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记载,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但目前尚未发现宋代的活字印刷实物。考古资料证明,当时活字印刷术很快传播到西夏。出土的多种西夏文献证实,西夏学习、推行泥活字印刷,并成功实现了木活字印刷。宁夏贺兰山西夏方塔出土的西夏文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和甘肃武威出土的《维摩诘所说经》等,是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在敦煌莫高窟,则发现了很多早期回鹘文木活字。这表明( )A、学者的工作是对原始材料进行追根溯源、考辨其真伪 B、历史研究应重视新材料的发现,坚持多源互证的原则 C、历史学家对材料的看法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历史解释 D、人们只能逐步接近但却永远无法掌握历史的客观实在
-
2、论及西方“福利国家”建设,有学者指出:“福利国家职能与机构的膨胀使它由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主体变成问题本身,福利国家从宏观行为方式上看是‘管理国家’。国家事务重心由战争转移到经济,必然导致新职能和新机构膨胀。”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激化了社会矛盾 C、社会保障制度容易助长公民懒惰行为 D、保证了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
3、有学者认为,“随着对小亚细亚的征服,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便屹立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从此,罗马开始收获战争种下的‘庄稼’了。”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庄稼”的有( )
①奴隶制庄园的发展②复合式公寓的出现③贵族寡头制的巩固④最早成文法的创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下表是两则不同时期的谚语,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一变化( )
时期
谚语
宋代
苏湖熟,天下足。
明清
湖广熟,天下足。
A、说明湖广取代江浙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B、缓解了明清时期全国粮食缺口的态势 C、导致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转变 D、缘于明清江浙地区广泛种植经济作物 -
5、有学者认为, “简牍时代,由于简册书写不便,运输不易,以户籍为代表的基础帐簿只能在乡编制,因此这一时期史籍称乡啬夫为‘主民之吏’” 。 “魏晋以降,随着帐簿转为由国家控制力更强的县廷负责制作,称县令为‘亲民要职’的说法不绝于耳。”这反映了( )A、乡村社会长期脱离政府的控制 B、乡里体系的稳定影响政权更迭 C、简纸更替扩大基层组织的事权 D、技术进步推动中央集权的强化
-
6、1971年,为摆脱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社会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的困境,减缓美元暴跌、大量黄金外涌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从而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一历史事件( )A、标志着固定汇率逐渐取代了浮动汇率 B、意味着美元失去货币霸权地位 C、结束以金币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历史 D、推动了国际贸易结算体制变革
-
7、玛西亚·威廉斯(1964~1970年曾任哈罗德·威尔逊首相的私人政治秘书)曾这样描述英国文官的权力: “现实情况是,在很多情况下权力是保持在这些稳坐在白厅的公务员的手中,而那些当选的政要只不过是走马灯似的匆匆过客。”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A、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实行固定任期制 C、降低了国家的治理水平 D、参与政府的决策
-
8、1900年,被誉为“光之城”的巴黎,举办了第五届世界博览会。它展示了当时世界领先的艺术、技术和工业,展示了一些令人惊叹和意想不到的惊喜。关于巴黎世博会的推断,合理的是( )A、购物中心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服务 B、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在巴黎问世 C、展厅首次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技术 D、电灯的出现使巴黎成为“光之城”
-
9、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西方法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路径。下列西方法律文献与地位,对应正确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B、“日耳曼法”——构成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C、《大宪章》——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D、《法国民法典》——近代西方最早的成文宪法
-
10、史料有载:“在建立起苏拉尼亚宙斯和雅典娜的圣地后,人民分为部落和村落,包括国王在内的30人组成的长老会议。应经常在巴比克和科纳吉翁之间举行会议,以提出和撤销动议,人民将享有最终决定权;但如果人民的意见不公,长老和国王将不予理会。”由此可知,该“圣地”实行( )A、民主政治 B、君主专制 C、寡头政治 D、君主立宪
-
11、下表是2023年中国对外粮食援助情况表(部分)。该表反映了中国( )
2月14日
中国政府向多哥提供粮食和营养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3月9日
中国向塞拉利昂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项目交付仪式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
行。
4月4日
中国向毛里塔尼亚紧急援助1000吨小麦。
5月11日
中国向南苏丹提供2396吨人道主义紧急粮援,交接仪式在朱巴举行。
