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质量为m的箱子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箱子内侧的两壁间距为l , 另一质量也为m且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箱子中央以v0=2gl的速度开始运动(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箱壁共发生5次完全弹性碰撞。则物体与箱底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是(  )

    A、14<μ<27 B、29<μ<14 C、113<μ<111 D、111<μ<19
  • 2、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R=1m的四分之一竖直光滑圆弧轨道AB和长度可调的水平直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圆弧上某确定位置处静止释放,到达圆弧最低点B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FN=2.6N。小球经过BC段所受的摩擦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P、C两点间的高度差h=5.0mBC长度为1.75m。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落点P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若BC的长度可以调节,其它条件不变,为使落点P与B点的处水平距离最大,求BC段的长度应该调节为多少?
  • 3、某学校食堂要将学生的餐盘送到洗碗池中,设计的图纸可以简化为下图。倾斜滑轨长度为4m , 与水平面成24°角,轨道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衔接。传送带长度为L=4m , 餐盘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 将餐盘从轨道顶端A无初速度的释放。解答下列问题。餐盘可视为质点(取cos24°=0.9sin24°=0.4 , 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传送带静上不动,餐盘滑到传送带上的开始阶段加速度为多少?
    (2)、若传送带静止不动,要是餐盘滑到传送带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倾斜轨道与餐盘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多少?
    (3)、若已知餐盘与倾斜轨道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19。餐盘洗好后,无初速度的放在传送带的C点。若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任意调节,问能否使餐盘重新回到倾斜轨道的A点?请说明详细的理由。
  • 4、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两根轻绳把灯笼甲和灯笼乙连接起来,并悬挂在屋檐的O点。起风时,若灯笼甲、乙受到相等且恒定的水平风力而保持静止,此时轻绳OA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60 , 简化的情景如图2所示。已知灯笼乙的质量为m , 求:

    (1)轻绳BC对灯笼乙的拉力大小FT

    (2)灯笼乙受到水平风力的大小F

    (3)灯笼甲的质量M

  • 5、某同学做“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情况如图所示,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一定长度,第二次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该橡皮筋,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橡皮筋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F1F2的合力 B、F1F2的大小之和等于F C、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1的大小,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1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2)、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两条细绳尽可能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尽可能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尽可能近一些 D、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的摩擦力尽可能小一些
  • 6、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1)、右图中(填“甲”或者“乙”)叫做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用图丙装置来“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发现用的打点计时器与上题图中的图乙相同的,则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A、刻度尺 B、学生电源 C、天平 D、秒表
    (3)、图丙装置也可以用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需要将长木板一端适度垫高以补偿小车所受的阻力,他的这个操作目的是为了_____
    A、使悬挂物的重力近似等于细线所受的拉力 B、使悬挂物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 C、使细线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
    (4)、下面是小倪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选择的一条纸带,每个真实的打点为计数点。根据刻度尺的示数,可以求出打2这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根据求得的加速度数值,发现实验误差会比较大。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7、质量为M=2.5kg的一只长方体形状的铁箱在水平恒定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0。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恰好不能沿后壁滑下来(如图所示),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运动途中使拉力F1减小到120N , 经过一段时间,木块落至箱底后且不反弹,某时刻当箱的速度为v=6m/s时撤去拉力,经1s时间木块从铁箱的左侧到达铁箱的右侧。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块可以看着质点,g取10m/s2(  )

    A、拉力F1=132.5N B、拉力F1=135N C、木箱的长度为1.5m D、木箱的长度为1.0m
  • 8、物理课上,某同学手里握住力传感器,传感器下面竖直挂着一个钩码,做先“下蹲”后“起立”的动作,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的时间内该同学完成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下蹲”时候砝码重力比“起立”时候小 C、该同学下蹲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出现在t1时刻 D、实验过程该同学重心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
  • 9、如下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皮带传动后无打滑现象。已知A、B是轮子边缘的点,C是大轮子上点。已知正常稳定转动时,小轮子的转速是大轮子的三倍,则A、C两质点的各物理量之比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A、B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A、C两质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1 D、A、C两质点的转速之比为1:3
  • 10、将一小球水平抛出,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摄,频闪仪每隔0.05s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时,小球在抛出瞬间频闪仪恰好闪光,拍摄的照片编辑后如图所示。图中的第一个小球为抛出瞬间的影像,每相邻两个球之间被删去了3个影像,所标出的两个线段的长度S1S2之比为3:7。(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则(  )

    A、S1段的过程与S2段的过程小球的速度变化大小不相同 B、S1段的过程与S2段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化方向不相同 C、在抛出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5m/s D、在抛出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15m/s
  • 11、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s缴费后,再加速至15m/s小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 , 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如果不设收费站,汽车将能更快通行。(不计汽车的长度)(  )

    A、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28s B、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23s C、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不设收费站通行多花11s时间 D、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不设收费站通行多花8s时间
  • 12、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竖直上下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所示。把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下端悬吊0.9N重物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木板上刻度为B的位置,下端悬吊1.0N重物静止时指针指向D的位置,以后该重物就固定弹簧上,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加速度的示数单位用m/s2表示,方向向上为正、向下为负。(g取10m/s2)由此可以知道(  )

    A、B位置应该标注的加速度为0 B、F位置应该标注的加速度为0.5m/s2 C、该测量仪的精确度为0.1m/s2 D、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该测量仪的精确度越高
  • 13、甲乙两位溜冰爱好者在一条直线上溜冰的速度—时间图像,由此可以判断(  )

    A、计时开始时,甲、乙的位置相距2m B、2s末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C、2s末甲、乙加速度相同 D、从计时起的8s内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相同
  • 14、一个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2m/s2。某时刻速度为1m/s , 则之后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2:3 B、1:4:9 C、3:5:7 D、1:3:5
  • 15、如图所示,某人坐地铁时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上端用电工胶布临时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某段水平直线行驶运动过程中,细绳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并保持了一段时间,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情景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则可以根据照片信息(  )

    A、判断地铁的运动方向 B、判断地铁一定在加速 C、估算地铁的速度大小 D、估算地铁的加速度大小
  • 16、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需要的力为1N C、胡克通过实验得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成正比 D、开普勒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96km”“35km”“9km”指的是指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指针指示的“90”指90米/秒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三个方案所示位移相同
  • 18、下列哪个选项的物理量是标量,且单位是国际制单位的是(  )
    A、位移m B、周期h C、力N D、质量kg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均为R,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R2 ,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为d,质量为m的小液滴恰好能静止在两板的正中间。(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求:

    (1)流过电源的电流大小;

    (2)两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3)小液滴带何种电荷,带电量为多少。

  • 20、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图所示,1982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制成了能把2.2g的弹体(包括金属杆EF的质量)加速到10km/s的电磁炮(常规炮弹的速度约为2km/s),若轨道宽2m,长为100m,通以恒定电流10A,则轨道间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大?磁场力的最大功率为多大?(不计轨道摩擦)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