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和工作,成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这表明( )A、跨国公司孕育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B、知识经济推动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C、经济全球化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D、科技创新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
2、 据统计,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1990—1995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C、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D、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3、 1870年,华工在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薪资的三角洲地区的基层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逐渐被开拓。材料侧面反映了( )A、华工解决了美国劳动力不足 B、华工造成美国工作岗位紧张
C、华人对美国开发的巨大贡献 D、华人强大的适应与改造能力 -
4、 1858年的某条约规定:大清大皇帝允“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之后,其它列强也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款。这类条款的实施( )A、使黑奴贸易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B、形成苦力贸易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促进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繁荣 D、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 -
5、 如图为1935年美洲种族分布的统计数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美洲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B、黑人在中美洲的种族分布比例最低
C、大量欧洲人开始涌入北美洲导致白人比例激增
D、拉丁美洲独立后根除了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 -
6、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稳定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这表明新加坡( )A、政府重视清除殖民主义的残余 B、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国
C、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 D、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
7、 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双马镫实物(如图);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金属双马镫可作为实物史料为北燕的建国提供证明
B、马镫的发明使印欧人开始进入欧洲、印度的广大地区
C、马镫的传入,为欧洲大规模建立骑士军队提供了可能
D、在该文物主人生活的时期,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 -
8、 美国学者博厄斯论道:“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下列古代文明能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
①美洲印第安文化
②北非的埃及文化
③欧洲的拜占庭文化
④大洋洲原住民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9、西方人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过程,以物理学、几何学的概念作为逻辑起点去推断人体运动的模式,研究人体在时间、空间对抗自然的极限能力,从而创造出多种体育运动形式。由此可见,西方体育运动( )A、以挑战自然作为目标 B、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
C、重在挖掘人体的潜能 D、具有科学和理性的精神 -
10、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出,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不应“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而应常怀仁爱之心。这一思想( )A、反映了西汉末年的政治黑暗 B、强调精神情志活动对人体的作用
C、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忽视清心寡欲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
11、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修建了铁路并展现出铁路运输的潜力,此时的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但不甘落后的德国人也开始修建铁路。下表是1840-1851年德国从英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机车数量以及自产机车数量的数据统计表(单位:辆)。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英国丧失了工业革命领头羊地位 B、德国铁路建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C、德国的制造业已完成了国产替代 D、铁路推动了德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
12、 唐宋以来,村落共同体的色彩日益浓厚,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村民的社区观念远重于国家的行政区观念。这一现象表明唐宋时期( )A、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农村阶级矛盾消除
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D、阶层流动受到制约 -
13、 在革命战争年代,标语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发挥了重要的革命宣传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1923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之主张》,提出“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在延安作《论持久战》报告,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指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的“时代性”。(要求,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注:土著人民即原有人民)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材料三:时间
白人
黑人+混血
土著人民
1490年
0
0
50000000
1570年
138000
共260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815000+64400
91050000
1825年
43490000
4188888+6252
821130
(1)、 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2)、 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观点不同的原因。(3)、 从材料三中的各种数据可以判断表格所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基本情况?表格中黑人从无到有,逐渐增多。黑人是以怎样的方式移居这一地区的? -
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中国现行之政治,可以数语赅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民牧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无所吁诉,且官场一语等于法律,上下相蒙相结,有利则各饱其私囊,有害则各委其责任。婪索之风已成习惯,官以财得,政以贿成。间有一二被政府惩治或斥革者,皆其不善自谋者也。然经一番之惩治或斥革,而其弊害乃逾甚。……夫满政府既借苞苴(bāo jū,指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引申为馈赠的礼物)科敛(摊派聚敛)、卖官鬻爵以自存,则正如粪土之壤,其存愈久而其秽愈甚;彼人民怨望之潮,又何怪其潜滋而暗长乎!
(备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清政府悬赏通缉。1896年9月,孙中山抵达伦敦,被清政府特务缉捕,囚于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后得友人相助而获释。《伦敦蒙难记》是孙中山对这一经历的英文记述,1897年在英国印行,后译成俄、日、中等国文字。)——孙中山:《伦敦蒙难记》,《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6年
材料二: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
(1)、 阅读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眼里清朝统治存在的问题,孙中山认为滋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2)、 面对材料一中清朝统治的问题及根源,材料二中孙中山开出了怎样的“药方”?指出这一“药方”未达成的预期“药效”,并分析未达成“药效”的原因。 -
16、 16世纪,欧洲商业上发生了重大改变,欧洲资金流动和国际贸易趋势急剧扩张,商品的种类、数量和贸易量快速增长,引起了商业的本质和经商模式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发生 B、全球物种交换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
-
17、 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A、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 B、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C、美洲地区原有的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
18、 1997年6月24日,“马修号”复原船(如图)驶入纽芬兰的博纳维斯塔港。这一次航行主要是为了纪念“新发现的大陆”--纽芬兰岛被发现500周年。开辟通往纽芬兰岛航路的是( )A、卡蒂埃 B、哈得逊 C、卡伯特父子 D、塔斯曼
-
19、 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以下属于这个国家当时的社会现象的是( )A、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 B、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C、中朝军民抗击日本侵略 D、模仿中国汉字创喃字 -
20、 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公元前7世纪的印度,他惊讶地发现依据当地制度,他的社会地位竟然不是最高的。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度 B、种姓制度 C、采邑制度 D、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