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A、B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置于水平粗糙的地面上,A、B相距L=7m , 质量mA=mB=2kg , 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 , 在B的右侧,水平地面与一段足够长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圆弧轨道的半径R=40mt=0时刻给物块A一水平向右的大小F=8N的拉力,一段时间后撤去F , 又经过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ΔE=2J。取g=10m/s2,π=3.14,求:

    (1)、拉力F作用的距离以及物块沿圆弧面上滑的高度;
    (2)、从t=0时刻到两物块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中,A、B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
    (3)、从t=0时刻到物块停止运动所用的总时间。
  • 2、如图所示的装置由内壁光滑且导热性能良好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汽缸内的理想气体被活塞A、B分成Ⅰ、Ⅱ两部分,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A=10cm2SB=5cm2 , 活塞A、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2.5kg , 厚度均忽略不计。汽缸底部通过阀门与气泵相连,每次可往容器中充入压强为p0 , 体积V0=25cm3的空气,充气过程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活塞AB到汽缸连接处的距离分别为d2d , 活塞A距离汽缸上端开口处以及活塞B距离汽缸底端的距离均为2d。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0=1×105Pa,d=10cm , 活塞密封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不计与阀门相连的软管的体积,取g=10m/s2

    (1)、求充气前Ⅱ部分气体的压强;
    (2)、充气多少次,可使活塞B恰好运动至汽缸连接处?求此时活塞A、B之间的距离。
  • 3、车载气垫床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现有一气垫床,充气前气垫床内有部分气体,使用充气筒往内部充气。充好气后,气垫床内气体体积为8V , 压强为5p0 , 此充气过程中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T0并保持不变,充气床垫导热性能良好,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1)、该气垫床充气前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0 , 体积为V , 充气筒每次充入压强为p0 , 体积为V12的气体,要充好床垫,求充气筒需要打气的次数;
    (2)、若夜间环境的热力学温度降为2730T0 , 气垫床体积减小到充好气后的78 , 这时发现有一个地方开始漏气,快速堵上之后,体积比刚漏气时缩小了17 , 压强变为漏气前的56 , 求漏出气体的质量和原来质量之比。
  • 4、水平放置的中空玻璃柱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内、外圆半径分别为R2R , 圆心均为O。一细束单色光在横截面所在平面内从P点由各个方向射入玻璃柱。已知玻璃柱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2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有折射时不考虑光的反射,sin49=34

    (1)、求该单色光在内圆上的透光弧长;
    (2)、若该单色光不经过中空部分,求光从射入玻璃柱到下一次射到外表面的最长时间。
  • 5、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一透明直角三棱柱的竖直截面,C=30°,B=90°,AC边长为L,D点是AC边上一点,AD=3CD。一束与底边BC平行的单色光从D点进入三棱柱,折射光线恰好能射到BC中点,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求:

    (1)、透明直角三棱柱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2)、该单色光从D点入射到第一次出射在透明直角三棱柱中的传播时间。
  • 6、某学习小组要测量一个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除该电源外还准备的器材有:一个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Ω),一个量程为“0~200mA”内阻是10Ω的电流表A,一个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R0 , 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1)同学们利用欧姆表来核实电流表A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已知它们的阻值都是准确的,当欧姆表两表笔与电阻R0相连时,欧姆表指针恰好偏转到满刻度的45 , 当欧姆表两表笔与电流表A相连时,欧姆表指针将偏转到满刻度的(用分数表示),连接时要注意红表笔要与电流表的(填“正”或“负”)接线柱相连。

    (2)由于电流表A的量程较小,考虑到安全因素,同学们利用定值电阻R0将该电流表进行改装,改装后的量程为

    (3)设计的测量电路如下图所示。若实验中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流表的示数I,并计算出1I , 得到多组数据后描点作出R-1I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7、某兴趣小组用光电门、计时器和直尺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a)是其实验装置,其操作方法是:让直尺下端刚好处于光电门处并由静止释放,光电计时器记录直尺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直尺运动过程中尺身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图(b)是量程分别为0~15.0cm的钢尺和0~20.0cm的塑料尺。

    (1)为了较准确测出重力加速度,应选择(选填“钢尺”或“塑料尺”)完成该实验。

    (2)小组通过5次实验,测得直尺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如下表。第4次实验操作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直尺下端开始遮光时具有(选填“加速度”“初速度”或“重力”)

    次数

    1

    2

    3

    4

    5

    时间/s

    0.184

    0.186

    0.185

    0.150

    0.186

    (3)剔除第4组数据,从表格其他数据算出时间的平均值是0.185s,并利用选定的直尺的量程L代入g=2Lt2 , 得g8.77m/s2 , 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差距较大,上述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是

    (4)根据实验数据,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g=。(结果保留2位小数)

  • 8、某实验小组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小钢球的直径d、摆长l、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直径dmm。

                

    (3)如图乙所示,某同学测量数据作出lT2图线,根据图线可知该同学认为摆长l。(填正确答案标号)

    A.摆线的长度             B.摆线的长度与小球半径之和             C.摆线的长度与小球直径之和

    (4)请根据图乙表示出重力加速度g=。(用abπ表示)

    (5)如果根据图像测得的g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B.结束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C.实验时误将51次全振动时间记为50次全振动时间

