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安的列斯岛原有三百万印第安人,1514年减至14000人,最后只剩下200人。英国议会甚至厚颜无耻地宣布:杀戮印第安人是“上帝和自然赋予的手段”。欧洲殖民者如此暴虐屠杀,给15-19世纪美洲历史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印第安人的数量锐减 
    ②种植园等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③欧洲文化占主导地位 
    ④各国都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公元9-13世纪,在自称为智慧之城的巴格达,学者们翻译并研究了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著作,以及波斯和印度的科学论著,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这些翻译和研究活动的历史作用是(  )
    A、创造了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B、开创了西方史学的叙事体携史体裁
    C、促进文化交流并发展阿拉伯文化 D、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亚欧商贸
  • 3、下列文化成就中,希腊化时代产生的成就包括(  ) 
    ①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②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十二铜表法》 
    ④阿基米德提出的浮力定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 在中国近代史上,猛烈地抨击封建思想、使科学和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5、张謇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914年出版的《南通博物苑品目》中,将所有藏品按西方学科标准划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和艺术”两部分,据统计其中“自然科学”类占全部藏品的六成以上。这体现南通博物苑(  ) 
    ①向公众提供自然和人文知识 
    ②借鉴西方建设经验 
    ③倡导践行“科教兴国”战略 
    ④引入新的商业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6、清代学者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写道:“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这体现他的观念是(  )
    A、发展商贸以融合中西习俗 B、举办新式学校以传播西学
    C、修明内政以挽救国家危亡 D、以开放心态对待西洋器物
  • 7、《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哩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大汗有无数铺卒……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元朝(  ) 
    ①急递铺的运行 
    ②军政命令传递迅速 
    ③行省制的设置 
    ④丝路商旅往来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8、北魏孝文帝十分重视孝道,他认识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还多次下诏,要州郡地方访查“力田孝悌”“孝友德义”者“具以名闻”;还在诏书中指出“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  )
    A、奉行世卿世禄制任用官员 B、完成了律令儒家化过程
    C、将儒家思想融入治国措施 D、迁都洛阳消除民族隔阂
  • 9、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齐民要术》提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②​

    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体现了田园诗的风格

    《肘后备急方》记载的药方,“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

    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下列两则史料能用来说明西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有(  ) 

    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汉书•西域传》)
    如图的简牍: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甘肃敦煌的汉代悬泉置遗址,留下了该驿站与西域屯田官之间物责、文书传递的记载。


    ①护乌柜校尉的管理职责 
    ②加强对西域的治理和开发 
    ③张骞探索西南丝绸之路 
    ④驿站和文书邮传制度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史记•货殖列传》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开放关卡),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据此可知西汉商业发展的条件包括(  ) 
    ①社会秩序稳定 
    ②生产恢复发展 
    ③道路交通畅达 
    ④察举制度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汉初帝王都不同程度地尊崇黄老之学,如“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景帝重用“善为黄老言”的士人;还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减免苛刑、节省开支、少修土木工程等措施。采用此治理思想和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
    A、“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B、“汉兴,接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C、“(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
    D、“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
  • 13、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率军攻占咸阳时,(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项羽)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此记载可用于解释(  )
    A、秦朝用严苛法律治理国家 B、秦朝征收的田赋税率非常高
    C、汉朝依“编户”征发赋役 D、楚汉战争中刘邦获胜的原因
  • 14、 《汉书•艺文志》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一现象说明战国时诸侯(  )
    A、实行内外服制度巩固统治 B、任用读书人解决现实问题
    C、设置太学以传授儒家思想 D、运用律令治理大一统国家
  • 15、 河北辉县战国墓出土铁器179件,其中有锄36件,犁4件,镰1件;在石家庄市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中,铁质农具占到65%;北到辽宁、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四川和陕西均有战国中期的铁农具出土。这些材料能说明战国时期(  )
    A、广泛使用铁农具生产 B、法律保护官营冶铁业发展
    C、牛耕提高了生产效率 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
  • 16、 灭商后,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封邦建国”,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对西周历史理解准确的有(  ) 
    ①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②中国历史进入到“万邦时代” 
    ③体现早期国家的特点 
    ④周天子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7、 《史记•夏本纪》载,大禹受命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卑宫室,致费于沟滤(住屋简陋,把财物用在疏通水道)”。后世君主凡与大禹“卑宫室”相反,大肆营建宫殿、奢侈享乐等则被认为是昏庸。“卑宫室”体现的观念是(  )
    A、天人合一 B、明德慎罚 C、俭约自守 D、尊崇儒术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学者钱谷风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 

    ——摘编自钱谷风《清王朝的覆灭》等

    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试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 19、关于“全球化开始”,史学界存在分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通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 

    ——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的起始时间有多种不同观点。如表为其中两种不同的观点。 

    起始时间

    标志事件

    15世纪末16世纪初

    哥伦布到达美洲

    18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认同哪则材料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请选择材料三中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20、分析数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国家

    ①1870-1913年

    ②1913-1950年

    ③1950-1960年

    ④1960-1970年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1.3

    7.7

    4.8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①时段英国和德国各自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②③时段影响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总结经验。
上一页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