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为避免闪电造成损害,高大的建筑物都装有避雷针。产生闪电的雷雨云底层带负电,建筑物的顶部会因静电感应而带正电,由于避雷针是尖的,在其周围形成强放电电场而导致尖端放电,使云层中积累的电荷通过避雷针导入避雷针大地,减少地面物受雷击的可能性。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 元电荷e=1.6×1019C

    (1)、某次避雷过程中,从云层向地面输送了16C的负电荷,此过程中有个电子到达地面。
    (2)、在某次避雷放电前,避雷针周围电场的等势线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一条通过b点的电场线

    (3)、a、b两点中点电场强度较大,点电势较高(均选填:A.a       B.b)。
    (4)、某次雷雨天气,带电云底层与避雷针之间的电势差U=1.2×108V。一个电子从带电云底层运动到避雷针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选填:A.做正功       B.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选填:A.增加       B.减少)了。
    (5)、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0.2g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丝线吊起,若将带电的小球B靠近它且B的电荷量为QB=+4×108C , 两小球在同一高度且相距d=3cm时,小球A平衡,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小球A、B可视为点电荷,求:

    ①小球A带何种电荷;

    ②A受到的库仑力;

    ③小球A所带电荷量的大小。

    (6)、如图所示是静电推进装置的原理图,发射极与吸板接在电源两端,两极间产生电场,虚线为等差等势面(相邻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在强电场作用下,一带电液滴从发射极加速飞向吸板,a、b是其路径上的两点,不计液滴重力,则(  )

    A、液滴带正电,b点电场强度大 B、液滴带正电,a点电场强度大 C、液滴带负电,b点电场强度大 D、无法判断
  • 2、2021年10月1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并成功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对接、出舱,以及在轨驻留六个月,空间站绕地球一圈约90分钟。驻留期间,航天员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王亚平抛出一只“冰墩墩”后,“冰墩墩”沿抛出方向近似匀速直线前进。
    (1)、根据下列器材在地面上使用时的主要功能,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同样可以正常使用的是(  )
    A、单摆演示器 B、弹簧拉力器 C、家用体重秤 D、哑铃
    (2)、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过程中,(选填:A.可以   B.不可以)把神舟十三号看作质点。

    (3)、“天宫课堂”中,“冰墩墩”近似匀速直线前进,这一过程中“冰墩墩”受到(  )
    A、万有引力 B、向心力 C、离心力
    (4)、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约为rad/s。(保留2位有效数字)。
    (5)、空间站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选涂:A.大于B.等于C.小于);同步地球卫星的周期为小时。
    (6)、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  )
    A、14 B、16 C、12563
    (7)、考虑相对论效应,在高速飞行的空间站里的时钟走过10s,理论上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手里的时钟走过的时间(  )
    A、大于10s B、小于10s C、等于10s D、都有可能
  • 3、中国女子冰壶队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已知一个冰壶被运动员推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3m/s,其加速度大小为0.2m/s2。求冰壶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

    (1)10s末冰壶的速度;

    (2)10s内冰壶的位移大小。

  • 4、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边长AB=24m,BC=32m,一质点从A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20s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C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 5、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试求打下C点时纸带的速度vC=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 6、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照打点的先后顺序,纸带上的计数点依次用O、A、B、C、D、E表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画出来。(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V的电源;
    (2)、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s,A、C点间的平均速度是 m/s。(最后一空保留3位有效数字)
  • 7、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7v , 所用时间是t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8vt B、经过位移AB中点的速度是5v C、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D、t2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t2时间通过的位移少3vt
  • 8、一质点t=0时刻从原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s时,质点在x=1m B、t=3s时,质点运动方向改变 C、第3s内和第4s内,速度变化相同 D、02s内和0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 9、如图所示为钉钉子的情景。若某次敲击过程中,钉子竖直向下运动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x=2t2+0.4t。则在本次敲击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钉子的初速度大小为0.4m/s B、钉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前0.15s内,钉子的位移大小为0.015m D、前0.01s内,钉子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0.008m/s
  • 10、为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有关部门在某中学校门外设置了减速带。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在减速带前50米处开始进行匀减速,为使其经过减速带时的速度不超过18km/h,则减速时的加速度至少为(  )
    A、2m/s2 B、4m/s2 C、6m/s2 D、8m/s2
  • 11、如图所示是A、B两汽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做曲线运动 B、A车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车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的平均速度B车比A车要大
  • 12、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4R向右,2πR向右 C、4πR向左,4R D、4R向右,2πR
  • 13、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不可能的是 (       )
    A、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 14、电动玩具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6s末的速度大小为3m/s,求:

