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为甘肃地区出土的魏否京葬壁画,描绘了当时民众半农半牧的经济生活场景,据此推知( )A、民族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壁画主要反映普通民众生活
C、饮绸之路在这一时期继续繁荣 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预期目标 -
2、 如表是唐代前期科举出身官员的身份来源统计表(单位: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科目
出身
618-649年
650-683年
684-709年
710-732年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寒族
2
5
21
19
明经
士族
4
7
18
14
寒族
1
3
6
7
制科
士族
13
9
15
15
寒族
2
3
5
7
A、门阀观念不断强化 B、寒门庶族势力上升 C、科举程序存在弊端 D、官员选拔标准不公 -
3、 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初“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民间更是出现了“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俗语。这反映了( )A、汉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汉初鼓励发展工商业
C、汉初抑制工商政策的松动 D、司马迁具有重商思想 -
4、 周人秉承“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的原则,将最为重要的周公、召公分别分封到西周的东方和北方,将武王幼子唐叔分封到毗邻宗周便于防御西北方向戎族入侵的晋地。此举意在(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B、确保王位顺利继承
C、结束分裂实现中央集权 D、防范潜在政治风险 -
5、拉丁美洲五百年(1)、材料一:数千年来的孤立隔绝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1500年时美洲印第安人的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公元前1500年的西欧人和公元前3500年的中东人的技术水平……他们只有石质、木质及骨质工具,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起初,美洲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的火器发出的声响和射杀效果,吓得魂不附体。那些冲锋陷阵的骑兵,也令他们胆战心惊,以为人和马是合为一体的可怕动物。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2)、材料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拉丁美洲政治形势的变化。(3)、材料三:尽管革命后拉美各国宪法均明确规定了选举程序和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通过兵变等非宪法方式上台的做法十分普遍。如墨西哥在1824年~1848年期间,曾发生250次兵变,更换了31个总统。尽管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程度、性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政治体制的寡头特征十分突出。
依据材料归纳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特征的原因。(4)、材料四:在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看来,全球化目前所带来或加剧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于作为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本身……卡斯特罗为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然而,乘客们旅行的条件是极其不平等的。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内有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可进入全球通信网的设备;他们有丰盛而营养均衡的食品,饮用干净水,享受先进的医疗,并能受教育……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他们挨饿、患病、绝望了……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菲德尔•卡斯特罗观点的认识。 -
6、历史研究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①
利簋及其铭文拓片
利簋说明:出土于陕西临潼的西周青铜器,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利乃作篡者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用以纪念先祖檀公)”。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用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利簋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日)。
②
“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
——《尚书•牧誓》
材料二: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朝觐年班和联姻政策。
材料三:
材料四:1960年,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这反映了那个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2018年,中国某大型企业实验室悬挂的标语写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这一标语弘扬了自主创新精神。
(1)、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①②能得出什么结论。简述专家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的特点。(2)、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蕴含的政治智慧。(3)、从材料的史事中提炼两个主题,每个主题运用材料中三则史事进行说明。(4)、分别简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出现的国内外时代背景。 -
7、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做着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有(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②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③参加万隆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证明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印度独立
③阿尔及利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下表中主题与史实关联正确的一项是( )
主题
史实
A
冷战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欧洲的联合
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阿尔及利亚独立,东欧剧变
D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苏联解体
A、A B、B C、C D、D -
10、“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阐明了( )A、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B、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就 C、暴力斗争的必然性 D、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
11、在16~17世纪的世界贸易中,形成了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一态势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全球海路的开辟 B、造船技术的进步 C、中国指南针的外传 D、地圆学说的流行
-
12、“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 )A、种姓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教会等级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照片记录历史的瞬间,是时代的缩影。下列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
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作出“三线(西南、西北)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钢铁石油、农林等300多个重大项目,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铁路等重大项目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完善了国民经济结构 B、体现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C、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 D、改善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布局
-
16、下表是195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统计数据。这反映出我国( )
类别
工业总产值
钢产量
原煤产量
发电量
1957年
704亿元
535万吨
1.31亿吨
193亿千瓦时
比1952年增长
128.6%
296%
98.5%
164%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7、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一张照片,其中有“人民政府领导我们分到田地”“郁金友分到五亩田地”等字样。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银元之战 B、米棉之战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
18、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抗战胜利 B、讨论国民党的改组 C、争取和平民主 D、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
19、某同学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看到如下资料。这些资料可用来研究( )
照片:瓦窑堡会议旧址、进抵平型关的八路军
表格:百团大战战绩统计、敌后战场战绩统计
地图:敌后战场军民大反攻形势图
实物:东北抗日联军反日签名捐款收据、各种版本的《论持久战》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B、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C、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D、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
20、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地点为如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