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下表是1950—197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项目
国家
德国(联邦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1950年
原油产量
1.1
226.7
-
0.1
0.3
钢产量
12.1
87.8
16.6
8.7
4.8
1970年
原油产量
7.5
475.3
0.1
2.3
0.8
钢产量
45
119.3
28.3
23.8
93.3
(单位:百万吨。表格数据根据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
A、二战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推动经济增长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2、1760-1830年,英国人由原来分散于3点至9点睡醒的时间逐渐变化到5点至7点起床,“神圣星其……”假日也最终消失,变成了工作日。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影响 D、宗教权力日益式微
-
3、据学者统计,14世纪早期,英国弗恩汉庄园雇工收割一英亩谷物的工资平均是4便士,1348年前后则上涨到6便士,1365年前后更是涨到了11便士。造成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奴涌入城市 B、黑死病造成劳动力短缺 C、机械推广加大了用工需求 D、价格革命导致货币贬值
-
4、下图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某种农作物在中国推广的途径。据此可知,该农作物是( )
A、甘蔗 B、番茄 C、咖啡 D、玉米 -
5、查理大帝及其继任者通常会指派一位伯爵、一位主教任王室巡察使,其主要职责是以司法权威听取针对地方伯爵的控诉,并举行相关的听证会。王室巡察使的设立( )A、巩固了等级君主制度 B、维护了封君封臣制度 C、推动了民族国家产生 D、强化了地方行政监察
-
6、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中晚期编撰的《摩西法典》中规定:击打父母者有罪,将会被处死。同时期中国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伤者,流三千里;伤者,徙三年。这说明当时东西方( )A、法律文明交流互鉴 B、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 C、呈现礼法结合趋势 D、国家治理重视家庭伦理
-
7、塔西佗的《编年史》写道,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用廉价的粮食讨好民众……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反映了( )A、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破坏 B、罗马帝国元首制的形成 C、罗马贵族寡头政治的发展 D、斯巴达国王权力的强化
-
8、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A段城市化加快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和计划经济建设 B、B段城市化倒退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C段城市化加快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D段城市化迅速发展是因为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9、1950年的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描绘了当时毛泽东在中南海亲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赵桂兰的情景。该作品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是因为( )
A、开创了彰显时代特色的年画新风格 B、激发了建设工业化的热情 C、树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的典型 D、表达了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
10、民国初期,革命党领导人宋教仁称,“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由此可知,宋教仁主张( )A、树立政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 B、组建政党内阁,维护革命成果 C、完善民主程序,建立共和政体 D、实行分权制衡,提升议会地位
-
11、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的当铺有23139间之多,各地的钱铺大都行用钱票,各通商大埠普遍设立专办汇兑业务的汇票庄。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C、商业资本的作用加强 D、与海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12、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背景是( )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 B、新的经营方式成熟 C、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实施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
13、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使传统士族拥有政治特权 C、寒素和小姓比例不断扩大 D、打破了门阀对仕途的垄断 -
14、《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 )A、推动了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B、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 C、促进了农业劳作方式改进 D、引发了农用动力的革命
-
15、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B、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C、由士族政治到君主政治 D、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二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
17、“制敌之策必使敌失其所长,而我扬长避短。敌的兵船所长在外洋,而我对付的方法有二:一曰炮击,一曰火攻。”这一思想来自对战争的反思。这一战争可能是( )A、楚汉战争 B、淝水之战 C、雅克萨之战 D、鸦片战争
-
18、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海主权 D、贸易主权
-
19、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了清廷实行( )A、因俗而治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封授边疆
-
20、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下面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