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利用Stobbe反应合成某药物中间体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产物已忽略):

    已知:+R3-CH2-COOR4+H2O(R1、R2为H或烃基)

    (1)、化合物Ⅲ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根据化合物I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和C2H5OH

    水解反应

    b

    溴水

    加成反应

    (3)、反应③可表示为:IV+CH3COCl→V+HCl+X,则X的结构简式为
    (4)、关于上述合成路线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化合物I、Ⅲ均易溶于水 B、反应①涉及π键的断裂与形成 C、可用银氨溶液鉴别化合物I与Ⅱ D、只有化合物IV和V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化合物VI的结构为。请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V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2个苯环;②官能团种类及个数均与VI相同;③核磁共振氢谱图有5组吸收峰。

    (6)、以、1,3-丁二烯和乙醇为主要有机原料,可以制得化合物I.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问题:

    a.第一步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b.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液—液萃取法从盐湖卤水(含高浓度Mg2+)中提取Li+引发关注热潮,其中使用最广泛的萃取剂是磷酸三丁酯(以L表示)。
    (1)、基态P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2)、在萃取过程中添加FeCl3能有效提高Li+的提取率。

    ①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Fe3+溶于卤水后可发生反应a:Fe3+(aq)+4Cl(aq)⇌FeCl4-(aq) ΔH

    已知:

    则反应a的ΔH=

    ③某小组为研究FeCl3用量(其它条件相同)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利用模拟卤水[c0(Li+)=0.05mol·L−1、c0(Mg2+)=3.5mol·L−1、c0(H+)=0.03mol·L−1]进行萃取,实验中V(o)=V(aq),结果如图1所示。

    已知:I.萃取时发生反应b:Fe3+(aq)+4Cl(aq)+Li+(aq)+xL(l)⇌[LiLx]+(o)+[FeCl4](o)。aq代表水层,o代表有机层。

    II.分配系数DM=cM(o)cM(aq) , 其中c[M(o)]、c[M(aq)]代表平衡浓度。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b达到平衡时,v(Fe3+)=4v(Cl)

    b.一定条件下,DLi越大,c[LiLx]+(o)越大,c[Li+(aq)]越小

    c.随n(FeLi)增大,Li+与Mg2+分离越不彻底

    d.若升温使反应b平衡左移,则DLi会增大

    ii.根据图1中数据,当n(FeLi)=1.2时,水层中剩余的c(Li+)为起始时的;DMg=。(均用分数表示)

    (3)、用10mL3mol·L−1盐酸对含锂有机层[c([Li(L)x]+)=0.060mol·L−1]进行反萃取,得到高浓度的LiCl水溶液。有机层体积对各离子反萃取率(SM%=cM(o)cM(o)cM(o)×100%)的影响如图2所示。

    反萃取时发生反应c:H+(aq)+[LiLx]+(o)⇌Li+(aq)+H+(o)+xL(l)。

    ①已知当V(o)=200mL时,SLi%=60%,计算此时DLi(写出计算过程)。

    ②结合反应b及图2的信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用蒸馏水作反萃取剂,有机层体积对SFe%的影响曲线

  • 3、贵金属元素钌(Ru)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一种利用某含钌废渣(主要成分为Ru,含Co、Cr、Si等物质)回收Ru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CrOH)3=1.0×1032KspCoOH)2=1.8×1015

    (1)、C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周期第族。
    (2)、含钌废渣“酸溶”前必须经过研磨粉碎,其目的是
    (3)、“转化”过程中C2H5OH变为CH3CHO,且溶液的pH明显增大,则该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钌多活性位点催化剂存在钌单原子、钌团簇、NiO三种活性位点,不同位点的催化特点不同。可用于催化水的多步碱性析氢反应。图1和图2为反应历程中微粒在不同位点相对能量的变化,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微粒用*标注。

    ①根据图1推测H2O的“吸附解离”主要发生在(填“钌单原子”“钌团簇”或“NiO”)位点上。

    ②结合图2说明吸附在NiO表面的H2更容易脱附的原因

    (5)、单质X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经处理后可循环至“蒸馏”工序,则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为
    (6)、常温下,酸溶滤液中含Cr3+和Co2+的浓度分别为0.01mol·L-1、1.8×10-3mol·L-1 , “沉铬”时需调节pH的范围为。[已知:当cMn+105mol·L1时,可认为Mn+已经沉淀完全]
    (7)、某种含钌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3.该晶胞中与Ba2+距离最近的离子是;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 , 则该晶胞的边长为p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4、

    1800年,科学家尼科尔森和卡莱尔最早完成电解水实验。兴趣小组模拟如下。

    (1)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并标定。

    ①用KHP()通过中和滴定标定上述溶液准确浓度,需选填的仪器序号是

    ②V1mL的NaOH溶液消耗c0mol/LKHP标准溶液V0mL,则c(NaOH)=mol/L。

    实验探究:取(1)中配制的NaOH溶液30.0mL滴加2滴指示剂后,用下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在恒定电压下通电20min,记录如下表

    序号

    指示剂

    主要现象

    I

    甲基橙

    b极附近溶液黄色变浅,U形管内其余位置溶液无明显变化

    酚酞溶液

    b极附近溶液红色褪去,U形管内其余位置溶液红色变浅

    (2)I中观察到b极附近溶液黄色变浅,兴趣小组认为是电解中b极附近溶液c(OH-)降低导致的。你认为该推论(选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

    (3)兴趣小组对Ⅱ中U形管内其余位置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实验过程中,c(OH-)降低,导致酚酞溶液不显色

