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溶液 D、的溶液
-
2、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试剂瓶上应贴有
标识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D、不慎将腐蚀性的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溶液冲洗
-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和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数之比为11:16 ②质量之比为16:11 ③密度之比为11:16 ④物质的量之比为1:1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4、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A、 B、 C、 D、
-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作食用碱 B、过氧化钠:供氧剂 C、四氧化三铁:红色油漆调色 D、硫酸亚铁:食品抗氧化剂
-
6、下列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依次为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
7、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 B、稀硫酸 C、饱和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
8、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A、
泥三角
B、
容量瓶
C、
镊子
D、
坩埚
-
9、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B、 C、CaO D、
-
10、铁及其化合物应用非常广泛。(1)、向溶液中滴加碱性溶液,(B元素的化合价为+3)与反应生成纳米铁粉、和。该反应中是唯一氧化剂,且(表示物质的量),则生成的纳米铁粉与的质量比为。(2)、纳米铁粉与废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①a、b的值依次为。
②若废水中偏大,将会导致的去除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
(3)、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器I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②含CO和各20.16L(标准状况)的混合气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
-
11、常用做食盐补碘剂。工业生产的流程如下:
(1)、用固体配制溶液。①计算需准确称取固体的质量为。
②用已经准确称取固体配制溶液时,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③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填写字母)。
a.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配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2)、“反应”时化学方程式为。①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写出NaOH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生产中将转化为的另一种反应物的化学式:。(4)、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准确称取1.000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加淀粉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测定,恰好反应时,共消耗标准溶液27.00mL。计算产品的纯度为(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
12、普通立德粉()常用作颜料。以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ZnO,还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立德粉的过程如下:(1)、酸浸。向粗氧化锌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所加稀硫酸不宜过量太多,原因是。
②中与的数目之比为。
③检验酸浸后的溶液中含有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2)、氧化。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为检验已被完全氧化,某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该设计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3)、除杂。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完全转化为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Zn粉。①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加入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的成分是。
(4)、制备。向溶液中加入适量BaS,生成沉淀。此时溶液中含有的主要溶质是(写化学式)。 -
1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1)、五氧化二钒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微溶于水,制取流程如下:

①溶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完成指定转化。试剂:、、溶液、、溶液、
①的化学方程式:。
②的离子方程式:。
(3)、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①已知是反应物,则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②可用作“脱氯剂”,和反应的产物是、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14、溶液X中可能含有Fe2+、Ba2+、K+、SO42-、Cl-、CO32-中的某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1: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过滤;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
步骤3:向步骤2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所得白色沉淀为Fe(OH)3 B、溶液X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Fe2+、SO42-、Cl- C、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CO32- D、溶液X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K+、Cl-、CO32- -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为NaOH溶液
B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钠盐是
C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支持燃烧
D
将装有新制氯水的圆底烧瓶光照一段时间,烧瓶底部出现气泡
逸出的气体为
A、A B、B C、C D、D -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钙投入水中: B、铁粉与稀反应: C、溶液与稀反应: D、用盐酸除去水垢中的:
-
17、下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常温常压下,含有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C、5.6gFe与足量氯气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D、3.2g由、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18、阅读资料,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以NaCl为原料可制得、、、、等,将NaCl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分散系,用一束强光照射,可看到明显的光路。是一种高效的水污染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完成问题:(1)、下列有关NaCl分散在乙醇中形成的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是电解质 B、该分散系是一种胶体 C、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D、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还原反应 B、表现出酸性和氧化性 C、作氧化剂 D、每生成有2mol电子转移(3)、下列关于和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 B、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 C、两者的饱和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红 D、用上图装置可比较两者的热稳定性 -
1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水溶液 C、 D、水溶液
-
20、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新制氯水中:、、、 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 D、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