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起始投料比均为 , 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探究温度以及不同催化剂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测得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Ⅱ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 , Ⅲ中平均反应速率 C、对比Ⅰ、Ⅱ,说明反应温度相同,使用的催化剂效果Ⅱ优于Ⅰ D、对比Ⅰ、Ⅲ,说明加入催化剂,没有加快反应速率,但是提高了平衡转化率 -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 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逆反应 B、在图b中,虚线只可表示加入催化剂 C、图c可表示增大Z的浓度 D、图d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
3、借助盐酸与溶液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玻璃搅拌器量筒 B、为了保证完全被中和,采用稍过量的溶液 C、若用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计算所得反应热偏大 D、溶液混合后,直至温度长时间不再改变时,测量并记录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 , 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在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 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已知 , 则 D、已知中和热 , 则
-
5、草酸钴是作氧化钴和金网钴的原料,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 , 含少量、、、、、碳及有机物等)制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有机物可通过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转变成对应的气体除去;
①、均能与F生成沉淀;
②与化学性质相似,均为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
(1)、“550℃焙烧”的目的是。(2)、“钴浸出”过程中转化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净化除杂1”过程中,先在40~50℃加入 , 控制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 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净化除杂2”过程中生成滤渣2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在空气中焙烧生成和一种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
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Ⅰ.亚氯酸钠()都是漂白织物的漂白剂,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工业上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②常温下为气体。
(1)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 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时会生成 , 下列试剂中可将转化为是(填字母)。
a. b. c. d.
(2)反应1所得的母液中的含硫微粒只有 , 试写出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作(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Ⅱ.家用泡腾消毒片由、可溶性固体强酸及辅助剂(辅助剂不参与反应)混合制得,使用时只需将泡腾片放入水中,5~10分钟即可完全溶解,释放出气体。
(4)已知上述过程中生成物质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另一个产物为 , 请配平这个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泡腾片使用时需要加水,水作(填字母)。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7、
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与水反应会生成无色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淡黄色固体②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了此结论。

(3)请写出淡黄色固体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装置②中的试剂为。
A. 饱和溶液 B. 浓硫酸 C. 饱和溶液 D. 溶液 (5)装置③中试剂的作用是。
(6)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活塞 , 关闭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活塞 , 关闭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a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步骤(填“1”或“2”)。
(7)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进行解释):。
-
8、是一种黄绿色、能溶于水、具有氧化性的有毒气体。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 , 探究其氧化性和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称做。(3)、写出b装置中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d的作用是。 -
9、硝酸厂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 , 将烟气与混合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过程的实质为被H2还原 B、处理过程中,混合溶液中起催化作用 C、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时,过程Ⅱ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比为4∶1 -
10、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O2在上述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Na2O2的氧化性大于Na2FeO4 C、Na2FeO4处理水时,既能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 D、2个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个电子发生转移
-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与水混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变红
生成了碱性物质
C.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原溶液一定有
A、A B、B C、C D、D -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和盐酸反应: B、和次氯酸反应: 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 D、与水反应:
-
13、下列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A、
B、
C、
D、
-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透明溶液中:、、、 B、溶液中:、、、 C、溶液中:、、、 D、新制氯水中:、、、
-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钠
B.鉴别和


C.探究和的热稳定性
D.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
16、“类比”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类比”对物质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溶液显酸性,溶液也显酸性 B、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 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D、溶解度大于 , 的溶解度也大于
-
1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着火立即用干燥的沙土进行灭火 B、钠不能从四氯化钛水溶液中置换出钛 C、 ,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两者都是碱性化物 D、钠与水反应时能看到钠浮在水面上并四处游动
-
1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可作食品膨松剂 D、铁与氯气反应,不能用铁质容器运输液氯
-
19、下列有关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分别属于酸、碱、盐 B、是酸性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C、医用酒精、漂白粉、氨水是混合物 D、雾、蛋白质溶液、是胶体
-
20、《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墨块的制法:“焚木烧烟,凝质而为之”。“烟”指颗粒直径在之间的炭黑,将墨块在砚台中加水研磨即可得到墨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汁具有丁达尔效应 B、墨汁可透过滤纸也可透过半透膜 C、墨汁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粒径不同 D、炭黑的化学性质与石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