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醋酸溶液能导电
氧炔焰切割金属
五彩缤纷的烟花
铸钢模具须提前干燥
A.与盐类水解有关
B.与乙炔和氧气反应放热有关
C.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
D.与铁与水能发生反应有关
A、A B、B C、C D、D -
2、载人航天工程对科学研究及太空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载人空间站“天宫”,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点火发射,又一次正式踏上飞向浩渺星辰的征途。(1)、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单位质量输出电能较高,反应生成的水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氧气可以作为备用氧源供给航天员呼吸。由此判断X极为电池的极,OH-向(填“正”或“负”)极作定向移动,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神舟”飞船的电源系统共有3种,分别是太阳能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和应急电池。
①飞船在光照区运行时,太阳能电池帆板将能转化为能,除供给飞船使用外,多余部分用镉镍蓄电池储存起来。其工作原理为:Cd+2NiOOH+2H2OCd(OH)2+2Ni(OH)2 ,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飞船运行到地影区时,镉镍蓄电池开始为飞船供电,此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②紧急状况下,应急电池会自动启动,工作原理为Zn+Ag2O+H2O2Ag+Zn(OH)2 , 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对减少CO2在大气中累积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与活化能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ΔH=kJ·mol-1(用含Ea1和Ea2的代数式表示)。(2)、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标号)。A、ʋ(CO2)正=ʋ(CH3OH)逆 B、CH3OH(g)的体积分数与H2O(g)的体积分数相等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3)、一定温度下,向一体积为3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2和6molH2 , 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45kPa,发生上述反应,进行5min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30kPa,则0~5min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min-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2·mol-2。(4)、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时,还发生了副反应:CO2(g)+H2(g)⇌CO(g)+H2O(g) ΔH=+41.5kJ·mol-1。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此时的温度为℃。
-
4、反应热及数据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方面。(1)、若1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akJ,则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长征2F”运载火箭使用N2O4和C2H8N2作推进剂。12.0g液态C2H8N2在液态N2O4中燃烧生成CO2、N2、H2O三种气体,放出510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键能指气态分子解离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已知 , 其中H—H、O=O、O—H的键能依次为、、 , 又知 , 则氢气的燃烧热。(4)、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盐酸倒入内筒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溶液,测出溶液温度;③将溶液沿玻璃棒缓慢倒入内筒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上述实验步骤中一处不合理的操作应改成。如果采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偏大”“偏小”或“相等”)。(5)、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异构化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①稳定性:HCNHNC(填“>”、“<”或“=”)。
②该异构化反应的ΔH=。
(6)、科学家用氮气和氢气制备肼,过程如下:则 ΔH=kJ/mol(用含a、b、c的计算式表示)。
-
5、已知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I2=1451kJ/mol
I3=7733kJ/molI4=10540kJ/mol
D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是该周期中最小的
E元素是该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F所在族的元素种类是周期表中最多的
G在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1)、写出BA3的电子式。(2)、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3)、实验室制备E的单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B和A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的符号)。(5)、C与D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6)、G价电子排布图为 , 位于区。(7)、F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
6、只改变一个条件,化学反应aA(g)+B(g)cC(g)的变化图象如下,其中表示平衡转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若p1>p2 , 则此反应的ΔS>0 B、反应Ⅱ中,T1温度下B的转化率高于T2温度下B的转化率 C、反应Ⅲ中,若T1>T2 , 则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D、反应Ⅳ中,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7、已知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为AgCl(s)Ag+(aq)+Cl−(aq),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入水后溶解平衡不移动 B、AgCl饱和溶液中c(Ag+)= mol/L C、用NaCl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AgCl沉淀,可以减少沉淀损失 D、反应AgCl+NaBr=AgBr+NaCl易进行,说明溶解度:AgCl>AgBr
-
8、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 B、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缩小体积,各气体的浓度都增大
-
9、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 )A、2H2O2(l)=2H2O(l)+O2(g) B、CO2(g)→CO2(s) C、NaOH(aq)+HCl(aq)=NaCl(aq)+H2O(l) D、NH3(g)+HCl(g)=NH4Cl(s)
-
1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HCO3-+H2OCO32-+H3O+ B、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 C、pH=5的硫酸稀释1000倍,pH约等于7:H2OH++OH- D、用Na2CO3处理水垢中CaSO4:CaSO4(s)+CO32-(aq)SO42-(aq)+CaCO3(s)
