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 , 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5s,那么: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30m/s,求弹丸击穿木板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30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
2、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打点计时器。

(1)其中是电磁打点计时器(选甲或乙);
(2)小明选择了电磁打点计时器,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下列哪些器材?;
A.
B.
C.
D.
E. 
(3)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远离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4)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纸带的数据,计数点1时小车对应的速度为:v1=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据此可求出小车从0到4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则

(1)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的计算表达式是(用题中给出的符号表示),遮光条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是;
(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已知a、b、c三个物体在内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内,a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B、在时间内,a的平均速率最大,的平均速率小于的平均速率 C、在时间内,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10s末,a、b、c三个物体的瞬时速度相等 -
5、对速度的定义式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速度只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6、下列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8:30上课,其中“8:30”指的是时间间隔 B、“一天有24小时”中的“24小时”指的是时刻 C、时间有大小、方向,是矢量 D、“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间隔
-
7、在一次冲浪游戏中,有甲、乙、丙三人,甲看岸边向前运动,乙看到甲匀速向前,甲看到丙匀速向前,丙看到乙匀速向后。那么,从地面上看,关于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匀速向后,v乙<v甲 , 丙可能停在原地 B、甲、乙匀速向后,v乙>v甲 , 丙可能匀速向后,且v丙>v甲 C、甲、乙匀速向后,v乙>v甲 , 丙可能匀速向前 D、以上说法均不对
-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B、速度、路程、加速度 C、时间、速度、位移 D、速率、平均速度、位移
-
9、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 B、月球绕地球转动 C、树上的苹果从绿色变成红色 D、河水在河中流动
-
10、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反映电场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是等量异号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图乙是电场中的一些点;是电荷连线的中点,、是连线中垂线上关于对称的两点,、和、是两电荷连线上关于对称的两点。则( )
A、、两点场强相同 B、、两点电势不等 C、、、三点中,点场强最大 D、从点向点运动的电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
11、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或电子就是元电荷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数值 C、摩擦起电就是人类创造了电荷 D、感应起电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了转移
-
12、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 . 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 , 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 , 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速度大小恒定为的电动车已经过该车站向前运动了如 . 已知该电动车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
(1)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为多少?
-
1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轨道上做性能测试,甲、乙两车均从静止出发,甲车经过x1=150m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1=108km/h,乙车经过x2=100m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为v2=72km/h。在一次测试过程中,乙车停在甲车正前方x=200m的地方,甲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t=3s后,乙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甲、乙两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甲车开始运动t'=20s后,甲、乙两车同时以各自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运动。求:
(1)甲、乙两车的加速度;
(2)甲车开始运动后多长时间与乙车相撞;
(3)若要保证甲、乙两车不相撞,甲、乙两车间的最小距离。
-
14、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A的质量mA=1kg,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0.5kg,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g=10m/s2 , 求:
(1)桌面对A的支持力F1;
(2)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大小F2。

-
15、从离地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 , 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地时小球的速度。
-
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两细绳OB与OC(选填“A”或“B”)相互垂直。
A.一定 B.不一定
(2)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A”或“B”)。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
17、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一段纸带,测得AB=2.40cm,BC=4.00cm,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物体的加速度为m/s2(所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8、如图甲所示,某种材料制成的方形物块质量为2kg,把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给物块施加一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传感器描绘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拉力F为5N时,摩擦力为5N B、当拉力F增大到10N时,物块已经运动 C、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D、物块获得一定速度后撤掉外力,物块继续向前滑动过程摩擦力大小为12N -
19、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在单位时间内越大,加速度越大
-
20、直杆正下方有一管道,A、B和C、D分别为直杆和管道的上下两端。现将直杆由图中位置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当B到达C位置时将管道由静止释放,已知AB、CD以及直杆和管道间的距离均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杆通过管道的时间为 B、直杆通过管道的时间为 C、直杆通过管道的时间为 D、直杆通过管道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