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比一下英国革命时期的社会分裂,区别就很清楚:英国革命是纵向地把社会分开,因此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下来。法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可是如果第三等级胜利了,那么整个社会就都被颠覆了,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

    ——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

    材料二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五款规定“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第八条中规定:美国商民“雇觅跟随、买办……均属事所必需,例所不禁,应各听其便,所有工价若干,……中国地方官勿庸经理”。同时《五口通商章程》第一条、第十条都有相关规定,“依条约规定,中国政府答允外国人不干涉外国人雇佣中国人的事。”同时,根据“一体均沾”的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的商人也获得这项权利。至此,买办脱离清政府的限制,近代意义上的买办登上历史舞台。

    ——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和法国“一个全新的社会”这两种说法的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出现变动的原因。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下表所示为截至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采矿业

    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农副业

    建筑业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

    总计

    欧洲

    12

    9

    9

    1

    4

    35

    北美洲

    1

    2

    1

    4

    南美洲

    4

    1

    亚洲

    1

    2

    2

    5

    大洋洲

    1

    小计

    18

    11

    11

    2

    1

    7

    50

    根据上表,自拟一个有关“工业遗址”的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皇五年(585年):“时民间多妄称老、小以免赋役,山东承北齐之弊政,户口租调,奸伪尤多。……主命州县,                   , 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远配:大功以下,皆令析籍,以防容隐。于是,记账得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余口。高颎请为输籍法,遍下诸州,帝从之,自是奸无所容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1)、请填写上述材料空白处的户籍管理制度,并补充一项这一时期的户籍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朝代的户籍管理制度。
  • 4、下表所示是1999年“欧洲晴雨表”针对“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对民众做的调查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999年欧盟15国民众选择民族认同与欧洲认同的比率(%)

    国家

    卢森堡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德国

    比利时

    爱尔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奥地利

    丹麦

    芬兰

    希腊

    英国

    瑞典

    平均

    A

    23

    39

    26

    44

    31

    41

    53

    52

    48

    47

    56

    61

    60

    67

    61

    47

    B

    41

    48

    56

    49

    53

    42

    38

    42

    37

    42

    37

    35

    38

    24

    32

    41

    C

    11

    7

    9

    5

    6

    8

    4

    2

    8

    5

    3

    3

    2

    3

    4

    5

    D

    20

    4

    6

    1

    4

    7

    3

    2

    4

    3

    3

    1

    1

    3

    2

    4

    注:A=只是某国人;B=某国人+欧洲人;C=欧洲人+某国人;D=只是欧洲人

    A、两种理念间既冲突又共存 B、各国民众缺乏欧洲认同意识 C、欧盟成员国政治界限分明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矛盾尖锐
  • 5、1945年,意大利开始推行“战后重建计划(1945—1948年)、“全国协调新建设计划(1948—1950年),“1955—1964年意大利增加就业和提高国民收入的十年计划”“1966—1970年全国经济五年计划”等。这说明(       )
    A、国家的经济活力得到了提升 B、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增强 C、意大利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得以确立
  • 6、据统计,至1928年年底,苏联同欧美大公司签订了40多项技术合同;部分欧美的先进工人也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到苏联帮助其工业化建设;苏联还选派一部分青年专家出国学习。据此可知苏联(       )
    A、缓和了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B、继续推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C、致力于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D、借助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
  • 7、几百年来,欧洲都从亚洲进口大量香料、丝等产品,却很少有产品出口到亚洲。西班牙征服美洲,美洲的金,银大量输往亚洲,以换取欧洲人真正能消费的东西.中国实际上是16—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南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表明当时(       )
    A、欧洲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中国的传统经济仍然占优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价格革命影响传统经济关系
  • 8、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下列属于玛雅文明成就的是(       )
    A、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 B、王宫大门的标志是人首飞牛 C、采用20进制和“零”的概念 D、具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史诗
  • 9、他,被视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残暴的征服者。他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帝国跨越亚欧大陆。以下关于他的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B、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C、促进世界各地的联系增强 D、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 10、1984年,乡镇企业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势头,各类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到1988年,企业个数达到1888万个,从业人数达9546万人,总收入达4232亿元,四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 11、“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了我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作为重要工业基地的上海不仅一个没有,反而有272家轻工、纺织企业从上海迁往内地,而且先后动员了21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支援洛阳、西安、兰州等内地城市建设,这说明当时(       )
    A、工业布局受国民经济调整影响 B、上海已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C、国民经济恢复已取得显著成效 D、工业化建设和布局立足于国情
  • 12、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日军,在战略反攻阶段,所谓的中国派遣军共计104万余人,基本部署为:华北日军32万多人、华东日军34万多人、华中日军27万多人、华南日军将近9万人。通过日军的兵力分布可以推知(       )
    A、中日军事实加已发生逆转 B、只有持久抗战才可取胜 C、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D、中国是抗击日军主战场
  • 13、参考文献是在撰写学术论文、著作等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整体的参考或借鉴,要标明引用文献的作者、文献名称、出版社和页码,参考文献分为脚注和尾注。根据下面引用的脚注推知,该论文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参考文献

