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历史学家在研究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时,发现某城市的市政厅档案中记录城市人口在某一年大幅增长,而同一时期该城市的教堂洗礼记录显示人口增长幅度较小。面对这种差异,最合理的处理方式是( )A、以市政厅档案为准,因为其是官方记录 B、以教堂洗礼记录为准,因其更贴近民生 C、查阅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D、依据个人经验,选择更符合逻辑的记录
-
2、1959年,苏联《真理报》报道了列宁格勒一家制鞋厂的情况:“为完成年度计划,工厂将全部资源投入生产男式皮鞋,全年产量达50万双。但因设计单一、市场需求不足,最终积压库存32万双。与此同时,女鞋和童鞋长期短缺,市民排队抢购。国家轻工业委员会仍要求该厂次年‘保持产量增长10%’,并规定每双皮鞋售价为12卢布(成本仅4卢布),理由是‘需为重工业积累资金’。”这一现象主要折射出苏联( )A、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 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D、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
-
3、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指出,战后欧洲形成了两种差异化的历史叙事:西欧通过强调经济复苏和区域合作,将战争责任限定于纳粹分子;苏联主导的东欧国家则将战争经历塑造为反法西斯胜利与社会主义新生的革命叙事。这两种历史叙事( )A、反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缘于两极格局下欧洲联合的需要 C、有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D、受两大阵营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
-
4、1899年,美国《法官杂志》刊登的漫画《白人的负担》。该漫画意在( )A、美化殖民侵略 B、宣传西方文明 C、批判暴力扩张 D、强调国际合作
-
5、18世纪,印度凭借精湛的手工技艺,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棉布,这些棉布如潮水般涌入英国市场,严重冲击了英国本土的棉纺织业。英国本土的棉纺织业在竞争中节节败退,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棉纺织业迫切需要寻求技术突破,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材料意在说明( )A、贸易保护导致经济危机 B、市场竞争刺激技术革新 C、技术传播促进工业革命 D、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
-
6、下图是某一地区人口迁徙示意图。造成该地区人口迁徙的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伯罗奔尼撒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蒙古西征 D、拿破仑战争
-
7、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同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这些举措旨在( )A、更深层次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B、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沿海与内陆的平衡发展
-
8、如图是某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的题词。该事变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皖南事变
-
9、1928年《上海总商会月报》载:“国货运动之要旨,非仅抵制洋货,尤在改良土货,务使国货之制造日精,成本日减。”这表明民族资产阶级( )A、以反帝作为首要目标 B、依赖政府政策支持 C、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 D、市场开拓意识增强
-
10、1880年,某地方官员向朝廷上奏称:“现地方事务繁杂,需才孔亟,然科举之士多不通实务,而新式学堂学生尚未成规模。恳请朝廷广开捐纳之门,以应急需。”该官员的建议( )A、旨在缓解地方人才短缺 B、变革传统人才选拔体系 C、促进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D、推动学堂选官制的建立
-
11、《唐律疏议·名例四》中说:“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据此可知,唐代邸店( )A、是中国最早经营信贷业务的机构 B、兼具仓储与交易功能的商业机构 C、受政府严格监管的官方贸易场所 D、主要从事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
12、汉武帝时期,自公孙弘后,任丞相的六人中,获罪自杀的二人(李蔡、严青翟),被下狱处死的三人(公孙贺、赵周)。而丞相在相位中被处死的现象,在公孙弘任职以前的十七人中从未出现过。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刑罚制度的严酷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专制皇权的加强 D、监察制度的完善
-
13、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Waka》融合了非洲鼓乐与拉丁节奏,歌词用英语和斯瓦希里语演唱,全球下载量超千万次。材料旨在反映( )A、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B、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与融合 C、信息化推动文化传播 D、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
14、1815年,某国际会议期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说:“欧洲的安宁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团结来维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持久的均势,使任何国家都无法威胁整体和平。”该国际会议( )A、推动维也纳体系形成 B、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C、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
15、某古代文明用树皮纸记录历法,将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剩余5天为“禁忌日”,其金字塔建筑顶部常设神庙而非陵墓。这一文明位于( )A、尤卡坦半岛 B、尼罗河三角洲 C、小亚细亚地区 D、亚平宁半岛
-
16、1947年,上海《大公报》报道:“物价疯狂上涨,米价突破每石40万元,棉纱每包达300万元。”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B、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美国对华大量倾销商品 D、日本侵华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
17、陆九渊在描述抚州金溪地区的生产活动时指出,当地人家治田,用“长大锣头”,深翻地二尺许,并有一尺的间隔,“方容秧一头”,“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由此可见,当地农业生产采用( )A、刀耕火种 B、广种薄收 C、精耕细作 D、流水作业
-
18、西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强调“子以母贵”,由正妻地位决定子嗣优先继承的制度。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军功授爵制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民族(注:汉朝)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
——摘编自[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二 地方(注:罗马帝国)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阅读材料,提取关联信息,并结合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广州繁荣胜昔,通过广州港和南海丝路,岭南与亚洲、西方和南洋诸国保持着繁荣的海上贸易和文化往来。唐至元三代借助南海丝路成为我国历史上朝贡贸易的鼎盛时期。清代,广州有多条至里斯本、英国、拉丁美洲、大洋洲的航线,在“一口通商”制度下,自广州、澳门始发的全球性的海上贸易网络形成。“一口通商”使得广州成为中国绝无仅有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货”的盛名中外闻名、享誉天下。“公行制度”的确立,把外商在中国的活动推向了一个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时代。
——摘编自齐皓、齐张翼《南海丝路文化流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成立,由此,它通称“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这次广交会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广交会希望达到同外商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也重视政治内容特别是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对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外宾,努力扩大中国与他们和平反帝、发展一面的共识;对西方国家外宾,则挖掘他们与中国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之处。对此,有学者称这是万隆会议的继续。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树立了重合同、守信誉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广州的经济地位,并从政策与世界形势的角度,分析清代“‘广货’的盛名中外闻名、享誉天下”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广交会被称为“万隆会议的继续”的依据,简析广交会成立初期所产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