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次氯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可利用一氧化二氯(Cl2O , 可通过Cl2与潮湿的Na2CO3反应制得)与水反应得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

    Cl2O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理性质

    常温下,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棕色气体:熔点:116°C;沸点:3.8°C

    化学性质

    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42°C以上分解为Cl2O2;强氧化性,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浓度过高时会发生爆炸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装置C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
    (3)、装置C的水槽中水温最好控制在(填标号),原因是

    A.0~3°C   B.10°C~20°C   C.40°C~50°C

    (4)、装置C中潮湿的Cl2Na2CO3发生反应:______Na2CO3+______Cl2+______H2O________NaHCO3+______Cl2O+______NaCl(请配平该方程式)。
    (5)、装置D中所得的溶液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避免光照,长时间不避光保存,该溶液会变质。检验该溶液是否完全变质的操作及现象是
  •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 氮化镁溶于水得到Mg(OH)2固体和10 , 将Mg(OH)2固体溶于 , 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MgCl26H2O , 将MgCl26H2OHCl气流中加热得到MgCl2

    (1)、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常温下,上述有标号的物质中,能导电的是(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有
    (3)、写出氮化镁固体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为(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4)、实验1:将一块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中,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2:将已经打磨过的、大小相同的镁条与铝片分别同时投入足量1molL1的稀硫酸中,相同时间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 可得出的结论是

  • 3、X、Y、Z、W、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X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E

    A、最高正价:Z>Y>X B、简单氢化物的酸性:Z>E C、W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生成W2Y D、向Y的最简单氢化物中通入Z的单质,可以置换出Y的单质
  •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已知酸性强弱:H2CO3>HClO>HCO3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蚀刻覆铜板:Fe3++Cu__Cu2++Fe2+ B、向漂白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ClO+CO2+H2O__CO32+2HClO C、Fe3O4中加入稀盐酸:Fe3O4+8H+__2Fe3++Fe2++4H2O D、Ca(HCO3)2溶液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2HCO3+2OH__CaCO3+CO32+H2O
  • 5、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氧化性。图示过程可实现Fe2+转化为Fe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O、NO2为中间产物 B、反应③中NO2为氧化剂 C、每转化1molFe2+需要5.6LO2 D、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Fe2++NO3+4H+__Fe3++NO+2H2O
  • 6、我国科学家设计出仅需11步反应的人工合成淀粉路线,部分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已知HCHO的沸点为19.5°C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13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碳固定”时,每生成1molCH3OH , 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等质量的O2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为3:2 D、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HCHO与CO2所占的体积均为22.4L
  • 7、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气体X

    溶液Y

    实验目的

    A

    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的HCl

    B

    HCl

    NaHCO3溶液

    证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

    C

    Cl2

    淀粉—KI溶液

    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

    H2H2O

    浓硫酸

    干燥H2

    A、A B、B C、C D、D
  • 8、“低钠饮料”是指钠含量低于120mg/100mL的饮料,“极低钠饮料”是指钠含量不高于40mg/100mL的饮料。下表是某一电解质水“营养成分表”(表中微粒浓度为平均值)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离子

    浓度

    Na+

    50mg/100mL

    K+

    36mg/100mL

    Ca2+

    20mg/100mL

    Mg2+

    5mg/100mL

    Cl

    35mg/100mL

    ……

    ……

    A、该电解质水带正电,不适合饮用 B、该电解质水中,c(Na+)21.7mmolL1 C、用激光笔照射该电解质水,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剧烈运动后,补充纯净水比补充电解质水要好
  • 9、门捷列夫曾预测镓、钪、锗元素的存在及性质,莫塞莱也曾预测一种“类锰”元素。放射性元素锝(43Tc),其单质是从核燃料裂变产物中提取的,它的一种核素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应用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3Tc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 B、用D核轰击钼(42Mo)靶也能得到4399Tc , 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4397Tc4398Tc4399Tc三种核素,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D、4398Tc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12
  • 10、下列溶液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C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变色 B、H2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漂粉精使品红溶液褪色 D、淀粉—KI溶液遇到FeCl3溶液后变成蓝色
  • 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与性质、用途相匹配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NaClO

