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
2、如图是福建省建瓯市博物馆馆藏的朱熹六十一岁对镜自画像刻碑,碑上部竖排阴刻有朱熹亲笔行书题词:“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舆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遗矩,惟闇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下列有关程朱理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 B、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C、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D、认为探究万物可以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知 -
3、北宋文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提到“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刑考》中提到“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另一位文人袁毂《多福院记》提到“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贱者贵,皆交相为盛衰。”这说明宋朝( )A、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B、门第观念趋于淡化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
4、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期稳定的统治。下列有关元朝边疆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属于中央的宣政院负责管理西域 B、岭北行省辖区囊括东北地区 C、北庭都元帅府统管漠北的军政事务 D、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
5、“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二府三司制 B、南、北面官制 C、四时捺钵制 D、猛安谋克制
-
6、《宋史·职官志》记载,某官职“管理户口、民兵、赋役、钱谷、狱讼,听断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该官职是( )A、知州 B、通判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
-
7、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文化也影响了周边国家。以下史实不能作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例证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空海来华求法 C、法显游历天竺 D、玄奘西行取经
-
8、该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前黄河中游、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集先秦至东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该书是( )A、《神农本草经》 B、《农政全书》 C、《农书》 D、《齐民要术》
-
9、开元五年,唐玄宗听说一行和尚学问渊博,即征聘到京师以备顾问。一行和尚在科技上的贡献是( )A、精确算出圆周率 B、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C、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D、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
10、关于如图所示的选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初创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B、使行政体系得到完善 C、是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1、“贫穷田舍汉……今世作夫妻。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里正催庸调,村头共相催。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袴,足下复无鞋……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租调无处出,还需里正倍(赔)。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材料中描述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
12、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如图体现的隋朝建设有( )

①广设仓库 ②兴建东都洛阳
③开通运河邗沟 ④修建郑国渠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3、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 )A、怀仁可汗 B、吐蕃赞普 C、渤海郡王 D、安西都护
-
14、“王与马,共天下”典型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该时期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朝
-
15、如表信息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政权
掌权者
民族
措施
任用的汉人
北魏
太武帝
(拓跋焘)
鲜卑
征召高门士族,加以重用,祭祀孔子,建太学,命王公子弟进太学学习
卢玄、崔浩等
孝文帝
(拓跋宏)
在政治、经济、风俗各层面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借以汉化鲜卑人
李冲
北齐
文宜帝
(高洋)
鲜卑①
祭祀孔子,兴郡国学校及国子学
杨怡、崔䢰等
西魏
宇文泰
鲜卑
参考《周礼》改定官制,崇尚儒术,选德行高洁的儒生侍读
苏绰
北周
武帝
(字文邕)
鲜卑
精通“三礼”,曾为君臣亲讲《礼记》
卢思道、李德林等
注:①《北齐书》记载出身于渤海高氏。
A、原有民族分布情况被改变 B、北民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C、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 D、胡汉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
16、《汉书》记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颇有所改”的是( )A、“改独孤氏为刘氏” B、“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C、“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D、“惩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
17、汉武帝元封年间,统一在郡国设官,负责调度、管理、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输送,又在京师设官,总管全国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利。该政策指的是( )A、盐铁官营 B、均输平准 C、改革币制 D、重农抑商
-
18、秦统一全国的当年,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就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些做法旨在( )A、促进人口的地区平衡 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增强关中的经济活力 D、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
19、“(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从中可以看出,秦国能够完成统一事业的原因包括( )
①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③吏治较为清明 ④数代秦王的励精图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并进而提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主张。该思想家是( )A、荀子 B、庄子 C、韩非 D、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