  • 9、如图所示为一个倾角为θ , 足够长、宽度大于L的绝缘斜面,垂直于斜面两边的虚线MN的上方存在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个边长为L、质量为m的单匝正方形导体框abcdab边恰好与MN重合,t=0时刻导体框以速度大小为v0沿斜面向上进入磁场区域,一段时间后,导体框的cd边第一次与MN重合,此时导体框的速度大小为v02 , 最后导体框的cd边向下到达MN时,导体框恰好匀速滑出磁场。已知导体框电阻为R , 斜面对导体框的摩擦力大小恒定不变为Ff , 运动过程中,导体框的ab边始终与MN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框ab边刚进入磁场时,其加速度大小为gsinθ+Ffm+B2L2v0mR B、导体框进入磁场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mRv02B2L32Rmgsinθ+Ff C、导体框向上进入磁场和向下穿出磁场两个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相同 D、导体框从进入到穿出磁场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为3mv028
  • 10、如图甲所示,足够长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 , 导轨间距L=1m , 其下端连接一个阻值R=1Ω的定值电阻,两导轨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T。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对应过程的xt图像如图乙所示,0~6s内为曲线、6s后为直线。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和导体棒、导轨电阻,取g=10m/s2,sin37°=0.6,cos37°=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时,导体棒的速度大小为1.2m/s B、导体棒的质量为2.4kg C、0~8s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16.32C D、0~6s内,系统产生的焦耳热为24.192J
  • 11、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M变化至状态Q , 某同学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变化过程MN1QMN2Q , 两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MN1Q和过程MN2Q气体内能的变化量相同 B、气体经过过程MN1Q比经过过程MN2Q吸收的热量少 C、过程MN1Q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过程MN2Q气体对外做的功 D、气体在状态M比状态N2单位时间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多
  • 1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照abcda的顺序完成一个循环,在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直不变 B、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对外放出400J的热量 C、整个循环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D、整个循环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300J
  • 13、在空间坐标系Oxyz中,平衡位置位于O点的波源沿z轴(图中未画出)做简谐运动,t=0时刻形成的实际波面图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谷,虚线表示波峰,此时波源位于波谷处,质点b首次位于波峰。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T=0.3s , 质点abc的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2.8m,0,0)(3.6m,00)(3.6m,3.6m,0) , 以垂直于纸面向外为z轴的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沿z轴负方向起振 B、t=0时刻,a的加速度沿z轴正方向 C、t=0.5s时,平衡位置位于(4m,0,0)处的质点第二次位于波谷 D、t=0.15s时,质点c沿z轴负方向振动
  • 14、平衡位置位于O点的波源t=0时刻沿y轴起振,形成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2.0s时在区间0x3.6m内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波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位置位于x=3.6m处的质点沿y轴正方向起振 B、该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4.8m C、该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大小为30m/s D、0~2.0s内,x=2.4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0.5m
  • 15、第24届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跳台滑雪是冬奥会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北京跳台滑雪赛道“雪如意”如图甲所示,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跳台滑雪赛道由助滑道AB,着陆坡BC,减速停止区CD三部分组成,B点处对应圆弧半径为R=50m。比赛中质量m=50kg的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下滑,运动到B点后水平飞出,落在着陆坡的C点,已知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4.5s,着陆坡的倾角θ=37°,重力加速度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影响,则(  )

    A、运动员从B点水平飞出的速度大小为60m/s B、运动员从B点飞出后离斜面最远时速度大小为45m/s C、运动员从B点飞出后经3s离斜面最远 D、运动员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为1400N
  • 1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内,固定有光滑轨道ABC , 其中半圆轨道BC与直轨道AB相切于B点,物体受到与AB平行的水平拉力F , 从静止开始运动,拉力F的大小满足如图乙所示(以A为坐标原点,拉力FA指向B为正方向)。若m=1kgAB=4m , 半圆轨道的半径R=1.5m ,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AB做功为50J B、物体从BC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为0 C、物体能够到达C点,且速度大小为25m/s D、物体能够到达C点,且速度大小为215m/s
  • 17、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三棱锥区域OABC , 三棱锥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LOA=OB=OC=L , 在A点放置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C点放置一电荷量为2q的正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kqL2 B、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5L2kq C、若在B点放置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则其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22L2kq2 D、若在B点放置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则其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5L2kq2
  • 18、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

    A、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a表示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10sin5πtV C、a表示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25Hz D、b表示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03V
  • 1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线框放置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MN两点连线与磁场垂直,线框绕MN连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灯泡电阻为R,其它电阻不计,则(  )

    A、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 B、图示位置回路磁通量变化最快 C、灯泡两端电压为24πr2Bω D、由图示位置转过180°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0
  • 20、如图所示为圆心在O点的四分之一竖直固定粗糙圆弧轨道,半径R=1.0m , 最低端C点处的切线水平,C点到水平地面的距离h=0.8m。一质量m=2kg的物块从轨道上的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落到地面上D(图中未画出)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53 , 已知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60 , 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 物块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滑至C点前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从开始下滑到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物块克服阻力做的功为1J C、物块经过C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38N D、从开始下滑到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的增加量小于机械能的减少量
上一页 366 367 368 369 3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