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
2、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由此可知( )
①两者都以和平方式开展对外贸易
②哥伦布航海以殖民扩张和掠夺为目的
③郑和航海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为目的
④郑和航海是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下列有关中古时期(5~15世纪)世界区域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欧国家普遍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B、西亚阿拉伯帝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和农奴制度 C、非洲先后兴起了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 D、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玉米、花生等作物
-
4、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此举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 C、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D、促成了生产方式变革
-
5、14、15世纪南部非洲最强盛的国家是( )A、阿克苏姆王国 B、摩加迪沙 C、马里 D、津巴布韦
-
6、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广泛吸收印度、波斯、希腊等地的故事。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排斥外来文化 B、融合东西方文化 C、保护传统文化 D、否定本土文化
-
7、王权强化、城市兴起、大学创办等历史现象的出现,反映了西欧( )A、原始社会瓦解 B、奴隶制度崩溃 C、封建社会发展 D、资本主义兴起
-
8、中世纪,欧洲某帝国以昌盛的文化和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并在欧洲古典文化与近代文化之间发挥着中介和传承的作用。该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印加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俄罗斯帝国
-
9、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他到埃及以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当地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苏萨举行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采取的措施 ( )
①阻断了西方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②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统治秩序 ④推动了当地文化希腊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这体现了( )A、文明的交流 B、人口的增加 C、宗教的兴盛 D、战争的频繁
-
11、《希腊罗马名人传》评价古代罗马哲学家加图:“他的文章中往往以希腊的情感和史实适当地加以润饰,而他的谚语和格言有很多也是从希腊文直译过来的。”由此可见( )A、罗马语言导致文化落后 B、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借鉴 C、希腊文化不断丰富完善 D、东西方的经贸往来频繁
-
12、据史籍记载,东汉时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斯表贡,并无珍异......”文中的“大秦”是指(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13、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如图反映了(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 C、俄罗斯的领土扩张 D、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欧洲
-
14、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保护私有制、财产所有权及订立契约等都有明确而详尽的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立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广大奴隶阶层的利益 B、脱离了奴隶制社会的实际 C、合乎欧洲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
15、公元前8~前6世纪,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的是A、古印度人 B、亚述人 C、古希腊 D、阿拉伯人
-
16、古代历史上,濒海居民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和冒险的民族性格;而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保守和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这主要基于( )A、思想观念的束缚 B、文化传统的限制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政治制度的制约
-
17、某学生在学习中,整理了世界古代文明的部分信息(如下图)。图示文明呈现的特征是( )A、大河文明,相对独立 B、相对独立,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交往密切 D、交往密切,大河文明
-
18、某古代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等是其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西亚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
19、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可知,他正在学习( )A、古代北非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十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