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下图是中间产物GAP的结构式,其中X、Y、Z、W均为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且W的原子序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应氢化物的沸点:Y<Z B、X2Z2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 C、W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其小的元素有5种 D、1mol的该物质可以和足量的Na反应转移4mol的电子
  •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好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能用于解释相应实验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测得碳酸钠溶液呈碱性:CO32+2H2O2OH+CO2 B、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变红褐色:FeCl3+3H2O__3HCl+Fe(OH)3 C、铅酸蓄电池正极反应:PbO2+2e+SO42+4H+=PbSO4+2H2O D、小苏打与明矾共溶于水,产生大量气泡:3HCO3+2Al3++6H2O=3CO2+2Al(OH)3
  •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为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B、2L 0.1molL1 NaCN溶液中含N的粒子数目为0.2NA C、粗铜精炼时,若阳极材料减少6.4g , 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一定为0.2NA D、100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4、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商业首飞,C919机身部分采用第三代新型铝锂合金材料。下列关于铝和锂及合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用于机身材料是因为密度较大,强度较大 B、多相R-Mg-Ni系储氢合金中,基态Ni原子中自旋状态相反的两种电子的个数比为13∶15 C、铝锂合金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铝锂合金的性质保持了原来金属的性质,与各成分金属的性质都相同
  • 5、利用甲醇催化脱氢法制备甲酸甲酯涉及到如下化学反应:

    反应Ⅰ:2CH3OH(g)HCOOCH3(g)+2H2(g) ΔH1

    反应Ⅱ:CH3OH(g)CO(g)+2H2(g) ΔH2=+90.6kJmol1

    反应Ⅲ:HCOOCH3(g)2CO(g)+2H2(g) ΔH3=+136.3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ΔH1=kJmol1
    (2)、250℃,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H3OH , 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Ⅰ。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高温有利于反应Ⅰ自发

    B.v(HCOOCH3)=2v(H2)说明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C.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CH3OH的平衡转化率

    D.通过增大CH3OH分压可以提高HCOOCH3的平衡产率

    ②要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③250℃,测得体系中反应Ⅰ的平衡转化率和进料时甲醇的分压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关系如图。M点p=kPa(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下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3)、一种在SiO2上高度分散的铜颗粒催化剂(CuSiO2)制备方法如下。CuO(w%)+酸性硅溶胶CuSiO2(1w%),为测试催化剂性能,将甲醇蒸汽以amolh1的流速通过负载CuSiO2的催化反应器,甲醇转化率和甲酸甲酯选择性随w%、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

    ①如图,当w%=15%时,生成甲酸甲酯的反应速率为molh1(列计算式)。

    ②最适合的反应温度为(填标号)。

    A.553K B.563K C.573K D.583K

    ③如图,当温度高于563K时,甲酸甲酯选择性下降的可能原因为

  • 6、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米洛巴林苯磺酸盐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OOHSOCl2RCOCl

    (1)、A的结构简式为
    (2)、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3)、的系统命名为;Ⅲ的反应类型为
    (4)、V的化学方程式为
    (5)、米洛巴林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9622

    则F的结构简式为

    (6)、Ⅵ为成盐反应,其目的是将米洛巴林转化为米洛巴林苯磺酸盐。

    ①米洛巴林中能与苯磺酸反应的官能团为 , 从结构角度分析其能与苯磺酸反应的原因是

    ②熔点:米洛巴林米洛巴林苯磺酸盐(填“>”“<”或“=”)。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CH3COOH制备的合成路线
  • 7、以H2S和丙烯酸合成β-巯基丙酸(HSCH2CH2COOH , 沸点为130℃)的过程如下。
    (1)、制备H2S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实验装置如图。

    ①将浓硫酸稀释成30%硫酸的实验操作为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H2S吸收率的是(填标号)。

