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要研究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最适合寻访的城市是A、西安 B、泉州 C、开封 D、洛阳
-
2、秦朝三公九卿制,西汉中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共同体现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相权不断加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
3、王安石在任上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对于青苗法……相当多的百姓穷苦百姓不仅未得到实惠,反而雪上加霜,助役钱使贫者更贫。这表明A、北方农耕技术较落后 B、募役法不具有进步性 C、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 D、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大
-
4、唐太宗要修建宫殿,按照制度规定,其修建过程依次包括(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
5、唐朝后期,朝廷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宰相杨炎取消了租佣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一赋税制度指的是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租调制 D、纳庸代役
-
6、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7、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A、都曾定都长安 B、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C、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 D、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
-
8、汉武帝对盐业生产和销售进行了规定: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敢私自煮盐者受铁左趾的刑罚。这一规定( )A、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实现国家利润最大化 D、加剧了阶级矛盾
-
9、孔子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A、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B、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C、确立儒家的独尊地位 D、推动周朝文化的普及
-
10、2020年11月15日,由东盟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国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该自贸区的成立A、建立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完成了世界贸易中心向亚洲转移 C、增强了区域实力阻碍全球化进程 D、有利于多边贸易体系的快速发展
-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多种发展问题。其中亚洲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B、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 D、国家政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
-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加强了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增加了在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这表明当时西欧国家致力于A、提高国民收入 B、发展“新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 D、对抗社会主义
-
13、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签署了《华沙公约》,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这标志着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第三世界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
14、1942年,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该同盟A、旨在缓解世界性经济危机 B、源于各国意识形态的一致 C、致力于战胜法西斯的侵略 D、解决了突出的世界性矛盾
-
15、漫画是时代印记的鲜明镜像。下图为英国画家于1912年10月创作的政治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时代状况是
A、工业革命激化了列强矛盾 B、新的世界性战争不可避免 C、巴尔干半岛自然资源丰富 D、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 -
16、下图为某高二学生在历史学习时总结的思维导图(部分)。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出版 B、共产国际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爆发 -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主权。当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未授予的权力时,各州有权拒绝。这表明该宪法A、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促成了各州独立平等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扩大了地方政府权力
-
18、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9、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玛雅文明的主要农作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0、《全球通史》中描述古代某国王率兵攻占小亚细亚后,东进到大夏,从那里再向印度进发。这位“国王”是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查士丁尼 D、伊凡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