6月28日
中国向津巴布韦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交接仪式在津首都哈拉雷举行。
12月11日
中国驻刚果(布)大使李岩与姆巴耶共同签署中国政府对非洲提供粮食援助项目完结证书。
A、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B、贯彻“与邻为善”外交理念 C、经济实力位居世界首位 D、成为世界第一对外粮援大国 -
12、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双方在2023年的领导人会晤中强调,将以两国人员往来全面重启为契机,继续推动文化、教育、语言、出版、影视、旅游等各领域交流。下列关于中法建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与西方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开始 B、是中国全方位外交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C、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实践中的落实 D、标志着新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到来
-
13、下图是研究中国共产党人民政权建设的重要档案资料,由于保存不当,部分模糊不清。观察判断,该布告最有可能发布于(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14、清王朝覆灭后,北洋政府废除古代官员九品制,学习西方,采取文官考试制度,并在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详细地写明应试者的准考条件、考试科目以及考试流程。该草案( )A、规定考试为官员选拔的唯一形式 B、杜绝了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 C、是北洋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D、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均可参加
-
15、下图为某条约待议定的中俄边界(局部)。下列关于该条约说法正确的是( )A、以法律形式落实了对西北的管辖 B、彰显了政府对于朝贡体制的维护 C、条约签订事宜由宣政院具体负责 D、体现了王朝对外关系的缓慢转型
-
16、《明史·食货志》记载某项改革:“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这一改革( )A、确立了实物地租的征税模式 B、得益于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 C、解决了严重的吏治腐败问题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
17、下列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①西周 B、②两汉 C、③两宋 D、④明清
-
18、秦汉时期,沿战国之制实行上计制度,作为考核行政系统官员的具体办法。郡县每年年终将管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于上级官府。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员予以升、降、赏、罚。下列制度中,与上计制职能相似的有( )
①征辟制②京察③科举制④大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客家人
客家人是历史上北方汉族移民迁入赣、闽、粤交界处形成的新的文化载体——客家民系(民系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他们身上蕴含着被视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与故乡、先祖联系的文化密码。移民们带领土著“辟土植谷”“趁虚(赶集)”,客家女不缠足,也从土著处学会“椎髻”,吃绿荷包饭、竹筒饭;“清河世泽,唐相家声”“龙门世德,柱史家声”“颍川世德,大史家声”的堂联记录着这些姓氏人家的迁移、繁衍和发展的历程;客家的门匾内容常为崇尚祖训、爱惜名节;“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洛阳读书音”成为客家人千年传承的语言。
(1)、阅读图文材料,说明客家人的迁徙历程。(2)、客家文化独具特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客家人的“文化密码”进行阐述。 -
20、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
茶的原生地在长江上游地区,唐朝蜀茶最为有名,宋元之后川蜀、两浙、福建建安茶业兴盛。明洪武四年(1371)政府于诸产茶地设置“茶课司”进行征税管理,“山园茶主将茶卖与无引、由客兴贩者,初犯笞三十,仍追原价没官;再犯笞五十,三犯杖八十,倍追原价入官”“伪造茶引者,处死,籍没当房家产”;洪武年间先后设立七个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以明确严格的管理体系监管茶叶的贮存、交易、运输、检验等环节,巡察御史亦监管贸易事宜。明政府施行的金牌信符制(金牌勘合)是对茶马互市的制度性革新。金牌作为一种信用凭证,约定好交易数量品质互换比例等,成为“每年合当差发,依期纳马,即给尔茶篦,又加尔赏劳”的凭证,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
“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其利博矣。前代非以此专利,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茶马贸易的指导思想在清朝康熙年间发生变化。康熙年间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之后,茶马互市开始淡化,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止以茶易马事务,改征茶叶税款,茶叶交易准予商人自由贸易,延续近千年的茶马互市至此正式宣告结束。而在同时,茶叶出口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中国也即将迎来茶叶出口的辉煌时期。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明朝为例,说出茶马贸易政策的特点。(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从“茶马互市结束”到“茶叶出口的辉煌时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