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氨的用途十分广泛,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1)、工业合成氨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NH3 , 放出92.2kJ热量。

    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kJ。

    (2)、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要经过铜氨溶液处理以除去CO,反应为:[Cu(NH3)2]2++CO+NH3[Cu(NH3)3CO]2+ ΔH<0。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则铜氨溶液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是____(填序号)。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3)、合成氨热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在不同压强(p)和氮氢比[n(N2):n(H2)]下,平衡体系中氨的体积分数φ(NH3)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题图1所示。

    p2p3(填“>”“<”或“=”);b点对应的转化率:α(N2)α(H2)(填“>”“<”或“=”)。

    ②c点对应的φc(NH3)小于a点对应的φa(NH3) , 原因为

    ③a点对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列出计算式即可)

    (4)、以纳米Fe2O3作催化剂,在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H2ON2为原料制备NH3。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解过程中,由于发生副反应,使得阴极制得的NH3中混有H2单质,则理论上阳极和阴极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是

  • 2、碘酸钾是常用的食盐加碘剂。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碘酸钾的制备。

    方法一: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先用高锰酸钾制备氯气,再用氯气氧化碘化钾得到碘酸钾溶液,最后经一系列步骤得到碘酸钾产品。

    方法二:采用如下图实验流程,直接用高锰酸钾氧化碘化钾得到碘酸钾溶液,再经一系列步骤得到碘酸钾产品。

    已知:KIO3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溶于乙醇。

    (1)、方法一中,装置A中导管a的作用是。装置B中的试剂为
    (2)、氯气氧化碘化钾得到碘酸钾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方法一中,装置的设计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B、方法二中,加入适量乙醇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多余的高锰酸钾 C、方法二中,加热浓缩过程中需要使用三脚架、泥三角和坩埚等仪器 D、方法二中,为提高洗涤效果,可用热水进行多次洗涤
    (4)、方法二所得产品碘酸钾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a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作为待测液,取25.00mL该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稍过量的碘化钾,用适量的盐酸酸化后,盖紧瓶塞,置于避光处3min,当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少许指示剂,用c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填序号):→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开始滴定。

    A.烘干   B.用蒸馏水洗涤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用洗耳球吹出润洗液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G.记录起始读数   H.检查是否漏水

    ②滴定指示剂宜选用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③产品碘酸钾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cV的表达式表示;M(KIO3)=214g/mol]

  • 3、镍、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以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含少量FeO、Fe2O3、CoO、BaO和SiO2)为原料制备NiSO46H2OCo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滤渣Ⅰ”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调pH”过程中生成黄钠铁钒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萃取”时需充分振荡,目的是。“萃取”和“反萃取”可简单表示为:2HX+Ni2+NiX2+2H+。在萃取过程中加入适量氨水,其作用是。“反萃取”需要往有机层中加(填试剂名称)。
    (5)、常温下,Ksp[Co(OH)2]=2×1015 , 若起始时c(Co2+)=0.02mol/L , “沉钴”过程中应控制pH<
    (6)、CoCO3在空气中能受热分解,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起始CoCO3的质量的比值(剩余固体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CoCO3固体置于热解装置中,通入空气流,在℃(填范围)煅烧至恒重即可得到Co3O4。由CoCO3制备Co3O4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 4、已知H2R的电离常数Ka1=2×108Ka2=3×1017。常温下,难溶物BaR在不同浓度盐酸(足量)中恰好不再溶解时(已知BaR+2H+=Ba2++H2R),测得混合液中lgc(Ba2+)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BaR)约为1.2×1022 B、M点:c(Cl)>c(H2R)>c(H+)>c(HR)>c(R2) C、N点:c(HR)约为8×107mol/L D、直线上任一点均满足:c(H+)+c(HR)+c(H2R)=c(OH)+c(Cl)
  • 5、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w=n(Cl2)n(CH2=CHCH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φ)与温度TW的关系,图乙表示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w2<1 B、图乙中,A线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C、温度为T1w=1时,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φ)为25% D、若在恒容绝热的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 6、光催化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该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石墨为正极 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放电时,光催化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 D、充电时,当1molS42完全转化为S2时,离子交换膜右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138g
  • 7、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Q、X、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M,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只有X、Y同周期,X、Y基态原子核外电子中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Q B、电负性:Z>Y>X>Q C、化合物M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比值为5:2 D、Q、Y、Z能分别与X形成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 8、NiO的晶胞示意图如题图甲所示。存在“缺陷”的氧化镍晶体(NixO)如题图乙所示(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晶体仍呈电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NiO晶体中每个O2周围与它距离相等且最近的O2有6个 C、某氧化镍(NixO)晶体中Ni3+Ni2+的个数比为1:11,则x=0.96 D、NiO晶体中与一个Ni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O2构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正四面体
  • 9、甲酸常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O和H2O , 在无、有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1E3>E4E10 B、可以通过E1E2计算HCOOH的总键能 C、途径二中H+参与反应,是该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 D、途径二中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
  • 10、已知反应:5NH4NO3===2HNO3+9H2O+4N2 , 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54gH2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5NA B、pH=1的HNO3溶液中H+的数目为0.1NA C、2.24LN2与0.1molCO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4NA D、1L0.1mol/L的NH4NO3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A
  • 11、氮化硅可用作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由石英砂和原料气(含N2和少量O2)制备Si3N4(粗硅中含Fe、Cu的单质及化合物,高温氮化时杂质未参加反应)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时焦炭主要被氧化为CO2 B、“高温氮化”时N2作还原剂 C、“操作X”可将原料气通过灼热的铜粉 D、“酸洗”时,“稀酸Y”选用稀硫酸
  • 12、我国某科研团队用钯基电催化剂将有机物甲转化成航空油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B、反应方程式中x=10y=4 C、甲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乙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13、[Cu(NH3)4]SO4是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菌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N>O>S B、H-N-H键角大小:[Cu(NH3)4]2+<NH3 C、[Cu(NH3)4]2+中,Cu2+提供空轨道,NH3作配体 D、NH3SO42NH4+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 1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验证SO2漂白性