    (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小车开始运动后前6s内的位移大小;

    (3)小车在4s~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 15、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两平行导轨间距为L=1m,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中接入电动势为E=4.5V、内阻为r=0.5Ω的直流电源,电路中有一阻值为R=1Ω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将质量为m=4kg,长度也为L的导体棒放在平行导轨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 , sin37=0.60,cos37=0.80),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大?

    (2)若突然将匀强磁场的方向变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求此时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 1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R1=160ΩR2的阻值未知,R3是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的过程中,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总电流I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上的A、B两点是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时分别得到的。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7、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1Ω、电阻R1=1 Ω、R2=40Ω ,电动机M的额定工作电压为8V、电阻为1Ω,K1、K2为电键开关。

    (1)、求开关K1闭合,K2断开R2的功率。
    (2)、已知开关K1、K2均闭合时电动机的正常工作,求开关K1、K2 均闭合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 18、用一台电动机来提升重500 N的重物,当接入110 V电压时,电动机工作时的电流是5 A,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是2 Ω,不计一切阻力,取g=10 m/s2 , 若物体从静止起动,且电流电压保持不变。求:

    (1)重物上升的最大速度;

    (2)若达到这个速度历时2 s,求此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高度。

  • 19、某同学用以下器材组装一简易欧姆表:

    毫安表A(量程0~50mA)

    电阻箱R(阻值0~999.9Ω)

    学生电源(输出电压0~16V)

    红,黑表笔各一只

    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1)用导线将毫安表A、电阻箱R、学生电源串联起来,两只表笔一只接毫安表的负极,一只接学生电源负极,为使电流从黑色表笔流出,和毫安表相连的表笔应为(选填“红”或“黑”)表笔;

    (2)将学生电源的电压调至2V,电阻箱调到100.0Ω,将两表笔短接,发现毫安表指针向右偏转,调节电阻箱阻值,当阻值为35.0Ω时,发现毫安表恰好满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断开两表笔,他在毫安表0刻度处标记“”,“50mA”刻度处标记“0”,并在其他刻度处标上正确阻值成为一个简易欧姆表,则25mA处应标记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将学生电源的电压调至6V,将两表笔短接,调节电阻箱直到毫安表满偏,此时该欧姆表的倍率为(选填“×2”“×3”或“×10”),将一未知电阻接入两表笔之间,发现毫安表指在25mA处,该电阻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0、为了测量一根长约3cm。电阻约为6Ω , 横截面为圆形,粗细均匀的导电材料的电阻率,所用器材如下:

    A. 游标卡尺

    B. 螺旋测微器

    C. 电流表A10~0.6A , 内阻约为1.0Ω

    D. 电流表A20~3A , 内阻约为0.1Ω

    E. 电压表V0~3V , 内阻约为6kΩ

    F. 滑动变阻器R10~2kΩ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G. 滑动变阻器R20~10Ω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H. 蓄电池E6V , 内阻不计)

    I. 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1)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材料的长度如图甲所示。示数为L=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材料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示数为D=mm

    (2)为了在测量中尽量减小误差,并测多组数据,电流表应选 , 滑动变阻器选择。(填选项前的字母)

    (3)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

上一页 910 911 912 913 9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