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量与足量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 转移电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C、20g重水()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D、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分子数目为
-
2、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铁环经发光二极管流向铜片 B、铜片作柠檬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可将柠檬换成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装置 -
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和总能量高于总能量 C、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D、若反应生成液态AB,放出的热量大于 -
4、下列物质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A、CaCl2 B、Na2O2 C、CH3OH D、C2H4
-
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与乙烯混合物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再滴加溶液,溶液变红,可证明原溶液含 D、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
)属于芳香烃,其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B、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C、乙醇分子中含有-OH,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D、食醋可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氨气
B.A处通入氯气,C处布条不褪色,推测B处可能盛放饱和NaCl溶液


C.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
D.除去CO2气体中的氯化氢杂质
A、A B、B C、C D、D -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C、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D、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⑥代表6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④⑤①②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①② C、③和④可形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⑥③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燥的氯气能使鲜花褪色 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学玻璃、集成电路和光导纤维 C、二氧化硫可用作蜜饯、干果等食品的添加剂 D、工业上可用铁或铝制容器来储运浓硫酸和浓硝酸
-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4和C8H18互为同系物 B、石墨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正戊烷和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互为同位素
-
12、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石英: B、重晶石: C、黄铁矿: D、熟石膏:
-
1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葡萄糖在体内氧化 B、油脂的水解 C、煤的干馏 D、石油的分馏
-
14、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与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 B、 C、 D、
-
1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3 B、盐酸 C、Si D、BaCl2
-
16、用浓硫酸稀释配制硫酸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
B、
C、
D、
-
17、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属于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
18、纯碱的化学式是A、 B、 C、 D、
-
19、乙醇酸钠(HOCH2COONa)又称羟基乙酸钠,它是一种有机原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8。羟基乙酸钠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实验室拟用氯乙酸(ClCH2COOH)和NaOH溶液制备少量羟基乙酸钠,此反应为剧烈的放热反应,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所示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32.3g氯乙酸、50mL水,搅拌。逐步加入40%NaOH溶液,在95℃继续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过程控制pH约为9至10之间。
步骤2:蒸出部分水至液面有薄膜,加少量热水,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15℃,过滤得粗产品。
步骤3:粗产品溶解于适量热水中,加活性炭脱色,分离掉活性炭。
步骤4:将去除活性炭后的溶液加入适量乙醇中,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羟基乙酸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2)、上图装置中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球形冷凝管与直形冷凝管相比,冷却面积更大,效果更好
B.球形冷凝管既可以作倾斜式蒸馏装置,也可用于垂直回流装置
C.在使用冷凝管进行蒸馏操作时,一般蒸馏物的沸点越高,蒸气越易冷凝
(3)、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逐步加入40%NaOH溶液的目的是 , 。(5)、步骤2中,三颈烧瓶中如果忘加磁转子该如何操作。(6)、步骤4中,将去除活性炭后的溶液加到适量乙醇中的目的。(7)、步骤4中,得到纯净羟基乙酸钠98.0g,则实验产率为(结果保留1位小数)。 -
20、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
)、苯胺(
),吡啶(
)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
已知如下信息:
①H2C=CH2

②
+RNH2
③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5)D的结构简式为。
(6)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