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对应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 , 1∶2∶3 B、1∶2∶3,1∶1∶1 C、1∶2333 , 1∶2232 D、1∶3∶5,1∶2∶3
  • 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木块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 3、如图所示,地球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所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北半球的四个节气。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以判定,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最小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4、如图所示,绝缘矩形平面ABCD与水平面夹角为θ,底边BC水平,分界线PQ、EF、GH均与BC平行,分界线GH以上平面光滑,EF与PQ间的区域内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将一正方形闭合金属框abcd放于斜面上,无初速释放金属框后,金属框全程紧贴斜面运动。已知:磁感强度大小为B,正方形闭合金属框质量为m、总电阻为R、边长为L,PQ与EF、EF与GH间距均为L,cd边与GH平行且与其距离为x0 , 金属框各边与GH以下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 设重力加速度为g。试问:

    (1)金属框的cd边刚越过GH边界瞬间,求此时金属框架的速度大小?

    (2)若金属框的cd边刚越过EF边界瞬间时速度大小v0 , 求此时金属框的加速大小?

    (3)为了使金属框的cd边能够离开磁场,且金属框最终能够静止在斜面上,求x0的取值范围。

       

  • 5、如图甲所示,一个电阻值为R,匝数为n,半径为r1的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3R的电阻R1连结成闭合回路,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2和B0 , 导线的电阻不计,求0至t1时间内: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及判断电阻R1两端a,b两点电势的高低;

    (2)通过电阻R1上的电量q及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

       

  • 6、如图,某次“找靶点”游戏中,在距长方体水缸开口32cm处的侧壁位置M点贴一张靶点的图片,然后将水缸装满水,游戏者需要站在指定观测点调整观察角度,恰好切着右侧壁P点看到靶点图片,此时将一根细长直杆从观测点经P点插入水中至水缸侧壁O点,测得O点在M点上方14cm处,已知长方形水缸左右侧壁间距离为24cm。

    (1)试解释水缸装满水后,为什么观察到的“靶点”的位置升高了?

    (2)若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c=3.0×108m/s,求光在该水缸中水里的传播速度。

       

  • 7、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可拆式变压器进行研究,图中各接线柱对应的数字表示倍率为“×100”的匝数。

              

    (1)对于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本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应当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

    C.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D.因为实验所用电压较低,通电情况下可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

    (2)若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电源接变压器原线圈“0”、“8”接线柱,副线圈接“0”、“4”接线柱,当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6.0V,则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应为

    A.18.0V             B.12.0V             C.5.0V                    D.3.0V

    (3)该同学组装变压器时忘记将铁芯闭合进行实验,当原副线圈匝数比为8∶1,原线圈接12.0V交流电压,则测量副线圈的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

    A.0V                    B.9.60V             C.1.50V             D.0.65V

    (4)正确组装变压器后,用匝数Na=400匝和Nb=800匝的变压器实际测量数据如下表:

    Ua/V

    1.80

    2.80

    3.80

    4.90

    Ub/V

    4.00

    6.01

    8.02

    9.98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交流电源的原线圈是(填Na或Nb)。

  • 8、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mm。

       

    (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填字母代号)

    a.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b. 为了使单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c.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 , 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即单摆周期T

    d.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 , 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 , 则单摆周期T=Δt50

    (3)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丙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意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 , 可求得g=(结果用x1y1x2y2表示),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摆球半径,而其他测量、计算均无误,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的g值相比是(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的。

  • 9、如图甲所示,一正方形单匝金属线框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MN、QP间存在垂直水平面的匀强磁场,t=0时,线框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紧贴MN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实线所示,已知线框质量m=1kg、电阻R=4Ω,则(  )

       

    A、磁场宽度为5m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T C、线框穿过QP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4J D、线框穿过MN的过程中通过导线内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5C
  • 10、智能手机的“双MIC降噪技术”可以在通话时,通过辅助麦克风来收集环境音,并与主麦克风音质信号叠加来实现降低背景噪音。其简化原理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理想状态下的降噪过程,实线表示环境噪声,虚线表示降噪系统产生的等幅降噪声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环境声波和降噪声波的传播速度相等 B、图乙中噪音声波和降噪声波相遇的P点的振幅减弱 C、经过一个周期后质点P向右移动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D、降噪过程应用了波的衍射原理,使噪声无法从外面进入麦克风
  • 11、磁力刹车是游乐场中过山车采用的一种新型刹车装置,该刹车装置的原理图(从车后朝前看)如图所示,停车区的轨道两侧装有强力磁铁,当过山车进入停车区时铜片从强力磁铁间穿过,车很快停下来,关于该装置的刹车原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过山车进入停车区时其动能转化成电能 B、把铜片换成有机玻璃片,也能达到相同的刹车效果 C、过山车进入停车区的过程中两侧的铜片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D、过山车进入停车区的过程中铜片受到的安培力使过山车减速
  • 12、图甲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s时刻的图像,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横波的周期为0.4s B、质点K在1s的时间内沿x轴方向移动0.2m C、如果图乙为质点K的振动图像,则波沿x轴正向传播 D、如果图乙为质点L的振动图像,则波沿x轴正向传播
  • 13、如图,某兴趣小组设计用一小风力发电机给灯泡供电。发电机线圈与风叶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一起转动,灯泡正常发光。若线圈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理想变压器副线圈匝数变为原来的12 , 其他条件不变,发电机内阻不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灯泡电流的频率增大 B、流经灯泡电流的最大值减小 C、灯泡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增大 D、发电机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
  • 14、如图所示为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简化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 B、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在液化过程中体积增大,内能增加 D、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因为其消耗了电能
  • 15、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手机与基地台及耳机的信号传输如下图所示。若基地台与手机、手机与蓝牙耳机之间通信的电磁波分别为甲波、乙波,则(  )

       

    A、甲波的波长比乙波短 B、真空中甲波的传播速度比乙波小 C、甲波与乙波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D、甲、乙波都是横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 16、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地球仪上,P点为赤道与0°经线的交点,Q点为赤道与东经90°经线的交点。一只蚂蚁从P点沿0°经线向北爬行到北极点,然后又沿东经90°经线向南爬行到Q点,则蚂蚁从P点运动到Q点的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路程为2πR,位移大小为2R B、路程为πR,位移大小为R C、路程为πR,位移大小为2R D、路程为2πR,位移大小为2R
  • 17、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序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等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 18、下列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牛顿(N)、厘米(cm)、米/秒(m/s) B、千克(kg)、秒(s)、厘米(cm) C、千克(kg)、焦耳(J)、秒(s) D、米(m)、千克(kg)、秒(s)
  • 1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 2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两排平行的半圆柱体,重为G的光滑圆柱体静置其上,a、b为相切点,aOb=90° , 半径Ob与重力的夹角为37°。已知sin37°=0.6cos37°=0.8 , 则圆柱体受到的支持力Fa、Fb大小为(       )

    A、Fa=0.6GFb=0.4G B、Fa=0.4GFb=0.6G C、Fa=0.8GFb=0.6G D、Fa=0.6GFb=0.8G
上一页 935 936 937 938 9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