    A.缓慢滴加30%硫酸 B.快速滴加30%硫酸

    C.水浴X使用热水浴 D.水浴X使用冰水浴

    ③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2)、合成β-巯基丙酸的实验过程如下:将上述所得溶液转移至反应容器内,依次加入0.3mol丙烯酸、3.0mmol离子液体催化剂ILs,密封反应器后于90℃水浴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其反应机理如图。

    中N1结合H+的孤电子对所处的原子轨道为

    ②虚线框内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③若反应时间过长,β-巯基丙酸与丙烯酸会进一步发生上述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分离产物与催化剂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操作1、操作2依次为

    ②操作3是通过加入适当浓度的K3PO4Na2SO4溶液来提纯分离,其原理是

  • 8、从钒矿石(主要含VO2Fe3O4Al2O3及少量SiO2)中分离提取VO2的流程如下:

    已知:有机溶剂对VO2+萃取率高于VO2+;有机溶剂只萃取Fe(Ⅲ)不萃取Fe(Ⅱ)。

    (1)、“焙烧”过程中VO2转化为Fe(VO3)3 , 该反应的还原剂为
    (2)、“酸浸”过程中将VO3转化为VO2+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提高钒的萃取率和纯度,“操作X”中M和N可分别选择____(填标号)。
    A、NH3H2O、Fe B、Fe、NH3H2O C、NH3H2O、H2O2
    (4)、以HA()和HB()“协同萃取”,其主要萃取物VOA2(HB)2结构如图。

    ①HA和HB可通过两个氢键形成环状二聚体,其结构示意图为

    VOA2(HB)2VOB2(HA)2更稳定的原因为

    (5)、“氧化”过程中VO2+转化为VO3的离子方程式为
    (6)、“氧化”后的溶液中c(VO3)=0.1molL1 , 为了使沉钒率达到98%,加入氯化铵(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沉钒”时应控制溶液中c(NH4+)不低于molL1。[25℃时,Ksp(NH4VO3)=1.6×103]
    (7)、VO2的晶胞如图(晶胞参数:α=β=γ=90°a=bc)。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V4+的配位数为

    O2位于V4+构成的空隙中(填标号)。

    A.八面体 B.四面体 C.平面三角形

    ③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用含NA的代数式表示)。

  • 9、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molL1丁酸、2-氯丁酸、3-氯丁酸,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HX)的数量级为105 B、HZ为2-氯丁酸 C、b点:c(HX)>c(Na+)>c(X) D、水的电离程度:c>b>a>d
  • 10、利用丙酮酸与废水中的NO3电催化耦合温和条件下去除NO3和生产高值化丙氨酸,其工作原理如图。25℃,丙氨酸主要以形式存在,其Ka=1.36×1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氨酸酸性很弱是因为形成了内盐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10e-+11H+=+4H2O C、理论上阳极区每生成1molO2 , 阴极区H+减少4.4mol D、该装置整合了电化学—化学—电化学串联反应
  • 11、利用CaO焙烧浸出法从炼钢粉尘(主要含ZnO和ZnFe2O4)中回收Zn的流程如下:

    已知:“焙烧”主要产物为ZnO、Ca2Fe2O5;“盐浸”滤液的主要成分为Zn(NH3)2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略去“焙烧”操作,则“盐浸”过程ZnFe2O4无法浸出 B、“盐浸”过程发生反应为ZnO+2NH4Cl=Zn(NH3)2Cl2+H2O C、“盐浸”时通入适量HCl气体,可提高锌浸出率 D、“电解”时通入适量HCl气体,有利于Zn2+放电
  • 12、利用SbCl5为原料制备F2 , 涉及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其中反应iii为K2[MnF6]+2SbF5150__2K[SbF6]+MnF4。下列有关制备过程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i中H2O2为还原剂 B、键能:Sb-F>Sb-Cl C、S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发生变化 D、反应i~iv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
  • 13、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CH2=CHCH2OH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溶液褪色

    CH2=CHCH2OH中含有碳碳双键

    B

    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振荡,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CuCl4]2配位键稳定性大于[Cu(H2O)4]2+

