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1920年《新青年》第八卷第一期的封面设计。著名作家茅盾曾经这样解释图案设计用意,说:“这暗示……全世界无产阶段团结起来的意思。”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主张全盘西化挽救民族危亡 B、民主和科学观念的广泛传播 C、对救亡图存道路有了新认识 D、突破了传统纲常伦理的束缚
  • 2、1904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
    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 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以宣传民主共和为其宗旨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 3、“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实践这种主张的是
    A、北洋水师正式成立 B、汉阳铁厂的兴办 C、福州船政局的兴办 D、轮船招商局的兴办
  • 4、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据此可以推知(     )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维护列强利益的工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了维新派
  • 5、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构建新的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担当 D、重建伦理秩序
  • 6、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王守仁 C、朱熹 D、李贽
  • 7、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被编入“匠籍”,世代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营手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城市经济职能逐渐强化 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 C、政府人身控制走向松弛 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 8、据史书记载,辽朝实行“国仪”与“汉仪”、“国舆”与“汉舆”、“国仗”“汉仗”及“渤海仗”并存的礼仪制度,并在庙堂之上“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契丹服饰)”。上述现象(     )
    A、导致了礼仪制度的混乱 B、表明契丹治理理念严重对立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加剧了契丹族文化的封闭性
  • 9、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受到了____的影响(     )
    A、黄老之学 B、道教思想 C、佛教思想 D、程朱理学
  • 10、隋文帝改革地方官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而且必须使用外地人。隋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地方官员贪腐行为 B、推动各地政治力量均衡发展 C、确立起权力的制衡体系 D、防止豪强大族干预地方政事
  • 11、《魏书》开篇述“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这一论述
    A、表明华夏认同政治伦理的强化 B、加剧了分裂割据局面的发展 C、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D、影响了后代史书编纂的思想
  • 12、西汉武帝设置州刺史,刺史为监察官吏,品秩较低,其中业绩卓著者,有机会升为郡守。东汉灵帝时期,改州刺史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 州牧多由地方豪族出任,且掌管一州军政大权。这一变化体现了(     )
    A、地方机构日益重叠 B、行政中枢权力的转移 C、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D、监察职权的逐步扩大
  • 13、秦律中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有具体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门别类处理。秦律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接受处罚。这些规定(     )
    A、反映秦朝法律轻罪重刑 B、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C、说明秦朝残酷剥削农民 D、说明铁犁牛耕逐渐普及
  • 14、西周青铜器豆闭簋(豆闭为人名)的铭文记载了周穆王册命豆闭为俞国司马的事迹。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周天子(     )
    A、开创了中央集权 B、干预了诸侯内政 C、打破了宗法制度 D、废除了分封制度
  • 15、据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已在四十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最为集中,其测定年代较亚洲其他地区出土的稻谷为早。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种植业成为主导性经济活动 B、太湖地区农业技术最先进 C、水稻是新石器时代主要作物 D、中国稻种具有独立的起源
  • 16、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结合某一具体时期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 17、自古以来中国通过不断丰富的边疆治理理念、 方略和策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 个人身份、 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汉初,汉高祖赠送黄金、丝绸给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以谋求和平。汉文帝时,匈奴黄当桀龙二人来降,朝廷册封二人分别为弓高侯和襄城侯。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张掖二郡。

    ——姚大力《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

    材料三: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 刺史、将军等,并赠予大量帛与彩缎。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赐婚给突厥首领等赐婚事例,达十余次之多。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材料四: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 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汉和唐朝政府巩固北部边疆的相同措施。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 18、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里提到“魏晋以后,门阀政治影响及于选才,‘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阐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材料二     

    (1)、选官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主要选官制度,并概述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并简述该制度的意义。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中,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一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思想流派相互“争鸣”的原因,并指出各派别围绕的中心问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派的兴起和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 20、《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材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     )
    A、创新性 B、系统性 C、理论性 D、实用性
上一页 280 281 282 283 2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