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复兴号”动车组用多节车厢提供动力,从而达到提速的目的;总质量为m的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该动车组有4节动力车厢,每节动力车厢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均为P,若动车组所受的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F=kv , k为常量),动车组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车组在匀加速启动过程中,发动机功率恒定不变 B、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则动车组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的总功率为2.25P , 则动车组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为34vm D、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动车组某时刻瞬时速度为v,则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Pkv2mv
  • 2、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内的某一高度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与半球形容器的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球形容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合外力恒定不变 B、θ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T也越大 C、若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ω , 则其对碗的压力大小为F=mRω2 D、若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则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n=v2R
  • 3、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我国的航天科学家为了能使探测器登陆火星,在此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图所示,若将探测器从火星表面的A处移到B处,万有引力做功W1;若将该探测器从B处移到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做功为W2;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则该探测器在A处具有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

    A、W1-W2 B、W2-W1 C、W1+W2 D、-W1-W2
  • 4、如图甲所示为一商场内的螺旋滑梯。某次实验,工作人员将一质量为m的模型由顶端A处放进滑梯(如图乙),模型由静止开始沿滑梯自然下滑,最后从底端B处滑出。已知螺旋滑梯总长度和A、B间的高度差恒定,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到底端的速率大小与模型质量无关 B、质量越大的模型滑到底端的速率越大 C、质量越大的模型滑到底端需要的时间越长 D、模型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始终恒定不变
  • 5、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后,沿地火转移轨道飞行七个多月,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再通过制动减速被火星引力俘获,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飞行。已知的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5 B、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5倍 C、火星的近地卫星的周期小于地球的近地卫星的周期 D、“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小于11.2km/s
  • 6、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我国的北京、延庆等地举行,如图甲所示,两名质量相同的跳雪运动员a、b(可视为质点)从雪道末端先后以初速度v0av0b沿水平方向向左飞出,示意图如图乙。若v0a:v0b=1:3 , 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名运动员从飞出至落到雪坡(可视为斜面)上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飞行时间之比为3:1 B、a、b飞行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3 C、a、b落到雪坡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不相同 D、a、b落到雪坡上的动能之比为1:9
  • 7、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其排列位置如图,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卫星b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静止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大小g B、d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C、在相等时间内,b、c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一定相等 D、在相等时间内,a、c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一定相等
  • 8、如图所示,轻轻拨动地球仪使其绕着地轴匀速转动,关于地球仪表面各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均在球心处 B、同一经线上各点线速度大小均相等 C、纬度越低的位置,做圆周运动的转速越大 D、纬度越低的位置,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 9、如图所示,蜡烛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蜡烛块从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加速运动,蜡烛块从A点到C点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

    A、曲线1 B、曲线2 C、直线3 D、曲线4
  • 10、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可能随时间均匀变化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合力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
  • 1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且其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向心力N B、向心加速度m/s2 C、功J D、功率W
  • 12、某动车在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车刹车前的速度为60m/s , 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 求:
    (1)、动车刹车开始后6s末时的速度;
    (2)、动车刹车开始后12s的位移;
    (3)、动车静止前最后5s内滑行的距离。
  •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2v和8v,经历的时间为t , 则(  )
    A、经过A、B中点位置时的瞬时速度是5v B、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6v C、A、B间的距离为10vt D、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位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多1.5vt
  • 14、某高速公路利用自动测速仪装置测汽车速度,雷达向汽车驶来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百万分之一秒,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指示器荧光屏上呈现出一个尖波形;在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第二个尖形波(如图所示)。则下面关于测速原理及结果表达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射电磁波时汽车离雷达的距离为12ct1 B、第二次反射电磁波时汽车离雷达的距离为12ct2 C、汽车速度为ct1t22t D、汽车速度为v=ct1t22tt1+t2
  • 15、某实验小组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操作过程中为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一些的玻璃砖 B、入射角应选择尽量小些 C、可以将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做几次实验
    (2)、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 , 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时应使其挡住P1与P2的像,在插P4时应使其挡住
    (3)、甲同学在画完边界 aa'时,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小段距离,然后画出下边界bb',导致两边界间距略小于玻璃砖宽度,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 16、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车,在购车方面有国家和地方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好政策,为检测某新能源车的刹车性能,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某一辆新能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一时刻踩下制动器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前2s内行驶的距离是30m(此时汽车还未停下),问:
    (1)、开始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开始制动后,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 17、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2 , 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下落最后两秒的位移;

    (3)下落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

  • 18、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本实验采用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电压应为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

    (2)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木块  B.铁块  C.塑料块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4)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物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9、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4s末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A在B前方4m处 C、两物体运动过程中,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D、第4s末两物体相遇之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 20、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运动员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B、10 s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C、10 s末运动员打开降落伞 D、10~15 s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上一页 932 933 934 935 9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