    C

    向酸性K2Cr2O7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黄色越深

    pH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

    A、A B、B C、C D、D
  • 14、电还原空气污染物NO的转化路径如图。25℃,NH2OH的Kb=1.0×10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molNH3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22gN2O含有的σ键数为NA C、路径①中生成11.2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N2时,转移电子数为NA D、25℃,1LNH2OH和HCl混合液中,若c(NH3OH+)=c(NH2OH) , 则H+数目为106NA
  • 15、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学式为M2(ZXY)4 , 其结构如图。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1~36号元素,其中X、Z位于不同周期,四种元素中Y的第一电离能最大,M+的d轨道全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角:XZ2>ZXY 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Z>Y>X C、电负性:X>Y>M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Z>X
  • 1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 ,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HC2O4 B、HCOO C、NH4+ D、Mg2+
  • 17、一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1H16N2O2Cl2 B、含有手性碳原子 C、含有3种官能团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molNaOH反应
  • 18、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C10C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10C14均含有大π B、C10C14均为共价晶体 C、C10C14互为同分异构体 D、C10C14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 19、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氧化剂对KSCN检验Fe2+的影响”,进行实验1:

    实验1

    试剂

    现象

    试管

    滴管(各1滴)

    2mL0.5mol/LFeSO4溶液与1滴0.5mol/LKSCN溶液

    a.饱和氯水

    溶液立即变为浅红色

    b.稀硝酸

    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c.5%H2O2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深红色,无气体产生

    (1)、向2mL0.5mol/LFeSO4溶液中滴加1滴0.5mol/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通入O2 , 无明显变化。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中出现浅红色的原因:

    (2)、对a中溶液呈浅红色的原因,甲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氯水加入量少,氧化Fe2+生成的Fe3+浓度低。

    设计实验ⅰ排除了假设1:取a中浅红色溶液,操作a , 观察到溶液浅红色消失

    假设2:氯水氧化性强,氧化了部分SCN

    (已知:Ba2+SCN可在溶液中大量共存;SCN易被氧化为SO42)

    进行实验ⅱ证明假设2成立:向2mL水中滴加1滴0.5mol/LKSCN溶液,滴加1滴饱和氯水,操作b,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里含有SO42

    ①操作a为。操作b是

    ②补全ⅱ中SCNCl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

    SCN+Cl2+=+2CO2+N2+SO42+

    (3)、乙同学针对上述实验1的现象做了进一步思考并设计了实验2,分别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至溶液红色褪去,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其成分仅为AgSCN)。记录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2

    试管

    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mL)

    d.2mL水与1滴Fe2(SO4)3溶液和1滴0.5mol/LKSCN溶液

    2.40

    e.实验a中溶液

    1.52

    f.实验b中溶液

    1.60

    g.实验c中溶液

    1.84

    则由d~g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2点)。

  • 2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冶炼锌的国家之一,有独立的炼锌发展史。现代炼锌主要采取湿法工艺,以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 , 还含铁等元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联合生产锌和高纯度二氧化锰的一种流程如下:

    (1)、浸出:加入FeSO4能促进ZnS的溶解,提高锌的浸出率,同时生成硫单质。Fe2+的作用类似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MnO2+2Fe2++4H+=Mn2++2Fe3++2H2O

    ⅱ:……

    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MnO2 , 溶液变红。

    b.

    (2)、除铁:已知①进入除铁工艺的溶液的pH约为3;②控制溶液pH为2.5~3.5,使铁主要以FeOOH沉淀的形式除去。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通入空气需同时补充适量ZnO的理由是
    (3)、电解:总反应(未配平):Zn2++Mn2++H2OZn+MnO2+H+。若不考虑副反应,为了使溶液中的Zn2+Mn2+均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需要再添加哪种离子?(填“Zn2+”、“Mn2+”或“都不需要”)。
上一页 690 691 692 693 6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