡纳树的树皮
1820年,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分离出奎宁,金鸡纳树的抗疟作用在西医传统权威中树立牢固地位
19世纪中期,金鸡纳树被移植到亚洲,南亚、东南亚金鸡纳种植园发展迅猛
20世纪以后金鸡纳树在全球范围内移植
16世纪开始,欧洲博物学家和医学家开始在东方和新大陆搜寻药用植物
1870年,英国在印度开始奎宁的工业化生产,其后奎宁硫磺盐的价格在十年间下跌了90%
1918年,爪哇金鸡纳生产者和荷兰三家奎宁制造商组建起金鸡纳局,控制奎宁生产额和价格,推广治疗疟疾方案
——摘编自王林亚《改变世界的奎宁:全球环境史视野下人类对金鸡纳的认知、引种及影响(1853—1939)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料改变了人类历史。香料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让食物更加可口、更容易保存;香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出美丽、优雅与浪漫;更重要的是,香料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直接促成了跨国贸易、远洋航海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为了香料的原因,财富聚了又散,帝国建了又毁,以致一个新世界由之发现。”
——摘编自赵薇《香料:从历史传奇到今日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金鸡纳树全球流动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料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 -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经济全球化大潮,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非合作的“零和关系”,而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竞争关系,结果是“多赢”而不再是“零和”。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缩小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B、提升了第三世界国际地位 C、改变了世界贸易发展方式 D、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
20、下图为1970—1990年美国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的结构变化情况。这一现象( )A、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直接结果 B、促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完善 C、反映了美国科技研发的步伐放缓 D、与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