    制备Fe(OH)2

    保护铁件

    A、A B、B C、C D、D
  •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NH3后,再通CO2 , 可获得大量纯碱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有气体单质生成 C、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工业上用Na与MgCl2的水溶液反应制Mg D、煤中含有苯、甲苯等芳香烃,通过煤的干馏可获得苯、甲苯等芳香烃
  •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Na[Al(OH)4]+4CO2===Al3++4HCO3 B、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SO2+H2O2===SO42+2H+ C、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2NO2+2OH===NO3+NO2+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__Cl2+H2+2OH
  • 17、5月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下列“嫦娥六号”所使用到的材料中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主体框架——钛合金 B、光学望远镜——高致密碳化硅特种陶瓷 C、国旗——高性能芳纶纤维 D、降落伞的绳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 18、甲基丙烯酸(C)是更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图是以丙酮和1,3-丁二烯为主要原料合成有机物J的合成路线图。

    已知:①

    ③化合物I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1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基丙烯酸(C)的结构简式为。D中官能团名称为
    (2)、B→C和F→G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3)、加热条件下H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化合物E、J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

    c.化合物I遇FeCl3溶液显紫色

    d.可用Br2/CCl4鉴别化合物G和I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有两个支链,且苯环上一元取代物有两种;④分子中含两个甲基;⑤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吸收峰。

    (6)、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AB”,已知“”,请参照题中流程,以异戊二烯()和丙烯为原料设计对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
  • 19、因优越的光电特性,TiO2ZnO成为稀磁半导体(DMS)热门的基质材料。
    (1)、锌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共个。
    (2)、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催化剂,如:

    ①与氧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以外,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②甲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乙中手性碳原子个数为

    1mol[Ti(OH)2(H2O)4]2+σ键的数目为

    与甲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似,但是甲的沸点比它高得多,其原因是

    (3)、氧化锌的一种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O2离子位于Zn2+离子围成的形空隙的中心。

    ②已知O2离子和Zn2+离子的最短距离为dnm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 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计算式表示)

  • 20、我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CO2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CO2CH4在镍基催化作用下重整模型如图所示(已知:*表示催化剂活性位点,CH2*表示活性亚甲基)。

    (1)、CO2CH4在镍基催化作用下发生重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判断反应焓变Δ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判断理由是
    (2)、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Rlnk=Ea/T+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活化能(Ea)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

    该反应的活化能Ea=kJ/mol。(用含有x1y1x2y2的式子表示)

    (3)、Ⅱ.已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i.CO2(g)+3H2(g)CH2OH(g)+H2O(g)ΔH=49.0kJ/mol

    ii.CO2(g)+H2(g)CO(g)+H2O(g)ΔH=+41.2kJ/mol

    为提高甲醇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两条)。

    (4)、若以CuO为催化剂,其活性温度范围通常为433~543K。向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按投料比为n(CO2)/n(H2)=1:3通入反应物,保持压强为1MPa , 若只发生反应i,其他条件相同,不同温度下。5分钟内,测得温度与甲醇的产率关系如图,实际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是

    (5)、543K时的压强平衡常数Kp=(MPa2)。(写出计算式)
上一页 506 507 508 509 5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