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对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加压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C、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D、分离出 , 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NaCl溶液: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C、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解释下列事实所用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A、将充有的玻璃球浸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红棕色、无色): B、硫酸酸化的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 C、用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 D、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区减小:
-
4、已知几种常见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
弱酸
H2C2O4
H2S
H2CO3
HClO
电离常数
Ka1=5.4×10-2
Ka2=5.4×10-5
Ka1=1.3×10-7
Ka2=7.1×10-15
Ka1=4.4×10-7
Ka2=4.7×10-11
Ka=3.0×10-8
A、Na2C2O4 B、K2S C、NaClO D、K2CO3 -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使用氯化铵肥料会导致土壤酸化 B、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在船身上装有锌块,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 D、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是利用了平衡移动原理
-
6、苯并唑酮类化合物X常用于植物保护剂,结构如图。关于X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面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C、X与足量加成后所得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4个 D、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NaOH -
7、
I.含氯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如图是某学生制作的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玻璃管内是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通电数分钟。

(1)a是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2)利用此方法制得的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3)电解开始时,玻璃管中的(填“上”或“下”)部分溶液的颜色显红色,后来又褪色了。对于上述溶液褪色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和中和了 , 乙同学认为是氧化了酚酞。试设计实验探究甲、乙同学谁的观点正确:。
Ⅱ.已知:洁厕灵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盐酸。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的原因。

(4)将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试管内两种试纸的变化现象分别为、。
(5)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棉花团上溶液A的作用。
Ⅲ.同学们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市售84消毒液稀释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步骤2:将稀释后的溶液各分别加入a、b、c三个洁净的烧杯中;
步骤3:用溶液将a、b、c三个烧杯内溶液的分别调至10、7和4;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表。
烧杯
溶液
现象
a
10
后,红纸基本不褪色;4h后红纸褪色
b
7
后,红纸颜色变浅;4h后红纸褪色
c
4
后,红纸颜色比b烧杯中后的浅;4h后红纸褪色
已知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物质的量分数=某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含氯微粒的总物质的量)
(6)由实验现象可获得结论:溶液的在范围内,越大,红纸褪色(填“越快”或“越慢”),结合上图图象进行分析,原因是。
-
8、
Ⅰ.是新型水处理剂,能快速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且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制备。

已知:为暗紫色有光泽的粉末,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 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 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为制备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 , 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画出反应的双线桥 , C中过量的原因是。
(3)上述实验所需浓盐酸质量分数为 , 密度为 , 某同学欲用该浓盐酸配制浓度为的稀盐酸。
①经计算需要量取的浓盐酸。该配制实验所需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填代号)。

②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代号)。
A.量筒量取浓盐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B.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摇匀后,发现容量瓶内液面下降,但是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Ⅱ.聚合硫酸铁[](铁元素化合价为)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常用于净水,它的组成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测定:
步骤1:称取一定质量的聚合硫酸铁配成的溶液。
步骤2:准确量取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
步骤3:准确量取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灼烧至恒重,得到红棕色固体。
(4)该聚合硫酸铁组成中的值为(写出计算过程)。
-
9、今年双十一,经典老字号云南白药牙膏仍保持强劲的势头,实现连续十余年蝉联全网口腔行业第一。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摩擦剂是牙膏的主体原料,在牙膏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去除牙垢,减轻牙结石。(1)、牙膏中常见的摩擦剂有①碳酸钙、②磷酸氢钙、③焦磷酸钙、④二氧化硅、⑤氢氧化铝、⑥氢氧化镁,其中属于盐类的有。(填序号)(2)、牙膏中的摩擦剂氢氧化镁可以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来制备(见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方案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填字母)。
A.菱镁矿 B.空气 C. D. E. F.硫酸钙 G.氨气 H.氢氧化镁
②方案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3)、成人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通过下图实验装置测定云南白药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牙膏的其他成分与盐酸不反应)。
①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无装置甲,则会使得碳酸钙质量分数测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若称取的牙膏样品为 , 丙装置中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 ,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④若不测定丙装置中沉淀的质量,而通过测定丙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使得碳酸钙质量分数测定值偏高,原因是。
-
10、观察下图分离提纯的常见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①分离互溶的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的液体混合物。
②除去溶液中的。
③获得溶液中的晶体。
(2)、溴水中提取溴单质的方法如下:①萃取分液:下列可作为溴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萃取剂是。
A.酒精 B.苯
若用①中所选萃取剂,分液时水层应由分液漏斗的端口放出(填“上”或“下”)。
②蒸馏:装置③中冷凝水应该从口进(填“a”或“b”)。
③已知溴的沸点是58.7℃,四氯化碳的沸点是76.8℃,若用蒸馏法分离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锥形瓶中先收集到的物质的名称是。
(3)、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钾杂质的硝酸钾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操作Ⅱ为 , 。若要进一步提高固体的纯度,可以进一步进行操作。
(4)、简述如何检验提纯的硝酸钾晶体中是否含氯化钾:。 -
11、现有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粗盐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其中的、和 ,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20℃时,的溶解度为水,的溶解度为水。
A、若取粗盐溶液进行实验,不考虑实验损耗,最终获得的的质量为 B、试剂a、试剂b分别为溶液、溶液 C、从成本和除杂效果考虑,工业生产中常用溶液代替溶液 D、滤渣c的主要成分为泥沙和、、和 -
12、碳捕集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种途径,下图所示可捕获和转化 , 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反应①完成之后通入 , 反应过程中在催化剂上有积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需添加CaO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②过程中可能有反应发生 -
13、已知X、Y、Z三种元素,X是质子数最少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Z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Z形成的化合物中X的化合价是+1价 B、Y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 C、常温下为液态 D、X、Y、Z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强腐蚀性
-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新制氯水滴入碳酸氢钠溶液
溶液中冒气泡
次氯酸显酸性
B
把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液,从上口倒出有机层
有机层呈现紫红色
能萃取碘,且密度比水大
C
取浓度约为的双氧水盛放于试管中,观察现象,然后再把试管置于75℃热水浴中
气泡产生速率变快
升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用玻璃棒蘸取样品,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焰色呈黄色
检验样品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A、A B、B C、C D、D -
15、用数字化的实验技术分析氯水在光照过程中微粒成分的变化,关系图不合理的是
A
B
C
D




氯水pH随t变化
Cl-浓度随t变化
O2体积分数随t变化
HClO浓度随t变化
A、A B、B C、C D、D -
16、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气体通过无水 , 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向某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管口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则该盐不是铵盐 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有
-
17、下列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溶液 D、的溶液
-
18、1956年,科学家已在实验室中制得了。由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及其同事在2002年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B、相同质量的和原子个数比为4:3 C、同温同压下,和的密度之比为3:4 D、与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
19、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胶体 B、灼烧石灰石 C、配制一定浓度稀硫酸 D、测新制氯水的值 -
20、如图是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其中,有机物外壳由葡萄糖、酒精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组成,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葡萄糖、酒精属于非电解质 C、该“运输车”中铁元素的价态为价 D、、都属于碱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