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其中“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中关于舟与剑的运动所选用的参考系是(  )
    A、 B、河岸 C、舟上的人 D、流动的水
  • 2、2019年达喀尔拉力赛中,如图所示为某选手在一次训练中的路线图,他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率为108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0km/h C、若赛车手原路返回用时也为5min,则来回平均速度相同 D、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km/h
  • 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C、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有可能很小 D、物体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有可能减小
  • 4、电子显微镜通过“静电透镜”实现对电子会聚或发散使微小物体成像。一种电子透镜的电场分布如图所示(截取其中一部分),虚线为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A、B是轨迹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B、电子在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 点的加速度 C、电子在A 点的速度大于在 B 点的速度 D、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 5、甲粒子(q、m)、乙粒子(q、m)、丙粒子(2q、4m)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射入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不计粒子重力,q>0。则甲、乙、丙三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分别为(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 6、如图所示,点电荷+Q固定,点电荷+q沿直线从A运动到B,此过程中,两电荷间的库仑力是(  )

    A、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 B、吸引力,先变大后变小 C、排斥力,先变小后变大 D、排斥力,先变大后变小
  • 7、如图甲所示,真空中相距d=5cm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板接地(电势为零),A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将一个质量m=2.0×1023kg、带电荷量q=+1.6×1015C的粒子从紧临B板处无初速度释放,在t=T4时刻释放的带电粒子,粒子恰好不能到达A板,不计重力,求:

    (1)、在t=0时刻释放的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
    (2)、在t=0时刻释放的带电粒子到达A板时速度大小;
    (3)、A板电势变化的周期。
  • 8、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P是电场中的两点。从O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A不带电,B的电荷量为q(q>0)。A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为v0 , 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t。B从O点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2t3。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O点到达P点的高度差;

    (2)B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

    (3)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电场强度的大小。

  • 9、如图所示的平行金属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2×10-4F,极板A、B之间可以看成匀强电场,场强E=1.2×103V/m,极板间距离为L=5cm,电场中c点到A板、d点到B板的距离均为0.5cm,B板接地.求:

    (1) d点处的电势φd;     

    (2)B板所带电荷量Q;

    (3)d、c两点间的电势差Udc

    (4) 将电荷量q=-5×10-6C的带负电点电荷从d移到c,电场力做的功Wdc.

  • 10、静电透镜是利用静电场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一种装置。如图,一电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实线描绘出了其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等势线,各等势线关于y轴对称,a、b、c、d分别是轨迹与等势线的交点。已知电子在经过a点时动能为60eV,各等势线的电势高低标注在图中,则(  )

    A、a、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电子从a到b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 C、电子从c到d运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 D、电子在经过等势线d点时的动能为60eV
  • 1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等腰直角ABC所在的平面平行,A、B间的距离为d,将电荷量大小为q的负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正功为W,再从B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设B点电势为零,则(     )

    A、该点电荷在A处的电势能为W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Wq C、若该点电荷沿直线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0 D、可以判断出该匀强电场的方向沿CA方向
  • 12、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 B、E=Fq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6.4×1019C D、根据F=kQ1Q2r2可知,当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变得无限大
  • 13、微信运动步数的测量是通过手机内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实现的,如图所示,M极板固定,当手机的加速度变化时,N极板只能按图中标识的“前后”方向运动。图中R为定值电阻。下列对传感器描述正确的是(     )

    A、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容器两极板不带电 B、保持向前匀加速运动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C、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D、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电流由a向b流过电流表
  • 14、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b、c、d、e、f,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d两点时,在圆心O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仅将放于a点的正点电荷改放于其他等分点上,使O点的电场强度改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至f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2E , 沿Oe方向 B、移至f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E , 沿Oe方向 C、移至e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2 , 沿Oc方向 D、移至e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沿Oc方向
  • 15、一带电荷量为 + Q的小球A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在它左侧还有一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带电荷量为 + q的小球B,它们处于同一高度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小球A向左平移一段微小距离,则稳定后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 B、小球A对小球B的库力大小等于小球B对小球A的库仑力大小 C、若增加小球A的带电量,则稳定后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 D、若使小球A带电荷量为 - Q,则稳定后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
  • 16、如图,将一带正电的球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棒待其达到静电平衡。其中A、C为导体棒两个端点,B为A、C中点,且在导体内部,沿虚线将导体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带电量分别为Q1Q2 , 则(  )

    A、Q1=Q2 B、A点场强大于B点 C、A点电势高于B点 D、C端带负电
  • 17、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A带电荷量为+4Q,B带电荷量为-2Q,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现将小球A和B互相接触后,再移回至原来各自的位置,这时A和B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 . 则F与F'之比为

    A、8:3 B、8:1 C、1:8 D、4:1
  • 18、关于电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以点电荷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C、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为0 D、电荷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 19、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至欧姆挡“×10”挡,经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指针指在图甲中的a位置,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择欧姆挡挡(选填“×1”或“×100”);若经过正确操作,将两表笔接待测电阻两端时,指针指在图甲中的b位置,则待测电阻约为Ω;
    (2)、图乙是某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A表笔应是(填“红”或“黑”)表笔。选择“×100”挡测量某二极管的阻值,指针指在图甲中的c位置,则与A表笔相连的是二极管的(选填“正极”或“负极”)。
    (3)、若图乙所示的多用电表欧姆挡具有“×10”挡和“×100”挡两个挡位,则当开关S闭合时对应的挡位为(选填“×10”或“×100”)。
  • 20、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未知电阻R时,让电压表的一端接在A点,另一端先后接到B点和C点,他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而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实验中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实验中应选择电流表外接电路,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实验中应选择电流表外接电路,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上一页 864 865 866 867 8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