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真空中,一半圆形玻璃砖放置在转盘上,一束由单色光ab组成的光线从左侧沿着玻璃砖半径方向入射,玻璃砖右侧有一足够大的光屏。实验开始,转盘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匀速转动,此时光屏上无亮点。随着继续转动,光屏上先出现单色光a的亮点,根据实验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a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大于b C、双缝干涉实验中,要使相邻亮条纹间距较大,应该使用b D、ab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
  • 2、钚元素是高度放射性物质,可用于制作同位素电池,广泛应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能源供给。已知钚(即P94238u)发生α衰变的方程为P94238u92234U+mX , 已知P94238u的半衰期约为88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方程中m=2XH12 B、该衰变过程中一定吸收能量 C、8个P94238u原子核经过88年后还剩4个 D、P94238u的比结合能小于U92234的比结合能
  • 3、如图所示,弹性绳一端系于P点,绕过Q处的小滑轮,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P Q A三点等高,弹性绳的原长恰好等于PQ间距,圆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圆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释放瞬间,圆环的加速度大小为12g , 到达最低点CAC=d , 重力加速度为g , 弹性绳始终遵循胡克定律。求:

    (1)、释放瞬间弹性绳中拉力大小F
    (2)、圆环下落到M(图中未标出)点,设QM与水平夹角为θ , 求此时圆环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3)、A到C的过程中,圆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4)、已知QA=d , 圆环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
  • 4、某科技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如图甲所示,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热敏电阻RT处在虚线所示的温控室中。

    (1)、实验前,开关S1S2先断开,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移到(填“a”或“b”端;实验时,记录温控室的温度t0 , 将S2打到1,闭合S1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0;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置不变,再将S2打到2,调节电阻箱R2 ,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 记录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 , 即为热敏电阻的阻值;
    (2)、多次改变温控室的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测得多组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t下对应的电阻值R , 作出Rt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3)、上述实验过程中,若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则热敏电阻的测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4)、现将此热敏电阻接在电流恒定的电路中,当它产生的热量与向周围环境散热达到平衡时,热敏电阻的温度稳定在某一值t , 且满足关系式I2R=ktt0 , 其中k是散热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I为电流。已知I=40mAt0=25Ck=0.16W/C , 结合乙图可知该热敏电阻的温度稳定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直导轨固定,导轨间距为L , 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 , 导轨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 B'pp' qq'是垂直于导轨,间距为d的磁场边界。将质量分别为m 2m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a棒与pp'的间距也为d , 两棒接入导轨之间的电阻均为R , 其他电阻不计。现同时将两棒由静止释放,两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t1时刻a棒经过qq'b棒恰好经过pp'进入磁场,t2时刻b棒经过qq'a棒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中间图线平行于横轴,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12B B、a棒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0=gd C、0t1时间内,a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2mgd D、t2时刻,a b两棒的距离为12d
  • 6、地球表面与大气电离层都是良导体,两者与其间的空气介质可视为一个大电容器,这个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大致稳定,约为5×105C , 其间的电场,称为大气电场。设大地电势为零,晴天的大气电场中,不同高度h处的电势φ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平方向电场的影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 B、地面带电荷量大小约为5×105C C、地面和大气电离层组成的电容器电容值约0.6F D、高度h越大,大气电场强度越小
  • 7、如图所示,两长度均为L的相同轻质细杆用铰链ABC相连,质量可忽略的铰链A固定在地面上,铰链BC质量不可忽略,均为m , 铰链A B C均可视为质点。起始位置两细杆竖直,如图虚线所示,铰链AC彼此靠近。t=0时铰链C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33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到t=t1ABBC间的夹角变为120 , 如图实线所示。若两个轻质细杆始终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所有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t1时重力对B做功的瞬时功率为2m2g3L2 B、t=t1时重力对B做功的瞬时功率为6m2g3L2 C、t=0t=t1时间内,力F做的功为3mgL D、t=t1时连接AB的细杆中的弹力大小为1.5mg
  • 8、如图甲是客家人口中的“风车”也叫“谷扇”,是农民常用来精选谷物的农具。谷粒从上方喂料斗的小口无初速度进入风道,在风力作用下,精谷和瘪谷(空壳)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精谷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简化装置如图乙所示,谷粒在风道内所受的风力大小相等,最终落在同一水平面上,风道口的直径远小于下落高度,不计风道内的阻力和飞出洞口后的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处是瘪谷 B、从风道口飞出到落在水平面过程,瘪谷运动时间更长 C、落到水平面时,瘪谷的速度更大 D、落到水平面时,精谷和瘪谷的重力瞬时功率一样大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 B、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8种频率的光子 C、任何核反应都一定有质量亏损 D、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 10、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经常接触到脍炙人口的诗词,还经常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他们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摩擦力小 B、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可估算出诗人李白的平均速度 C、辛弃疾描写月亮的诗句“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 D、“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那么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 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下落.

