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观察下图,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是( )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
A、农业和轻工业呈现负增长趋势 B、实现了国民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C、说明了苏联经济结构急需调整 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
2、1914年9月,英法与德国双方投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战后德军总参谋长向德皇汇报“我们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马恩河战役( )A、打破了德国“速决战”的计划 B、英国使用了坦克这一新武器 C、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D、促使美国于同一年宣布参战
-
3、较之太平天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形成“亚洲的觉醒”主要因素是(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领导
-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所有国家尽管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同一个世界市场之中。但在这个世界市场中各个民族并非是平等关系,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造成这种不平等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 B、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C、世界出现一体化趋势 D、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
5、巴黎公社的经验体现了“社会公仆”的原则,从而改变了官民之间的关系,端正了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思想。由此可知,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原则( )A、发展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理念 C、体现了工农联盟结合的革命原则 D、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
-
6、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的对东印度贸易专利特许权,公司实力越来越强。但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9世纪50年代被英国政府解散。造成东印度公司悲剧结局的原因主要是( )A、英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下降 B、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矛盾冲突 C、东印度公司经营管理不善 D、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助推政策调整
-
7、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取消了对犹太人在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长期压抑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 )A、帝国宪法促进了德国的迅速崛起 B、外来移民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证 C、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
8、下面为15世纪欧洲的两幅名画。这反映出当时 ( )A、人文主义思想受到教会赏识 B、人文主义者仍坚持以神为中心 C、宗教改革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 D、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时代气息
-
9、鉴于棉织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英国东印度公司迎合这种趋势,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英国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由此可见,当时 ( )A、殖民扩张带动了东西方贸易 B、棉布被英国人所推崇 C、工业革命加速棉纺织业发展 D、英国毛织业出现衰落
-
10、玛雅人自称“玉米人”,玛雅文明又称玉米文明,玛雅玉米不仅产量非常高,而且抗灾能力也很强,成为玛雅人的主粮。由此可推知,玛雅人对玉米情有独钟,是因为( )A、促进了玛雅人口的增长 B、反映了古代美洲农业技术水平高超 C、推动了玛雅经济的繁荣 D、得益于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交流
-
11、日本是唐文化圈的重要一员,大化改新学习唐制,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成为日本历史重要转折点。大化改新使日本政治上是建立了( )A、贵族世袭制度 B、幕府统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度 D、行省制
-
12、“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该组研究的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以后, “铁路时代”迅速到来,至 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而 1836-1837 两年中又批准铺设44条铁路, 到 1843 年已经有2036 英里铁路了,1845-1847年间, 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 筑路8731英里。19世纪中叶, 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密集程度(每平方千米铁路长度),甚至在20世纪末尚未被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赶上!
——引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据[美]加里·纳什等编《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三
1868年,距离横跨大陆的太平洋铁路通车不到一年之时,艺术家范妮·帕尔默(Fanny Palmer) 以铁路为主题绘制了一幅石版画,并命名为《横跨大陆:“通往西部的帝国之路”》 (Across the Continent: “Westward the Course of Empire Takesits Way”):轰隆向前的火车与笔直的钢轨将画面一劈两半,左侧是绵延的电报线与白人定居者,右边则是森林、草原及两位印第安战士,而他们正好撞上了火车头冒出的滚滚浓烟。
—— [英]苏珊-玛丽·格兰特著《剑桥美国史》
(1)、概括材料一中推动英国“铁路时代” “迅速到来”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简述英国进入“铁路时代”的社会意义。(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 19世纪美国的相关史实,围绕铁路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律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并将西方分科之学奉为圭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制度建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具体表现,并简析这一改革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北大有三个学生社团,代表着三种不同倾向:新潮社、国民社和国故社。1918年11月18日,大约二十个新文化运动的年轻学生领袖决定组建新潮社。 《新潮》以他们老师辈创办的《新青年》为样板,这是《青年杂志》的新版。新潮社和国故社之间的对抗冲突非常激烈,但是新潮社很快就赢得了更多的听众,《国故》只出版了四期就停刊了。 《国民》仍然用深奥的文言文写成, 《新潮》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激进的思想,这种组合得到年轻一代的积极响应。
——摘编自王汎森著《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新潮社” “得到年轻一代的积极响应”这一历史现象。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三)礼俗相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 ……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 (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 (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的主要特点,并概述宋朝以后乡约这一社会教化工具的演变趋势。(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乾隆时期“保甲之法”较之以前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基层治理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 -
17、2024年4月,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备受瞩目。通过瓷器、绘画、钟表、科学仪器、珐琅、家具等诸多种类文物,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一百多年间,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这一时期法国可能留下的历史印迹有( )
①法语已经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强化民族认同
②路易十六修建凡尔赛宫,成为专制王权的象征
③法郎硬币流通,并采用金本位制进行货币结算
④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中国服饰参加舞会受喝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有利于( )
①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 ②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③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机制 ④社区组织逐渐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9、1723年,伏尔泰在巴黎天花大流行中侥幸活了下来。为此,他在《哲学通信》中热情赞赏中国人。他还以诗歌表达情感: “必须战胜偏见。……难道向我们发动战争的人那里,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法国人应该求教,你必须战胜的英国人。……让我们接受这可贵的启示,不必考虑出自谁人之手……让宇宙天地成为它的祖国。”这说明( )A、天花大流行导致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伏尔泰具有豁达的胸怀和世界眼光 C、中国人发明的牛痘接种法传到了欧洲 D、英法百年战争唤醒了伏尔泰民族意识
-
20、阅读下表,下列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全国水稻良种推广概况表 (1941-1946年)
年份
推广面积
(市亩)
栽培总面积
(市亩)
推广面积占总面积%
增产量
(市担)
1941
2320917
190916000
1.22
1141715
1942
3704603
206462000
1.79
1866617
1943
5496911
176506000
3.11
2755147
1944*
3270188
102388000
3.19
1646234
1945
5047681
197395000
2.56
2101032
1946
8054550
260310000
3.09
3729824
合计或平均
27894850
2.49
13240569
A、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B、1944年数据下降可能受战事影响 C、我国开始建立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D、良种推广得益于农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