-
1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NaCl C、CH3COOH D、Cu
-
12、90℃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 , 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 )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
-
13、合成氨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是和 B、过程属于生物固氮 C、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D、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
-
14、湿法炼锌净化钴渣中含有、、和的单质及 , 可利用过硫酸钠()氧化水解法实现钴的富集,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见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2.2
6.8
7.7
沉淀完全()的
3.2
8.3
9.2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的主要成分为。(2)、根据以上流程判断离子的还原性:(填“小于”或“大于”)。(3)、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的。如果“滤液I”中浓度为 , 则“除铁”应控制的范围是。()(4)、①已知过硫酸钠中的化合价为+6,则过硫酸钠中含有的过氧键()数目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②写出“沉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上述流程中____(填字母)可返回湿法炼锌系统,提高锌的利用率。A、浸渣 B、滤渣I C、滤液I D、滤渣Ⅱ E、滤液Ⅱ -
15、工业上将一种以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含有、、、等杂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用于制备金属锌,其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2.3
6.8
4.7
6.2
完全沉淀的
3.2
8.3
6.7
8.2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时选择氧化锌的目的是 , 优点是。(2)、若“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调”的范围应是 ,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除氯”时发生反应:。已知:时, , , 请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列出计算式即可)。(4)、“电解”时生成产品的一极是(填“阴极”或“阳极”);缺少“除氯”步骤的影响是 -
16、的资源化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利用氧化烷烃可制得烯烃。以和乙苯(
)为原料合成苯乙烯(
)为例,涉及以下反应:
I.
+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当时,反应Ⅱ达到平衡状态 B、升高温度,反应Ⅱ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C、增大压强,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D、反应I加入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3)、在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乙苯):]分别等于1:5、1:15、1:50时,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曲线的进料浓度比[(乙苯):]为 , 判断依据是。
(4)、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乙苯和在刚性容器内只发生反应Ⅱ。若初始的总压强为 , 平衡时乙苯的转化率为40%,则平衡时的总压强为(用表示,下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原电池、电解池和电解制备钴的工作原理。一段时间后装置甲的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极处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请根据实验现象及所查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高铁酸根()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1)、上述装置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有____(填字母)。A、 B、 C、 D、(2)、丙池中的(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3)、若撤掉装置乙中的阳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除外,还可能有。(4)、乙池是电解制备金属钴的装置图,相比电解前,电解完成后理论上I室中(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电解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反应过程中,极处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和。(6)、一段时间后,若极质量减小 , 极收集到气体,则在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 -
18、室温下,相关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弱酸
电离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浓度相同的和两种溶液的大小:(填“<”或“>”),判断依据是。(2)、室温下,向的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溶液。①当滴加溶液至溶液中的时,溶液的7(填“<”“=”或
“>”,下同),此时(溶液)。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3)、为测定某溶液的浓度,取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用浓度为的标准溶液滴定。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某同学第一次滴定后标准溶液的液面如图所示,读数为。
③平行滴定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为。
实验次数
溶液的体积/
待测溶液的体积/
1
②
25.00
2
24.71
25.00
3
24.69
25.00
-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Y、Z、M、Q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名称)。(2)、基态Q原子中,其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 , 其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的形状是。(3)、下列关于R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R的原子序数为26
②依据核外电子排布,把元素周期表划分为5个区,R位于ds区
③基态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4)、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 键角为。的空间结构名称为。 -
20、常温下,将过量粉末置于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 。[已知: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层清液中: B、上层清液中: C、向体系中通入气体,溶液中增大 D、向体系中加入溶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