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高分子树脂X的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分子X中存在氢键 B、甲的结构简式为 C、①的反应中有水生成 D、高分子X水解可得到乙 -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硝基(—NO2)与46 g二氧化氮(NO2)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3NA B、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 NH4Cl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均小于0.5NA , 且前者更少 C、1 mol过氧化钠分别与足量CO2、S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 D、1L0.01 mol·L-1
溶液中,
和
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
-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图①实验能用于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图②实验可用于收集SO2并吸收多余的SO2 C、由图③实验可知增大气体总压强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D、利用图④实验可探究生铁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 -
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丙烯氰的键线式:
B、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24d5 C、H2O的结构式:H-O-H D、HClO的空间填充模型:
-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1mol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0.1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0.1NA
-
6、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
R1CHO+
②1mol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RNH2+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2)、D的化学名称是 ,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3)、G的结构简式为。(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构简式)。(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 , 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 , I的结构简式为。
-
7、某湿法炼锌的萃取余液中含有Na+、Zn2+、Fe2+、Mn2+、Co2+、Cd2+及30~60g/LH2SO4等,逐级回收有价值金属并制取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Co(OH)3
Cd(OH)2
Ksp
2.6×10−39
4.6×10−17
5.9×10−15
1.6×10−44
7.2×10−15
(1)、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常温下,测得某种萃取余液中硫酸的浓度为58.8g/L,则此溶液中c(H2SO4)=mol/L。(3)、在酸性条件下,加入Na2S2O8氧化时,Mn2+转化为MnO2除去,生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常温下,中和时,先调节pH约为1,加入适量的Na2S2O8氧化,在调节pH为4.0,“沉渣”的主要成分除MnO2外还有。若加入过量Na2S2O8 , 钴元素将会进入“沉渣”中,则水解后的溶液中c(Co3+)约为mol/L。(5)、“沉锌”时,在近中性条件下加入Na2CO3可得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H2O]固体,同时产生大量气体。产生大量气体的原因是。(6)、不同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Na2SO4晶体的物种如图所示。欲从含20%Na2SO4及微量杂质的“沉锌后液”中直接析出无水Na2SO4 , “操作a”为。 -
8、探究汽车尾气中NO的无害化处理,催化剂作用下在容积均为1L的两个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N2(g)+O2(g) △H1 , 有CO存在时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2。容器①充入0.1molNO,容器②0.1molNO和0.1molCO。相同时间,N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1<0,△H2<0 B、T1温度下,可以通过更换高效催化剂提高NO的转化率 C、T2温度下,反应2CO(g)+O2(g)⇌2CO2(g)的平衡常数K=1.024×105 D、T2温度下,在容器②中再充入0.01molNO和0.01molCO2 , 此时平衡不移动
-
9、利用电解可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 , 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源的负极 B、交换膜可采用质子交换膜 C、通电一段时间后甲区域的pH增大 D、装置①中存在:c(Na+)<c()+2c()
-
10、根据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酸性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产生黑色沉淀
酸性:
B
探究在水中的变化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在水中发生了电离
C
比较离子的氧化性
向含有KSCN的溶液中滴加酸化的溶液,溶液变红
氧化性:
D
探究浓硫酸的性质
将浓硫酸、氯化钠固体、混合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
11、下图为合成药物M工艺过程中的某一步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化合物甲分子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B、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生成物有化合物丙和乙酸 C、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丙均含有的官能团为氨基、羰基和羧基 D、化合物丙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中有化合物乙 -
12、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为: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常温下以0.10mol·L-1的HCl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碱MOH溶液并绘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应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从x点到z点的整个过程中,y点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x点处的溶液中满足:c(MOH)+c(OH-)<c(M+)+c(H+) D、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Kb(MOH)=9×10-7
-
13、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78℃时可直接升华为气体,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O2分子 C、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CO2分子 D、CO2中有C=O键,中心原子C是sp2杂化
-
14、铅丹()可用作防锈涂料,它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HClO分子数为 B、1L 12的浓盐酸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少于1.5 C、标准状况下,22.4L 中,含有H原子数目大于2 D、反应中消耗137g ,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
15、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配制银氨溶液
B.分离和固体
C.测定溶液的
D.滴定前装液排气泡
A、A B、B C、C D、D -
16、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 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4e-+4H+=2H2O C、FeSO4溶液中加入H2O2产生沉淀:2Fe2++H2O2+4H2O=2Fe(OH)3↓+4H+ D、向漂白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CO2+H2O=2HClO+
-
17、列化学用语或图示不正确的是A、甲醛和乙酸的实验式均为:CH2O B、羟基的电子式:
C、反-2-丁烯的分子的球棍模型:
D、H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
-
1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汽油和植物油都属于烃,所以汽油和植物油都可以燃烧 B、苯的密度小于 , 所以苯不能萃取出溴的溶液中的溴 C、锌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所以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D、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所以可用作食品的脱氧剂
-
19、由下列事实或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事实或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
草酸具有还原性
B
铅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两电极的质量均增加
电池发生了放电反应
C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 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
D
为基元反应,将盛有的密闭烧瓶浸入冷水,红棕色变浅
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A、A B、B C、C D、D -
20、常温下和的两种溶液中,分布系数δ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M表示的变化关系 B、若酸的初始浓度为 , 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 C、的电离常数 D、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