    Na2O2

    FeO

    Fe

    性质

    易溶于水

    淡黄色固体

    红棕色

    导热性好

    用途

    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作潜水艇供氧剂

    作红色颜料

    铁锅炒菜

    A、A B、B C、C D、D
  • 12、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FeFe2O3 B、H2O2O2 C、H2NaH D、Cu2+Cu
  • 13、下列操作中,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    )
    A、闻氯气气味时,直接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上闻 B、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加热时,大拇指按住试管夹的短柄处 C、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 D、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时,将刚溶解的NaOH溶液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
  •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Fe3+SO42I B、Ba2+OHClOSO42 C、Na+Mg2+HCO3OH D、K+Fe3+SO42Cl
  • 15、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可将二氧化碳(CO2)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CH3COOH),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C6H12O6)和脂肪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2是酸性氧化物 B、CO2和CO互为同素异形体 C、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1 D、乙酸溶液可导电,乙酸属于电解质
  • 16、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飞船使用的推进剂N2H4H2O属于纯净物 B、飞船的主体使用的是铁合金,铁合金的熔点比纯铁的高 C、飞船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用的铝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D、神舟飞船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Si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 17、工业上采用多种还原剂NH3、CO、H2等还原NO气体。
    (1)、Ⅰ.NH3还原法。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ΔH1=1269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 ΔH2=907kJmol1

    4NH3(g)+6NO(g)5N2(g)+6H2O(g)的逆反应活化能与正反应活化能之差等于kJ/mol。
    (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6 mol NO,发生反应:4NH3(g)+6NO(g)5N2(g)+6H2O(g)。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P点对应的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扩大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可能是图中点a、b、c、d中的点。

    (3)、Ⅱ.还原法。汽车尾气中的处理原理如图所示:

    当x=1时,CO和NOx反应中N2与NOx的速率之比为。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Ⅲ.H2还原法。在某催化剂作用下,2H2(g)+2NO(g)N2(g)+2H2O(g)的速率方程为v=kcm(H2)cn(NO)(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m、n为反应级数)。

    为了测定反应级数,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c(H2)/(molL1)

    c(NO)/(molL1)

    反应速率

    a

    0.1

    0.1

    v

    b

    0.2

    0.1

    2v

    c

    0.2

    0.2

    8v

    由此推知,m= , n=

    (5)、研究发现H2和NO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NO+H2=N2+H2O2 (很慢);第二步:(补充反应式)(很快),其中,第步反应控制总反应速率。
    (6)、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4 mol NO和0.8 mol H2 , 发生反应:2NO(g)+2H2(g)N2(g)+2H2O(g)。体系的总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0~30 min内用H2的分压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kPa·min-1

    ②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p=kPa-1 (Kp为用平衡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18、二氯六氨合铜[Cu(NH3)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小组拟制备Cu(NH3)6Cl2并测定其纯度。制备原理是强冷条件下:CuCl2+6NH3=Cu(NH3)6Cl2
    (1)、(一)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B中添加四氯化碳的目的是
    (2)、启动装置A中反应的操作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制备氨气的原理:
    (3)、实验完毕后,向装置B中加入适量乙醇,析出蓝色晶体,经过、洗涤、晾干得到产品
    (4)、(二)测定产品纯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向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逸出的氨气被过量的盐酸吸收;完全反应后,取下烧杯并用蒸馏水冲洗干燥管,将洗涤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合并。稀释溶液至250mL , 准确量取该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几滴指示剂X , 用c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V2mL(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指示剂X应选择

    (5)、该产品的纯度为(用含c1c2wV1V2的代数式表示)。如果碱式滴定管没有润洗,测得的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9、abcdef六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元素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上述6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
    (3)、基态c元素的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位于区。基态a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4)、基态f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简式为[Ar] , 其能量最高能层的符号是
    (5)、在de元素中,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相差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判断依据是
  • 20、磷酸铁(FePO4)常用作制备电极材料的原料。一种制备磷酸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 其中未成对电子数为NaOH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
    (2)、实验室保存FeSO4溶液时常加少量稀硫酸,其作用是。还加少量铁粉,其作用是
    (3)、为了提高“氧化槽”中的反应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填一条)。
    (4)、“真空过滤”与抽滤原理相同,采用“真空过滤器”的优点有
    (5)、“撞击流反应器”、“陈化槽”都使用了磷酸,该酸在水中第二步电离的离子方程式为
    (6)、已知常温下,Ksp(FePO4)=1.0×1028mol2L2H3PO4的电离常数Kal=1.0×103molL1Ka2=5.0×108molL1,Ka3=2.0×1013molL1 , 当c(Fe3+)<1.0×105molL1时,Fe3+已完全沉淀。“撞击流反应器”中,若保持溶液中含H3PO4浓度为xmolL1 , 当其pH=3时,c(Fe3+)=molL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上一页 639 640 641 642 6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