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图2: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的反应速率 C、图3:验证对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4:使用简易量热计进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
2、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水电离出的mol·L-1溶液:、、、 B、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 C、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D、某无色透明澄清的溶液:、、、
-
3、下列事实可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在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与 , 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容积以增大压强,混合物颜色加深 B、制取乙酸乙酯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加入过量的乙醇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C、将肝脏研磨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加热后气泡产生速率减慢 D、工业上选择在500℃而不是常温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温度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也一定能破坏化学平衡 B、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一定移动 C、对于吸热反应,增大平衡常数K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KCl固体,平衡不移动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 , 则△H1>△H2
-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的醋酸溶液中,所含的数目等于 B、常温下,1L的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C、向1L0.1mol/L溶液中通氨气至中性,数目为 D、0.1mol和0.1mo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小于
-
7、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移向铜电极 B、乙中正极反应式为: C、丙中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 -
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0.6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只有两种氧化物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Z>Y>X D、元素X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
9、实验室利用固体和固体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存在离子键和极性键 B、此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断裂,也有离子键和极性键形成 C、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1.5mol D、的热稳定性比NH3强,是由于H2O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
10、下列针对有机物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A、乙醇(水)加新制的生石灰,过滤 B、乙烷(乙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 C、乙醇(丙烯)酸性溶液洗气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11、硫酸铵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2:3 C、1:1 D、4:3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位素 B、碳纳米管和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与一定互为同系物 D、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
13、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达式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C、石膏的化学式: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4、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蔗糖 B、冰醋酸 C、氨水 D、氯化钠
-
15、下列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A、 B、 C、 D、
-
16、1,3-丁二烯(X)与发生两种加成反应:1,2-加成和1,4-加成,均为放热反应,其中,1,2-加成产物用Y表示,1,4-加成产物用Z表示。40℃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 , 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加成产物比1,4-加成产物稳定 B、达平衡时,升高温度,产物中1,4-加成产物含量降低 C、1,2-加成产物转化为1,4-加成产物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40℃时,生成1,2-加成产物的活化能大于生成1,4-加成产物的活化能 -
17、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高,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为正极 B、将由电极区向电极区移动 C、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消耗时,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 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铜器在弱酸性环境中表面生成铜绿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如上图装置,一段时间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铁被保护 C、如上图装置,开始一段时间内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几乎未发生变化,说明镀锌铁皮未发生腐蚀 D、采油平台的钢铁构筑物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叫外加电流保护法 -
19、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紫色的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
KI溶液、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的解释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实验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 B、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HCO+HClO=ClO-+CO2↑+H2O C、实验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Cl-:Cl-+Ag+=AgCl↓ D、实验④说明水合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Cl2+2I-=2Cl-+I2 -
20、利用木质纤维素、CO2合成聚碳酸对二甲苯酚的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写出其中一种官能团的名称。(2)、对化合物Ⅱ,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
反应试剂
反应产物
反应类型
①

②
H2
(3)、化合物Ⅲ到化合物Ⅳ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molⅢ与1mol化合物a反应得到1mol Ⅳ。则化合物a的名称为。(4)、已知化合物V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写出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5)、关于Ⅶ生成Ⅷ的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A、反应过程中,有H-O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C=O双键和C-O单键形成 C、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D、CO2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π键(6)、参考Ⅶ生成Ⅷ的反应,以丙烯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②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