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65年《伦敦政府法》生效,建立了大伦敦议会,下辖32个伦敦自治市议会和1个伦敦城议会,其中12个自治市和伦敦城共同组成内伦敦,其余20个自治市构成外伦敦。新成立的大伦敦议会主要负责提供更具全局性的服务,如消防、救护车、主要道路的维护和废物处理等。这说明英国( )
    A、自治机构改革适应城市化发展 B、三权分立体制的内容不断拓展 C、议会权力扩大威胁了有效行政 D、自治机构受到中央政府的控制
  • 2、两宋时期,政府在全国广设预备仓库,遇到大灾之年除了鼓励民间救济和减免赋税,地方官还主张“以工代赈”。如熙宁年间越州大旱,知州赵抃令修城,计用工3.8万人。使“不能自食者,得以受粟;能自食者得以乘粟;凡以工代赈者,借贷者,弃婴皆得其所”。宋朝的这些做法( )
    A、意在完善国家救灾体系 B、体现出政府社会救济注重实效 C、加重了政府的治理成本 D、强化了广大民众救灾防灾意识
  • 3、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并发行货币,称为边币或抗币。边币发行一般借重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的信用,以法币为保证,边币与法币等价,混合流通。此举( )
    A、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 B、确立了边币一元化的金融制度 C、表明正面、敌后战场协同作战 D、造成敌后根据地物价剧烈上涨
  • 4、 1934年1月,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并下令停止美元在国内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的汇率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两次美元政策相同之处在于( )
    A、两者皆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B、两者皆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 C、两者本质上皆为金本位政策 D、两者皆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大缩小。各少数民族不仅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能够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并行使相关权利,全国各民族更加团结。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是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 B、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迅速实现政权的稳定 C、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共同繁荣 D、有利于保障国家统一和民族进步
  • 6、《明律·大诰》规定:“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此规定( )
    A、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完备了中央监察体系 C、改善了地方行政体制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7、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婢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单凭王室支持登上相位,用国王恩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王违背《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 B、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 C、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传统政治色彩 D、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制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主导推行了社区更新计划,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救济贫困社区居民。1964年的“向贫困开战”行动以消除社区贫困为着力点,并结合《经济机会法案》来干预社区更新。美国政府从政策引导和社区赋权两个层面保持社会住房的数量,并增加不同居民群体间的社会经济互动。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住房和社区发展法》,提出向地方政府提供社区发展补助金,引导私人商业投资。在《社区再投资法案》的支持下,非营利性质的社区发展公司等第三方组织迅速崛起,开始承担运营社区项目的职能。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出台《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制定“希望六号”住房计划、划定授权区和企业社区等方式将商业税收激励、住房补助与社会服务拨款相结合,鼓励志愿者、NPO等专业力量进入社区,社区更新回到了社区导向的模式。

    ——摘编自李昊昱《英美社区更新的社会化转型趋势及其启示》

    (1)、据材料,简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社区更新的历程,归纳美国社区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社区更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八一三事变前夕,上海机器厂颜耀秋等人发起倡议,“自愿将工厂机器迁移内地,以应军事制造之需”。8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工厂迁移案”,拨款56万元作为迁移补助费用,进行内迁总动员。工厂搬迁在战火纷飞中进行,往往是“敌机来了,伏在地上躲一躲,然后爬起来弄拆,拆完马上扛走”,仅民生公司被敌机炸毁轮船16艘,职工牺牡116人。到1940年夏,在后方形成8个新工业区,有力地支援了中华民族神圣的抗战事业。

    ——摘编自曾长秋《抗战时期中国沿海工厂的内迁及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QPIPIYY :fId: QPIPIYY   从1965年起,三线建设前后长达40年,包括13个省市自治区,重点是川、黔、甘、陕等地。当年出于战备需要,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万建设者,奔赴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隐姓理名,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困难斗。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艘核潜艇等都是在三线地区研制和实验的。三线地区建成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学、机械制造、电子、航空及轻纺医药等工业基地,以及成昆、湘黔、青藏等铁路干线,形成了“钒钛之都”攀枝花、“科学城”绵阳、“航天城”西昌等6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朱佳木《进一步认识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1)、根据材料,分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并概括三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共同作用。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1 张謇(1853—1926)的主要事迹

