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据古史记载,黄帝族战胜了居于中部地区的炎帝族进入中原;炎帝族与黄帝族联合,战胜了南方的九黎族,结果北方部族与南方部族融合。周人战胜殷商,分封殷人,形成了周朝。由此可知( )
    A、国家是多民族融合而形成的 B、不同部族在国家扩大过程中逐渐灭绝 C、早期国家形成主要依靠战争 D、早期国家通过控制部族间接控制地方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中国改革是对原有社会治理不美的改和振,是社会主又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写出材料上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中“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体现由“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
  • 3、1912年民国建立到1919年五四风雷,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近代沉沦到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法律上实现“民国”取代“帝国”的措施。“民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变化”,请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角度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以前的政治行动有何缺陷?与之相比,五四运动又具有了哪些新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逐渐完善。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别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成兵布置、调遣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 5、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6、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可知,深圳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B、国家政策推动 C、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 D、地理位置优越
  • 7、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台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政治协商制度 C、和平统一方针 D、统一战线策略
  • 8、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1958年中共八大认为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认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A、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贯彻实施 C、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都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 9、“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 D、改革开放
  • 10、如表所示是1967~1969年关于中国外交的部分记载。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当时( )

    1

    1967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说,“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

    2

    1968年11月25日,经毛泽东批准,中方通知美方,同意恢复已中断的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

    3

    1969年1月,毛泽东指示中国官方报纸转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周恩来多次指示有关部门研究美国的政策动向

    A、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了世界格局 B、中美两国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中国已突破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 D、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诉求
  • 11、1953-1957年,在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占比中,轻工业由64.5%下降到55%,重工业由35.5%上升到45%01957年农轻重三大产业比重为40.1:29.6:30.3。材料说明该时期( )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一五计划改善产业结构 C、工业结构日趋畸形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 12、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D、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 13、1949年,上海投机资本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在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仅用10天左右就将这股涨价风潮平息下去。这场斗争的胜利( )
    A、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成功开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C、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解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
  • 14、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兵力为430万,其中正规军约200万。至1949年初,国民党的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其中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只有146万人。以下军事行动中,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渡江战役的进行
  • 15、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政府积极领导抗战,正确决策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C、中国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国军队素质提高,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 16、1942年,日军进攻英国殖民地缅甸,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战役中,戴安澜将军入缅作战( )
    A、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 B、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赢得了沿海工业西迁的宝贵时间 D、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17、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8、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湖南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师长余洒度仍然坚持“直攻长沙”的意见。毛泽东坚决反对再打长沙,主张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毛泽东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动员农民配合北伐军 B、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 C、在农村推动土地革命 D、维护党中央路线的严肃性
  • 19、如表所示为北洋政府时期所制定的法令条文统计情况(单位: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数量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就 C、民主政治建设乏善可陈 D、政权更迭影响社会稳定
  • 20、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 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 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
上一页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