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东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举行的考试科目为秀才和孝廉两科。秀才主要考对策,有时兼及经文;孝廉则主要考查儒经。南朝梁武帝在各州郡县又设“州望”“郡宗”“乡豪”专司搜荐人才。这反映出当时( )A、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人才选拔出现集权趋势 C、门阀士族影响力削弱 D、考试选官开始受到重视
-
2、秦统一货币以来,货币运行便在上、下两个层面存在。秦朝以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上币贵重易携带,下币低廉易日用,随着后世社会经济发展、变迁,逐渐演化为政府财政税收与民间日常用度的上下之分和商业资本循环与小农经济运行需求的上下之分。据此可知,这一货币制度设计( )A、促进了封建等级秩序逐渐瓦解 B、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C、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发展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3、据考古发掘,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除发现原始陶片遗存外,还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栽培稻,经鉴定,这些稻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阶段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这说明玉蟾岩遗址文化时期( )A、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B、粮食储存技术成熟 C、稻作农业耕作范围不断扩大 D、农耕文明已经出现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国际交流或外交体系。伴随着条约体系的诞生,殖民体系也逐步成为欧洲国家在与其他弱小部族或者国家进行交往的主导体系。条约体系和殖民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了欧洲国家面对领土争端、经济冲突或对其他特殊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之浅析西方条约体系与中国朝贡体系的斗争》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围绕“条约体系”,任举一例,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3年,哥伦布在美洲发现并记载了辣椒,将其带回西班牙,很快传入葡萄牙。随着达·伽马开辟新航路,16世纪初,葡萄牙人把辣椒先传入非洲,后又传入印度西部。16世纪上半叶,辣椒传到欧洲的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等地,但是无论作为调味品还是菜肴,欧洲人都不甚喜欢食用辣椒,主要用于观赏和点缀。在美洲,16世纪下半叶以降,欧洲人把辣椒传入中北美地区。17世纪初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东南亚地区,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辣椒传入中国。随后英国殖民者又把辣椒从英国本土传入北美东海岸的英属殖民地。
——摘编自张箭《辣椒在全球的传播》
材料二 辣椒自传入中国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行,尤其是喜食辛辣地区的人们将它变成不可或缺的蔬菜或调味品。辣椒融入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艺术审美的范围,它在不同地区的称谓差异,也表明了其在特定地域的人文特征。湖南人把辣椒文化视为湖湘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并由此提炼出湘人的“辣椒精神”,毛泽东诙谐地将辣椒与红色革命精神联系起来,“不吃辣椒不革命”。辣椒传入中国虽只有四百多年,但其文化已经融入中华饮食文化,演绎出不同风味,孕育出各具特色的代表菜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品尝最地道的辣味美食。
——摘编自张艺凡《辣椒传入中国的地域文化影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辣椒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分析辣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辣椒传入中国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辣椒”与“全球文明”关系的认知。 -
6、不同的国家政权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县贺思敬庸调布
如图是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的郧县贺思敬庸调布,上有墨书“郧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日”“专知官主簿花”等字样
材料二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按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财产租赁所得;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
第四条下列各项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奖金……;三、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军队干部和战士的转业费、复员费。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令第11号发布)
(1)、 作为史料,材料一属于哪一个朝代,能够用于研究哪些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政府在制订赋税制度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7、基辛格在《论中国》写道,“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奉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目的是为改革开放营造环境 C、国家利益影响外交政策调整 D、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基本一致
-
8、下表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据表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时间
表现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017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A、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始终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D、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 -
9、据调查,1905-1906年,北京市场上的日用杂货只有少部分土产品,多数是来自上海、广东、天津等口岸的进口机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火柴、洋灯、钟表、棉布、农服、毛巾、手帕、洋伞、文具、皮包等。这表明当时的北京地区( )A、民众生活受到世界市场影响 B、受列强资本输出波及较明显 C、对外开放度在国内首屈一指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于停滞
-
10、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小农经济的出现 D、水利工程的修建
-
11、1889年德国颁布的《养老法》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70岁,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俾斯麦将之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这表明,当时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是( )A、完成德国的统一 B、加强控制社会 C、践行凯恩斯主义 D、健全法律体系
-
12、明初,政权沿袭元朝的“诸色户计”,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进行分工,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人口世袭职业,并制定了任何离乡百里者、“即验文引”等政策。明初的户籍制度( )A、符合多民族共存的现实 B、旨在稳定当时社会秩序 C、与市场的活跃密切相联 D、加快了新经济因素形成
-
13、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这反映了清朝( )A、赋役现定渐趋繁杂 B、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日益减弱 C、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D、赋役征发以人头和土地为主
-
14、1999年到2021年,美元计价外汇储备的全球份额从71%下降至59%,但同一时期美元、欧元的份额并未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美元下降的份额主要由占比更少的多种货币分享。该现象表明( )A、美元亟需国际金融的支持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各国优化了货币储备构成 D、美元的优势地位丧失
-
15、《汉书.食货志》记载,秦钱太重,汉初铸荚饯,文帝铸四铢钱,皆质劣量轻,且放任民间私铸,货币轻重大小不一、币制混乱。武帝铸五铢钱,禁止私铸,统一币制,通行全国,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表明( )A、汉初社会经济的艰难发展 B、改革币制使财政收入增加 C、制币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 D、货币演变推进治理的改善
-
16、“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这是法国民族英雄在百年战争(1337—1453年)中留下的豪言壮语,它反映了( )A、百年战争的惨烈 B、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C、民族意识的觉醒 D、法国已经成为了民族国家
-
17、如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
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
18、(精选题)楚汉战争时,刘邦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余悉除去秦法。”汉朝建立之初,“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秦法)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说明汉初( )A、关中地区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坚持法家思想的治国方略 C、宰相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承袭秦朝法律并有所损益
-
19、20世纪初,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录制度、议员选举制度等成为选官制度的主体,但生员补考优贡、拔贡与考职,举贡会考,截取选官,封赠和荫典,保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这一现象表明( )A、选官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B、新式文官制度已然形成 C、民主选举成为时代潮流 D、新式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
20、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多少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了( )A、入仕通道趋向多元化 B、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C、治国理念的显著变化 D、选官的客观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