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考古学者认为,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长期的传说 B、网络的资料 C、古籍的记载 D、发掘的化石
  • 2、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习近平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材料表明几代中国领导人执政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
    A、不断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建立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
    C、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 四十多年前,人们如果想要吃一顿肉,那是要到过年或其他什么重大的节日才能吃到,而且需要凭粮票供应。如今,人们顿顿吃肉已是不在话下。这一变化得益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经济全球化顺利推进
  • 4、 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松与中国人员交往和贸易的限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开始解冻;1971年,白宫规定了对华非战略性项目清单,大幅度解除了对华贸易禁运;1972年,美国第三次宣布放宽对华贸易出口的限制。这些措施的实施(  )
    A、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 D、表达了中美人民的愿望
  • 5、 “轻取榆关戴月行,津门炮响震燕京。高官醒悟择新路,百姓欢欣护古城。永定正阳人涌动,金鳌玉棘海安宁。军装士气称同志,守纪亲民鱼水情”。与这首诗描写的是事件相关的战役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河战役
  • 6、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新约,宣布取消在华特权,结束与中国在法理上的不平等地位。不久,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订平等的新约。这些新约的签订(  )
    A、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B、反映了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 D、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
  • 7、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多月便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 B、国民政府推行错误方针
    C、中日力量对比非常悬殊 D、中国国内矛盾逐渐加剧
  • 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一些鲜明的主张或响亮的口号,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主张或口号,按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要拥护“德先生”“赛先生”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 9、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实施,“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之后,群众欢欣鼓舞,热情高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说明土地革命(  )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C、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D、使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确立
  • 10、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部分人认为:“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还是进行国民革命,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现在都很幼弱,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  )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促成实现国共合作 C、领导创建人民军队 D、大力开展土地革命
  • 11、 “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社会取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雷,吓得清醒以后是社会改造运动的时代。”傅斯年先生认为五四运动(  )
    A、彻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B、标志着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开始
    C、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运动 D、仅仅是一场爱国政治运动
  • 12、 如图是1913年-19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 

    A、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均呈增长趋势 B、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卓有成效
    C、中国民族工业彻底摆脱了列强控制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 13、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剪辫热潮,一些地方自发组织义务剪辫队,当场为人剪辫;《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北京城内一片男子的哭声,很多男子反复摸着自己的辫子舍不得剪去。对于以上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扫荡了传统文化 B、民众受旧的思想观念束缚较深
    C、辛亥革命未能促进思想解放 D、革命推动社会风俗发生了剧变
  • 14、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都(  )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C、侧重学习西方技术 D、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 15、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路径和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个人扣除标准为800元每月,主要针对外籍个人征税。随着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1986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4年,国家开始进行全面税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11年修正,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每月,对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费用扣除标准也相应提高,但提高了高收入人群的税率标准。2018年8月31日,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收,方式上从按个人征收改为按家庭征收,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等。 

    ——摘编自周晓君《基于功能分析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 16、美苏冷战是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苏冷战大事件表 


    第一阶段

    1947年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
    7月,美国启动“马歇尔计划”。
    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1948年

    6月,美英法在柏林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最后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柏林危机渐趋缓和。

    1949年

    1月,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月和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分别成立,德国分裂。

    1955年

    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
    5月,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

    1958年

    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1959年

    9月,赫鲁晓夫访美。

    1961年

    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美国特种部队进驻越南。
    8月,苏联修建“柏林墙”,美国派遣装甲部队至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

    1962年

    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最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讯,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第二阶段

    1973年

    美国与越南南、北方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1979年

    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3年

    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第三阶段

    1987年

    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1988年

    5月,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1990年

    10月,德国统一。

    1991年

    7月,美苏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12月,苏联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根据材料,概括美苏冷战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冷战三个阶段的态势,并说明影响美苏冷战态势的因素。
    (3)、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应该如何处理国际关系?
  • 17、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两幅地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解读。
  • 18、 亨廷顿说:当非西方国家在追求以富强为标志的“现代化”时,它们竞相往西方寻求成功地秘诀;而在这些国家达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后,又纷纷转而声称是其本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寻来的秘诀——促进了它们的成功。这说明(  )
    A、国家富强推动本土文化复兴 B、西方国家应该拒绝文化输出​
    C、侵略导致非西方国家的反抗 D、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19、 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 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 20、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其中第一次殖民收缩期出现的原因是(  ) 
    A、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上一页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