    《精卫石·第一回》,《秋瑾集》,第125页。

    吴贯因:《改良家族制度论》(续),《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4期。

    《禁早婚议》《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7~365页。

    亢虎:《忠告女同胞》,《民立报》,1911年6月8日。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

    民国《江津县志》第11卷“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第45册,第789页。

    息影庐:《自由谈·新女界杂咏》,《申报》,1912年5月1日。

    觉迷:《自由谈话会》,《申报》,1913年1月13日。

    《求偶》,(天津)《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A、梁启超与维新运动 B、清末民初大众传媒发展 C、民初地方志的编纂 D、清末民初婚姻习俗变革
  • 14、下表所示是1873—189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73

    8.1%

    8.1%

    8.5%

    83.4%

    91.9%

    1893

    0.6%

    7.8%

    8.4%

    13.0%

    78.6%

    91.6%

    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原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矿产品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1873

    2.6%

    *

    37.4%

    58.3%

    1.7%

    1873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893

    注:*表示不及0.05。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A、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C、中国手工业制品仍具优势 D、中国经济结构半殖民地化
  • 15、右图所示是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五十九年(1700年—1794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这说明(       )

    A、生产力出现革命性进步 B、人地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 D、美洲作物大量推广种植
  • 16、据《宋史·职官志》记载,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 B、科举录取人数增加 C、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D、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 17、韩愈提出“道统说”,其中的“道”在宋朝时被程、朱加以发挥,称之为“道”或“理”。韩愈的“性情说”也被程、朱加以发挥,“性”被发展为“天命之性”,“情”被发展为“气质之性”。这反映了唐朝时期(       )
    A、哲学思想奠定宋学基础 B、复兴儒学成为时代主流思想 C、儒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影响 D、开启了宋学空谈说经的先河
  • 18、秦律中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到七月而纵之。”汉简《二年律令》中规定:“恒以秋七月除阡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口阪险,十月为桥,修陂堤,利津梁。”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
    A、国家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 B、已经出现生态保护的理念 C、法律观念逐渐趋于理性化 D、立法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
  • 19、侯、伯、子、男等爵位普遍见于商代甲骨卜辞中。其中,侯国最多,其次为伯,所谓“诸侯”“多伯”就成为众多邦国的统称,子、男之属,为畿内的“多子族”。据此可知商代(       )
    A、依靠血缘关系确定分封序列 B、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 C、对畿外之地控制力逐步增强 D、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为了支持代价高吊的战争,提高了关税税率。1862年和1864年,国会先后两次提高关税税卑,彻底扭转了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关税税率下降趋势。1861年时美国的关税免除条目上列有182种商品,到1862年下降到99种,而到战争结束时,除了国内制造业所必需的原材料之外,几乎所有商品都被征收关税。南北战争的最后一年,关税税率被升至平均47%,海关收入则从1861年的3960万英元上升至1864年的1.023亿美元。这两次关税税率上调虽然很大程度上源于战争的资金需要,但在恢复和平后,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识形态开始在政府内外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各种临时性的国内税收被迅速取消,但关税税率不仅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反而继续攀高,保护主义政策逐渐被制度化。

    ——摘编自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材料二   如表为1870—1897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统计表。

    年份

    进口商品的平均关机税率

    1870一1872

    44.2%

    1873-1883

    42.3%

    1884-1890

    45.3%

    1891-1894

    48.9%

    1895-1897

    42.6%

    ——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所体现出的政策倾向,并对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关税政策产生的影响。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