       

    (1)、甲实验的现象是小球A、B同时落地,说明
    (2)、现将A、B球恢复初始状态后,用比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落地点变远,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安装图乙研究平抛运动实验装置时,保证斜槽末端水平,斜槽(填“需要”或“不需要”)光滑;
    (4)、然后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由于没有记录抛出点,如图丙所示,数据处理时选择A点为坐标原点(0,0),丙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20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大小为m/s,小球在B点速度的大小为m/s。
  • 12、如图所示,2024年9月25日我国从海南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导弹,先进入大气层外的亚轨道空间,后返回大气层,最高速度可达8500m/s,经过23分40秒后准确落在了距离海南约12000公里外的预定地点,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500m/s是最大速率 B、8500m/s是平均速度 C、23分40秒是指时刻 D、飞行的路程12000公里
  • 13、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演示了旋转的小扳手,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扳手漂浮不动时没有惯性 B、小扳手的惯性比航天员的惯性小 C、小扳手从地面移到空间站惯性变小 D、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4、一电子由静止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由右侧控制电路产生,其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如图所示:两板间距为d,板长为l,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

    (1)、求电子经U1加速后的速度大小v0
    (2)、若电子恰能从下极板的右边缘飞出,求两个极板上电压U2及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有效阻值?
  • 15、如图,把质量为0.2g的带电小球A用轻丝线吊起,若将带电荷量为+4×108C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cm时A球静止,此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k=9.0×109Nm2/C2),求:

    (1)、此时小球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方向;判断A球的电性并求出所带的电荷量;
    (2)、绳中张力多大?
  • 16、某实验小组欲测量一段粗细均匀金属丝的电阻率,他们首先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其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此段金属丝的电阻率,金属丝与理想电流表A以及定值电阻R0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恒定,金属丝被固定在带有刻度的木板上,P是鳄鱼夹,用来调节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回答下列问题:
    (1)、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应用(选填“千分尺”“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甲图的读数为直径d=mm。

    (2)、用乙图实验时闭合开关,从右向左逐渐改变鳄鱼夹的位置,记录鳄鱼夹每一个位置对应的金属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L,以及对应的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多组L,I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L为纵轴,以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的图像为如图丙所示的倾斜直线;若丙图的斜率为k纵轴的截距为b ,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则金属丝的电阻率ρ=;(用题目所给的已知物理量的符号来表示)
  • 17、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
    (1)、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所用电表的红表笔应该插入电表的(选填“+插孔”“-插孔”),欧姆挡有4挡,分别为“×1”、“×10”、“×100”、“×1k”,用此表测样品的阻值,当用“×10”挡测量时,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很大。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先换用(选填“×100”“×1”)挡,接着进行(选填“机械调零”“欧姆调零”),测量结果如图,则电阻为Ω。

    (2)、现要精确测量其阻值,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V,内阻1Ω)

    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4kΩ)

    E.电压表(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G.开关、导线

    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只填写字母代号)

    (3)、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电路,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偏大”或“偏小”),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选填“分压式”“限流式”)接法。

    (4)、根据测量数据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MN段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18、如图,用灵敏电流表G和电阻箱R串联改装成一个电压表,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为Ig=2mA , 内阻为Rg=300Ω , 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200Ω , 则(  )

    A、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为Ug=600V B、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3V C、灵敏电流表G原表盘上1mA刻度线对应的电压值为1.5V D、若减小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则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增大
  • 19、在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许多领域,常常需要通过控制电极的形状和电势来调整控制电场。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极板K、G正对放置,在极板G中央挖一圆孔,两极板间加电压,K极电势较高,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从K极中心处发射有一定宽度的平行于中心轴(x轴)的电子束,不考虑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板G上圆孔右侧的电场线由中心轴向外发散 B、电子通过圆孔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加速度不断减小 C、对会聚到F点的电子,从发射到会聚,电场力做功相同 D、沿着中轴线运动的电子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20、雷电是一种强烈的放电现象,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装有避雷针来预防雷击。如图所示,虚线是避雷针上方电场的等势面,A、B、C是等势面上的三点,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都相等。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C点加速向B点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B点的电势比C点的电势低 C、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的加速度大 D、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上一页 241 242 243 244 2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