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冰水混合物、空气都属于混合物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 2、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H2O和H2O2 B、O2和O3 C、金刚石和石墨 D、红磷和白磷
  • 3、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氨气)、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 , 进而生产出纯碱,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某同学模拟工艺流程,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已知:NH3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请回答: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3)、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4)、装置丙中析出NaHCO3的原因是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5)、请写出从NaHCO3晶体获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6)、检验产品碳酸钠中含有氯化钠,请你把以下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操作:取少量试样溶于水中,再滴加

    现象:

  • 4、“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
    (1)、工业上可以利用氯气制漂白粉,其化学方程式为:
    (2)、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Cl2

    仪器A的名称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A、 B、 C、 D、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一步研究氯气的漂白性,已知通入的氯气中还含有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

    ①浓H2SO4的作用是

    ②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 并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③该实验设计存在事故隐患,应在D处增加一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 5、填空:
    (1)、某金属氯化物MCl240.5g , 含有0.6molCl , 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2)、5.4gH2O含有个水分子;(用NA表示,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11.2LNH3(标况)约含mol氢原子;
    (4)、6.02×1022OH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12.4gNa2RNa+0.4mol ,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NaCl晶体,②液态SO2 , ③液态醋酸,④铜,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⑦氨水

    (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KClO3+HCl()KCl+ClO2+Cl2+H2O

    ①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②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编号)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③氧化剂是 , 氧化产物是

    ④每产生0.5molCl2 , 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 7、已知:NaClO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NaOH、HClO。某小组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观察]“84消毒液”是一种透明的液体。

    [预测]NaClO中Cl显+1价,可能具有漂白性;它是弱酸盐,能与较强酸反应。

    [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84消毒液”的漂白效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探究活动中只用到了观察法、实验法 B、可用pH试纸测定“84消毒液”的pH值 C、“84消毒液”需密封保存,使用时可用沸水稀释 D、温度大于30℃时,漂白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ClO分解加快
  • 8、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H2放出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有H2放出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有O2放出 D、溶液中OH数目增大,有O2放出
  • 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水的电离)(  )

    A、A点溶液中的微粒只有Ba2+和OH- B、B点表示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C、B—C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的原因之一是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单位体积内) D、A—C的过程中。仅发生一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 10、已知由二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1∶8 D、8∶11
  • 11、电视剧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仙境美轮美奂,其中所需的烟雾是在放于温热石棉网上的NH4NO3和Zn粉的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产生的白烟:NH4NO3+Zn=ZnO+N2+2H2O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2仅是还原产物 B、常温下每消耗1.3gZn粉,即可产生448mLN2 C、该反应中NH4NO3作氧化剂,Zn作还原剂 D、每生成1molZnO共转移5mol电子
  • 1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数之比为1:1 B、原子个数之比为3:4 C、气体体积之比为5:4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5:4
  • 13、下列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Ⅰ对;Ⅱ对;有

    B

    Na2O2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关系

    C

    金属钠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Ⅰ错;Ⅱ对;有关系

    C

    CO2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Na2CO3可与HCl反应

    Ⅰ对,Ⅱ对,有去

    A、A B、B C、C D、D
  • 14、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大量H+的溶液:K+Na+ClOSO42 B、含大量OH溶液:K+Na+NO3SO42 C、某强碱性溶液:HCO3Na+ClNO3 D、含大量Ag+的溶液:K+Na+NO3Cl
  • 15、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Na2CO3、NaHCO3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气体产生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约含6.02×1023H2O分子 C、常温常压下,22g CO2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 D、常温常压下,1mol CO的体积是22.4L
  • 17、下列物质不可由对应的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备的是(  )
    A、CuCl2 B、HCl C、FeCl2 D、FeCl3
  • 18、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在十九世纪初通过电解的方式获得金属钠的单质,下列有关金属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钠性质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B、Na的金属性强,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金属钠可用刀切割,说明其硬度较小 D、使用后多余的金属钠应放回试剂瓶中
  • 1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Cl2+H2O=HCl+HClO C、SO2+H2O=H2SO3 D、C+H2OΔ__CO↑+H2
  • 20、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的是(  )
    A、菜刀洗过后如果没擦干,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斑点 B、用盐酸可以除去铁锈 C、用天然气做饭烧菜 D、月饼盒中放置硫酸亚铁粉末包
上一页 664 665 666 667 6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