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F的电子式:
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
D、S2-的结构示意图:
-
2、下列玻璃仪器(夹持固定仪器省略)在相应实验中选用合理的是
A、测定溶液和盐酸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④⑤⑦ B、分离四氯化碳和氯化钠溶液:③⑥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①③④⑤ D、用已知浓度的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②⑦ -
3、市售的溴(纯度)中含有少量的和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制备高纯度的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等略),将市售的溴滴入盛有浓溶液的B中,水浴加热至不再有红棕色液体馏出。仪器C的名称为;溶液的作用为;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D中溶液转移至(填仪器名称)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得固体R。该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3)、利用图示相同装置,将R和固体混合均匀放入B中,D中加入冷的蒸馏水。由A向B中滴加适量浓 , 水浴加热蒸馏。然后将D中的液体分液、干燥、蒸馏,得到高纯度的溴。D中蒸馏水的作用为和。(4)、为保证溴的纯度,步骤(3)中固体的用量按理论所需量的计算,若固体R质量为m克(以计),则需称取(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5)、本实验所用钾盐试剂均经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其中趁热过滤的具体操作为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转移溶液时用 , 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
4、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甲: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
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冷水中;
丙:饱和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和甲中相同的现象原因为。(4)、向丙中加入电极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向电源极的方向移动(填“阴极”或“阳极”)。若要胶体发生聚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两条)(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该提纯方法的名称是。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
5、有三种物质 A、B、C,其中一种是碱,其余两种是盐。它们均可溶于水,电离只产生下表中的离子:
阳离子
Na+、H+、Ba2+
阴离子
OH—、、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气体X可以与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沉淀E可与B溶液反应;
②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名称是 , X(填“是”或“不是”)电解质。(2)、C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鉴别C溶液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方法。(3)、类别观和转化观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重要观念。写出以下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
②B溶液与C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离子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发生了类型的反应,使得反应的离子数目减少。
-
6、甘肃马家窖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其化学式为Cu2(OH)2CO3 , “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1)、CO2属于(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2)、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填字母)。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3)、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写出盐酸去除“铜绿”的化学方程式:。(4)、古代人们高温灼烧孔雀石[Cu(OH)2·CuCO3]和木炭的混合物得到一种紫红色的金属铜,其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离子反应(5)、现代工业以黄铜矿为原料,在炼铜的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有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2Cu2S+3O22Cu2O+2SO2
反应Ⅱ:Cu2S+2Cu2O6Cu+2SO2
①对于反应Ⅰ,Cu2S中的S的化合价是 , 已知固态Cu2S不能导电,那么(填“是”或“否”)电解质。
②列举铜单质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7、铁黄(FeOOH)是一种颜料,以某硫铁矿废渣(主要成分Fe2O3 , 含有少量的SiO2 , 其余成分不考虑)为原料,制取铁黄,以下是制取工艺流程。
注:铁黄不与水反应,SiO2不与水和H2SO4反应
(1)、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滤渣Ⅰ中的物质有(填化学式);(2)、过程Ⅱ的操作名称为;(3)、过程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Fe(OH)2+Na2SO4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①FeOOH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加热分解成Fe2O3 ,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温度不同时,生成的Fe2O3颜色如下表:
温度/℃
400
700
750
800
颜色
橘红
鲜红
鲜红
暗红
如果思考乐希希同学想获得鲜红色的Fe2O3 , 应把温度控制在。
(5)、FeS2中S的化合价是。 -
8、某班同学分组进行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实验,并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NaOH代替Ba(OH)2也能得到该曲线 B、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稀硫酸过量的原因 C、a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接近为0,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D、该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 BaSO4↓+H2O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B、溶于盐酸中: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D、中加入硝酸:
-
10、下列电离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 Na++HSO B、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HCO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2++2OH—= Cu(OH)2↓ D、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2H+= Mg2++H2O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B、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 C、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D、将少量碳酸钙粉末加入到稀盐酸中:
-
12、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是Fe、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图所示,则物质B为
A、Fe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溶液 -
1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所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
1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a2+、、Cl− B、K+、、OH−、Br− C、Fe2+、H+、、Cl− D、Na+、Mg2+、OH−、
-
15、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表示的是A、与足量稀盐酸 B、溶液与足量稀醋酸 C、溶液与足量稀硫酸 D、溶液与足量稀硝酸
-
16、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aCO3 B、Na2O C、蔗糖溶液 D、SO2
-
17、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熔融BaSO4 C、KOH溶液 D、盐酸
-
1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 B、淀粉溶液 C、石灰乳 D、CuSO4溶液
-
19、化学源自古代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器 B、酿造米酒 C、琢磨玉器 D、冶炼金属
-
20、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助力春耕春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增雨火箭弹使用的AgI所属的物质类别是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