    假设2   实验过程中,酚酞与NaOH反应,导致溶液红色褪去

    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步骤

    现象

    i.取少量U形管内浅红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后充分振荡

    溶液红色加深

    ii.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后静置20min。

    探究结论: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4)电解前期,两极收到气体的体积与通电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代表H2的曲线是(填代号);

    ②兴趣小组查阅文献后推理:开始电解时两极几乎没有收集到气体的原因是产生的气体分子被石墨电极吸附请根据电化学原理,设计实验证实该推理。

    限选材料:通电一段时间后的石墨电极a和b,NaOH溶液,电流表(可用ⓐ表示)、导线、烧杯。

    在答题卡相应方框内绘出实验装置图。能证实上述推理的实验现象是

  • 5、电渗析系统可从空气中大规模捕获CO2。以KOH溶液为基底溶液的CO2吸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a、b需接直流电源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B、M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D、理论上每分离得到1molCO2 , 电路中转移n(e-)≤2mol
  • 6、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P和Q发生反应:①P(g)+Q(g)= M(g);②M(g)N(g)。部分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t2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c(M)随t的变化曲线 B、反应的活化能:①>② C、0~t1内,v(N)=c1c2t1mol/(L·s) D、该条件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c2c3c3
  • 7、我国科研人员在Li-O2电池电解液中添加NBSF,能明显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NBSF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基态原子p轨道半充满,Y、W同族,Y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 , Z的氢化物可用于刻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XO3<H2WO3 B、第一电离能:Y>X>W C、构成NBSF的原子中,X的半径最小 D、XZ3WY32-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 8、氯碱工业的基本原理是:2NaCl+2H2O=2NaOH+Cl2↑+H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NaCl溶液中含有NA个Na+ B、2molNaOH固体中含有4NA个σ键 C、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H2 , 有2NA个Cl-被还原 D、每生成73g气体,转移2NA个电子
  • 9、下表中陈述I与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沸点:HF>HCl

    键能:H—F>H—Cl

    B

    NaHSO3溶液呈酸性

    Ka1(H2SO3)·Ka2(H2SO3)>Kw

    C

    工业合成氨需在高温下进行

    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

    D

    用甲醛与尿素合成脲醛树脂

    甲醛与尿素间发生加聚反应

    A、A B、B C、C D、D
  • 10、有关氯气的微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4。实验时滴入几滴浓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B、②处变蓝,说明元素非金属性:I>Cl C、③处颜色变浅,说明氧化性:Cl2>KMnO4 D、④处可吸收尾气Cl2 , 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替代
  • 11、十大广药之一化橘红的重要提取物芳樟醇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中除甲基碳外,其它都是sp2杂化 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 C、该分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该分子不存在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 12、部分含Na或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代表的物质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c代表的物质中,有与酸、碱均可反应的物质 C、加热煮沸e的稀溶液,一定能得到胶体 D、在e→d→f→g转化中,每一步都有颜色变化
  • 13、大约4000年前,埃及人采用硫燃烧的产物来漂白白布匹。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其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甲制取SO2 B、用乙验证SO2的还原性 C、用丙收集SO2 D、用丁处理实验室SO2尾气
  • 14、“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14C测定文物的年代

    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

    用小苏打作原料烘焙面包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

    C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D

    用ClO2作自来水消毒剂

    ClO2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 15、一种氮掺杂碳材料用于碱性溶液中电催化N2合成NH3 ,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常温常压下NH3产率达到3.4μmol·h-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发生氧化反应 B、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这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固氮技术 D、该条件下O2产率为3.4μmol·h-¹
  • 16、椰汁马蹄糕是广东名小食,主要原料有椰浆、马蹄粉和白砂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椰浆含有的椰子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马蹄粉是一种食用淀粉,与纤维素属于同分异构体 C、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在蒸制椰汁马蹄糕的过程中,只发生了蛋白质变性
  • 17、化学之美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绚丽的焰火与电子跃迁时产生的吸收光谱有关 B、水可形成晶莹剔透的晶体,可燃冰中存在氢键 C、手性分子互为镜像,能在三维空间里叠合 D、呈现规则多面体外形的金刚石为分子晶体
  • 18、“月背采壤”“六代机首飞”等彰显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六号智能月背采壤:采壤过程中月壤发生化学变化 B、首款600公斤推力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点火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第六代战机采用“智能皮肤”隐身技术:所用陶瓷基复合新材料属于合金 D、076型两栖攻击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柴油、天然气属于烃的衍生物
  • 19、“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开书画先河。下列颜料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从赤铁矿中提取的赭石

    B.由蓼蓝叶制成的花青

    C.由红蓝花制成的胭脂

    D.从海藤中提取的藤黄

    A、A B、B C、C D、D
  • 20、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如下: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 化合物Ⅳ的名称为
    (2)、化合物Ⅱ中的官能团名称是。化合物Ⅱ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其结构简式为(写一种)。
    (3)、根据化合物Ⅲ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物质

    反应类型

    a

    b

    取代反应

    (4)、关于上述合成路线图中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化合物I~V5种物质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平面 B、化合物I可表示为:I+a=Ⅱ+b , 则化合物b为乙酸 C、化合物Ⅱ的沸点比Ⅲ低,因为Ⅲ存在分子间氢键 D、化合物的转化中,存在CO原子杂化方式的转变
    (5)、以化合物Ⅱ为原料,用两步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制备 , 第一步试剂为极性分子(填分子式,下同),第二步试剂为非极性分子
    (6)、参考上述流程,用溴乙烷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聚合物涂料的单体,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CO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②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注明反应条件)。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