    ●(1863) 已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等书籍。 

    ●(1894) 甲午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1895)创办大生纱厂,1899 年建成。这是中国第一家棉纺织股份制企业。 

    ●(1901)创建通海垦牧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农业股份制企业。

    ●(1902)创办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

    ●(1904)兴建(南通)天生港码头。这是第一座中国人自主营建的长江航运码头。 

    ●(1916)建成“军山气象台 ”。这是中国历史上自主建设的第一座气象台。

    ●(1920)建立南通绣品美国分公司。这是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家海外公司。

    ——摘编自刘峰《从七副对联品张謇的工商一体化思想》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统一后,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公元622年,新罗遣使入唐。唐高祖亲自慰问新罗使者,并派庾文素出使新罗。从此,唐与新罗保持密切来往。公元639年,善德女王开始遣子弟入唐求学,到公元837年,新罗在唐朝国学学习者达216人。这些留学生当中,有不少人著述颇丰,如崔致远有文集三十卷。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新罗王金政明遣使来唐,求得唐礼一部并其他文章。公元788年仿唐科举制公布读书三品出身法,以儒家经典与汉学为主要考试科目,进行国家考试,以录用官吏。其标准是对汉文典籍的通晓程度和汉文的写作能力,以学问的高低和汉文熟练的程度来决定其官职。新罗人虔信佛教,纷纷入唐求法。当时长安诸寺中的新罗人较多。这些人“得法归国”后,“皆为国王之师表,佛门之领袖”。

    ——摘编自吴葆棠《唐与新罗关系研究》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与新罗文化交流密切的背景。
    (2)、据材料,归纳新罗学习大唐文化的主要途径。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文化东传新罗的意义。
  • 12、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
    A、一体化进程遭遇到严重挫折 B、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C、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 13、拿破仑三世(1808年—1873年)当选总统后决定治理巴黎的下水道。1867年,巴黎下水道成为展览项目,每天可供四百名游客坐着小船或小车游览。人们评价道:“即使女士穿着干净美丽的裙子在地下从卢浮宫走到协和广场,也不会弄脏裙子。”这说明了( )
    A、民主改革推动城市建设 B、设施进步便利大众出行 C、工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 D、公共工程提升生活质量
  • 14、1815年,维也纳会议通过《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使各国政府在外交互动中有了统一规则。该章程( )
    A、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B、规范了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C、确立了制裁侵略的国际机制 D、废弃了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
  • 15、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从吕宋起航,开辟了一条西起吕宋马尼拉、东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全新航道。之后的250多年里,西班牙人将无数丝织品运抵美洲市场,用以交换产自西属美洲的白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
    A、全球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B、欧洲的贸易中心正在转移 C、银丝贸易是殖民主要手段 D、西班牙垄断了大西洋贸易
  • 16、中世纪时期,欧洲神学家从《圣经》中引申出寡妇守贞不二的理论,力倡宗教禁欲主义。庄园主们为增加劳动人口则“百般纵容寡妇们结婚,如果她们拒绝或拖延,就会被罚款”。这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 )
    A、神权与世俗权力并立 B、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 C、宗教的地位高于法律 D、教会与王权之间存在矛盾
  • 17、盛唐时期,茶文化传入日本,并衍生出茶道。后来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公元1522--1591年)不仅在茶道精神上做文章,对于茶道仪式和茶室的改进方面,也处处体现着茶道的精神理念。其秉行的“和”“敬”“清”“寂”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着现代日本茶道的发展。据此可知,日本茶道的发展( )
    A、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全面扩展 B、彰显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C、反映出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 D、属于商品流动的必然结果
  • 18、2023年9月15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赞方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践行“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 C、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D、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19、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高于城市居民。1985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贫富分化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表明( )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现象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D、国家对城市的支持力度远超农村
  • 20、以下选项对图中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在关税自主上取得进展 B、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 C、反映出英美在华势力的消长 D、中国商品出口取得一定优势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