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如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关系图(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已知a为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c、d分别都可以形成有18个电子的分子甲和乙,甲分子的电子式 , 乙分子类型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2)、b元素的一种单质丙可与g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丁的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一次性取样分别检验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按照最简单的操作顺序写出所用试剂的名称。(3)、f元素的单质可与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f元素的两种盐溶液也可以反应得到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二)过渡金属在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原子序数21~30的元素中,基态电子排布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 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5)、铁单质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该晶体的密度是ρg•cm-3 , 则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c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6)、铁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Fe[(Htrz)3](ClO4)2 , 其中Htrz为1,2,4—三氮唑( )
。①配合物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②
分子中含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③1摩尔1,2,4—三氮唑最多能与molH+结合。
-
2、高纯MnCO3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 , 还含有Fe2O3、CaCO3、CuO等杂质)制取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还原焙烧主反应为2MnO2+C2MnO+CO2↑。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pH
1.5
6.5
4.2
8.1
沉淀完全pH
3.7
9.7
7.4
10.1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混合物应放在中加热;步骤C中的滤渣为。(2)、步骤D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步骤E中调节pH的范围为 , 其目的是。(4)、步骤G,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原因是 , 若Mn2+恰好沉淀完全时测得溶液中的浓度为2.2×10-6mol/L,则Ksp(MnCO3)=。(5)、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6)、现用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锰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称取3.300g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产品中MnCO3完全转化为[Mn(PO4)2]3-(其中完全转化为);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发生反应+=N2↑+2H2O以除去;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60.00mL0.500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PO4)2]3-+Fe2+=Mn2++Fe3++2;用5.00mL0.500mol·L-1酸性K2Cr2O7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Fe2+。①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②试样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元素标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原子半径
(10-10m)
1.52
2.27
0.74
1.43
0.77
1.10
0.99
1.86
0.75
0.71
最高价态
+1
+1
—
+3
+4
+5
+7
+1
+5
—
最低价态
—
—
-2
—
-4
-3
-1
—
-3
-1
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 m,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⑧ B、由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PCl5和CCl4 C、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ⅤI族 D、若物质Na2R3是一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则其化合物的电子式
-
4、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 NaOH 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处溶液中的阳离子为:H+、Fe2+、Fe3+、Al3+ B、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C、合金中,n(Al)=0.008mol 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
5、向500含、、的溶液中缓慢通入L(标准状况),测得溶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与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时反应为 C、原溶液中 D、时总反应为 -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CuO中: B、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 D、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
-
7、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
8、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3℃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 -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K+、SO42-、Cl- B、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H+、Fe2+、SO42-、Cl- C、c(H+)/c(OH-)=1×10-10的溶液中:NH4+、K+、Ca2+、Cl- D、水电离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K+、HCO3-、Cl-
-
10、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煮沸的NaOH溶液中可制得Fe(OH)3胶体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粒子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D、“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
11、已知氯气和溶液在一温度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方程式为: , 。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和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个数比为3:1,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A、21:5 B、1:2 C、3:1 D、2:1
-
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
酸
盐
A
B
C
D
CO
A、A B、B C、C D、D -
13、硫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备铁、硫酸,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1 C、+1 D、+2
-
14、下列属于电离方程式且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H2O⇌H2CO3+OH- B、H2CO3⇌2H++ C、CH3COOH+OH-⇌CH3COO-+H2O D、CH3COOH⇌CH3COO-+H+
-
15、为确定某一铁铜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一份质量为铁铜样品,逐渐加入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硝酸,每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已换成标准状况,假设生成的全部逸出),并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各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
稀硝酸体积
0
80
160
240
320
400
体积
0
0.896
1.792
2.688
3.584
4.48
剩余固体质量
12.24
8.88
5.52
1.92
0
0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回答:
(1)、上述实验当加入稀硝酸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6、加热条件下,硅单质和反应生成是粗硅提纯的重要步骤,某小组欲用以下装置完成上述转化(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的沸点为33.0℃,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沸点为76.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浓硫酸体现出的性质是。(2)、g管的作用是。(3)、从装置所得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得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4)、以上各个装置的组装顺序为(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5)、在潮湿的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无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8种短周期元素(用英文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1)、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元素x、y可形成含10电子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为 , 元素d、f、h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写离子符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单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碳酸盐 B、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C、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两份等质量的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同条件下)(4)、元素的非金属性:dg(用<、=、>来表示),判断依据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18、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 , 现有如下转化关系制备有关物质。

已知:沉淀D的摩尔质量为 , 只含2种元素。忽略黄铜矿中其它杂质成分。请回答:
(1)、被足量氨水充分吸收后,再通入足量空气可得到一种氮肥 , 请写出的化学式:。(2)、判断溶液B中溶质为。(3)、试写出生成沉淀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请设计实验检验溶液C中的阳离子。 -
19、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2)、写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3)、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4)、光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其结构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试写出其结构式。
-
2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
蓝色
氧化性:
B
将铜丝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气体具有漂白性
C
将NaOH浓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加热
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某溶液中有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X进行焰色试验
火焰呈黄色
溶液X的溶质为钠盐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