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如表为康熙和雍正时期台湾府文武官员(部分)配置表。由此推断清朝逐步( )
时期
文职官员(人)
陆路武职(人)
总计(人)
康熙时期
19
45
64
雍正时期
34
72
106
A、提升了台湾地区的自治能力 B、减少了清政府的财政开支 C、落实了崇文抑武的政策方针 D、强化了中央对台湾的治理 -
2、如表为清代人口统计表(1676年-1762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封建盛世刺激人口增长 B、闭关自守阻碍人口增加 C、人口变化带来社会转型 D、土地兼并加快人口增长 -
3、梁启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某机构:“(是)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
4、有两块发现于今俄罗斯特林地区的石碑,名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的建立以及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这些石碑可以佐证( )A、中俄两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B、中俄两国《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C、明朝对黑龙江流域实施行政管辖 D、清朝在东北边疆设置行政机构
-
5、关于日本与明朝的贸易,日本史学家井上清指出:“与中国的往来,不仅仅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在伺机转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这一论述( )A、揭示出日本对明朝贸易存在隐患 B、阐明了明朝海禁政策的落后愚昧 C、积极对倭寇的侵略行径加以辩护 D、将倭患的责任强加给了明朝政府
-
6、明英宗幼时,内阁大学士杨荣等人创立了“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临时制度,中枢决策出现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现象。这一变化( )A、实现了中央权力的相互制衡 B、避免了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C、消除了皇权阁权的内在矛盾 D、有利于中央行政的正常运转
-
7、朱熹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只要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并加强道德修养,人人都可能达到圣人的境界。这表明朱熹( )A、宣扬人人平等的理念 B、强调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 C、反对传统的等级观念 D、追求个性主体的自由解放
-
8、如表反映了宋朝婚姻择偶观念相较于唐朝的变化。这一现象反映宋朝( )
唐朝
宋朝
皇家选妃
“妙择天下名门世族”
“不欲选于贵戚”,最理想的是“小官门户”
公主出嫁
“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
“欲求儒生为主婿”
宗室嫁女
“取门阀者配焉”
“不限阀阅”
A、社会实现了完全平等 B、婚姻中极度重视财富 C、社会阶层流动性较强 D、儒士寻求权贵的庇护 -
9、契丹族原本只有民族语言而没有民族文字。南北面官制实行后,辽统治者仿照汉字创造了民族文字,契丹大字“以隶书之半增损之”而成。这表明契丹文字的创制( )A、消弭了契丹民族的特色 B、缓和了辽与北宋的矛盾 C、稳固了契丹的奴隶制度 D、推动了契丹文化的发展
-
10、如表为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可以推断,这些措施( )
青苗法
每年二月和五月青黄不接之际,官府向农民提供贷款和粮食,每半年收取二分或三分利息,利息在夏秋两季的税收中一并归还。
募役法
停止按户轮流服差役制度。不愿服差役的民户,根据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由官府雇人承担差役。官僚、地主,同样适用。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强化了社会管控 D、增加了政府收入 -
11、如图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北宋( )
A、强化皇权的至高无上 B、实行分权以控制地方 C、限制统兵将帅的权力 D、设立通判以监察地方 -
1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 )A、
B、
C、
D、
-
13、780年,唐朝实行了赋税制度改革,此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一制度的实施(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B、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C、强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执行 D、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
14、唐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共同构成了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其中,门下省在日常政务处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枢纽角色,这是因为门下省( )A、拥有审核及封驳诏令的权力 B、领导集体议事的政事堂 C、负责草拟及颁发皇帝的诏令 D、秉承政令加以贯彻执行
-
15、蹴鞠是一种流行久远的中国古代体育和娱乐活动,早期主要由男性参与。到了唐代,不仅宫廷女子乐在其中,民间妇女和优伶闲暇之余也会参与。这一现象反映唐代( )A、社会风气的自由与开放 B、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 C、休闲活动的多样和普及 D、封建伦理束缚的解除
-
16、大运河连接了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促进了两大区域文明间的融合,使得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逐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深远影响是( )A、强化了北部边防 B、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加剧了阶级矛盾 D、实现了隋朝的长治久安
-
1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汉式,承袭秦汉遗制,讲究宽衣博带,一为少数民族式,沿袭北方习俗,常见贴身短衣。如图呈现了这一时期服饰的变化,据此可知( )
A、北魏封建化改革最为彻底 B、社会动荡有利于民族经济交流 C、服饰变化体现了民族融合 D、北方胡服比南方汉服更为实用 -
18、唐代的王维出仕为官的同时十分向往隐逸生活,白居易既热衷研究炼丹之术,又虔诚礼佛,而柳宗元则公开宣扬“援佛入儒”的思想。这一现象表明唐朝( )A、儒学完成了质变 B、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C、道教得到了发展 D、佛教占据了主导地位
-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教育举步维艰,文化世家的家族教育却相当兴盛,“家馆”教育的形式逐渐兴起,家馆的数量逐渐增多。这一时期的文化传承( )A、打破了贵族的教育垄断 B、淡化了人们的门第观念 C、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 D、凸显了士族社会的特征
-
20、“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写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由此可知当时医学( )A、重视儒学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B、体现儒家道德情怀 C、已经形成完备的药物学体系 D、带有鲜明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