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用于治疗疼痛与发热的药物,其分子结构如图示。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8NO2 B、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1 mol对乙酰氨基酚最多能与1molNaOH发生反应
  • 2、岭南文化异彩纷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粤剧戏服丝绸面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广式月饼制作中所用植物油属于有机高分子 C、客家酿酒主要原料是糯米,其中所含淀粉可水解生成果糖 D、潮州木雕贴金工艺中的金箔由纯金打造,纯金比合金的硬度更大
  • 3、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B、手机芯片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空间站使用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 4、广东省博物院馆藏珍品中,材料所属类别与其他藏品不同的是

    A.信宜铜盉

    B.阳春孔雀石

    C.端石千金猴王砚

    D.明德化窑罗汉像

    A、A B、B C、C D、D
  • 5、科学家提出可在铜铝催化剂中用(CO、CO2加氢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有:

    反应I.CO2g+H2gCOg+H2Og   ΔH1   K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   K2

    反应Ⅲ.COg+2H2g)=CH3OHg   ΔH3   K3

    回答下列问题:

    (1)、ΔH3=(用含ΔH1ΔH2的代数式表示),K3=(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2)、往某密闭容器中充入0.2m ol CO2和0.6m ol H2 , 仅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2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气体的总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ΔH2(填“>”或“<”)0,判断的理由为

    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T1℃,b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用含p3的代数式表示)。

    (3)、CO、CO2分别与 H2反应生成CH4和H2O(g)的lgKp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时,a点:v(填“>”“<”或“=”)v

    ②T1℃时,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则CO2g+H2g=COg+H2OglgKp=

  • 6、用0.2000molL1NaOH标准液滴定 25.00 mL未知浓度的盐酸(含几滴酚酞)。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固体配制250mL0.2000molL1NaOH标准液时,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使用(填标号)。

    A.水槽

    B.容量瓶

    C.坩埚钳

    D.胶头滴管

    (2)、NaOH标准液装在(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该实验到达滴定终点的标志为
    (3)、该实验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微粒共有种。

    ②b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Cl)+c(OH)c(H+)=(填具体数字)。

    (4)、对下列过程进行误差分析,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来回答:

    ①在配制 NaOH标准液过程中,烧杯中 NaOH 溶液有部分溅出,则对盐酸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为

    ②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对盐酸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为

  • 7、某温度下,在5 L某密闭容器中发生M(g)、N(g)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时:

    ①该反应(填“达到”或“未达到”)平衡,判断的理由为

    a=(保留2位有效数字,下同),0~2min内,v(N)= molL1min1

    (3)、4m in时,往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0.3mol M(g)和0.3mol N(g),此时,正反应速率(填“>”“<”或“=”)逆反应速率,判断的理由为
  • 8、常温下,将0.2 mol/L氨水加水稀释至0.02 mol/L,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pH=-lgc(H+), lg2≈0.3, lg3≈0.5, lgMN=lgM+lgN;

    ②常温下, KbNH3H2O=1.8×105

    ③不考虑溶液稀释时温度的变化;

    ④常温下,H2OH++OH-且该反应达到平衡后,c(H+)∙c(OH-)=1.0×10-14

    (1)、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常温下,将 0.2 mol/L氨水加水稀释至 0.02 mol/L的过程中:

    ①n(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n(NH4+)c(NH4+)c(NH3H2O)

    ②0.2 mol/L氨水中,氨水的电离度约为(电离度=×100%)。

    (3)、常温下, 0.2 mol/L氨水的pH约为
  • 9、常温下,将1.0molL-1盐酸滴入20mL1.0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不考虑溶液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NH3H2O=NH4++H2O B、常温下,a点对应的溶液中, cH+cOH-=1.0×10-14 C、b点对应的溶液中, cNH4+=cCl- D、溶液的导电能力:c>b>a
  • 10、往20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 , 发生的反应为2CO2g2COg+O2g   ΔH>0 , 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平衡常数:Ka<Kb<Kc<Kd C、曲线Ⅲ代表CO2g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D、d点时,cO2=0.025molL1
  • 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

    2NO2(g)N2O4(g)   ΔH<0

    2H2O2(aq)=2H2O(l)+O2(g)

    A.验证温度对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B.验证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HCl(aq)+NaOH(aq)=NaCl(aq)+H2O(l)

    C.稳定性:C(s,石墨)<C(s,金刚石)

    D.测定中和反应时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 12、常温下,0.1mol/LNaOH溶液的pH约为
    A、10 B、11 C、12 D、13
  • 13、微型实验装置对于学习和研究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可节约成本,减少污染,操作方便,有的还可反复使用。已知反应:2NO2(g)N2O4(g)   ΔH=QkJmol1Q>0。常温下,注射器吸取了8mL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用橡皮塞封闭管头(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右拉活塞至16mL,平衡逆向移动 B、向左推活塞至4mL,最终颜色比开始时深 C、将该注射器置于热水中,颜色变深 D、该注射器再吸入5mL惰性气体,活塞移至13mL,化学平衡不移动
  • 14、硫铁矿烧渣的主要成分有Fe2O3Fe3O4FeO还含有少量的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eO、SiO2NaOH浊液FeO

    A、FeO与 SiO2 的分离方法如图所示 B、Fe2O3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 C、SiO2属于碱性氧化物 D、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
  • 15、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Xg , 发生反应:①XgYg ΔH>0;②YgZg ΔH>0 , 已知: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大于反应②,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 16、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合适的是

    选项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

    A

    金属钠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

    转移NaOH溶液时,碱液不慎沾到皮肤上

    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再涂上稀盐酸

    C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D

    稀释浓硫酸时,酸液不慎溅到皮肤上

    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再涂上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 17、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NO3H++NO3 B、NH4Cl=NH4++Cl C、H2CO3=2H++CO32 D、CH3COOHCH3++COOH
  • 18、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A、cCO2cH2cCH2OH B、cCO2cH2cCH3OHcH2O C、cCH3OHcCO2c3H2 D、cCH3OHcH2OcCO2c3H2
  • 19、下列物质之间的能量变化与如图所示能量变化不相符的是

    A、铝热反应 B、生石灰溶于水 C、BaOH28H2O和NH4Cl固体的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硝酸的反应
  • 20、某研究小组尝试用黄铁矿烧渣制取绿矾(FeSO47H2O),流程图如下。

    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Ksp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Fe(OH)3

    Fe(OH)2

    Al(OH)3

    1.0×1038

    8.0×1016

    1.0×1033

    依据题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烧渣时,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措施,其目的是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滤渣2的成分是
    (3)、工序a的名称为工序,填(还原或氧化)。
    (4)、若试剂a是一种硫的氧化物,则该物质为 , 写出工序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工序a后所得滤液中cFe2+=2.0mol/LcAl3+=1.0mol/L , 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流程中调节pH的范围为。(已知lg5=0.7)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