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条细线下面挂着一个小球,让它自由摆动,画出它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1)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它的摆长。
(2)请根据图中的数据估算出它摆动的最大偏角。

-
2、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电阻率。有如下实验器材可供选择:
A.待测电阻丝(阻值约)
B.电流表A(0~0.6A,0~3A)
C.电压表V(0~3V,0~15V)
D.滑动变阻器
E.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F.开关,若干导线
(1)、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时,当测微螺杆靠近电阻丝时,应停止使用旋钮,改用 , 听到“喀喀”声时停止,(请在螺旋测微器上的三个部件①、②、③中选填);(2)、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丝的直径mm。(3)、实验时要求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测量,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电路连接完整 。(4)、实验小组采集到多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利用计算出电阻丝不同长度l对应的阻值R,描绘出的点如图丁所示,在图丁中画出图线。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请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用 , k,d表示)(5)、本实验中,小明同学认为由于电流表的内接导致电阻丝的阻值R测量偏大,从而使得电阻丝的电阻率测量值偏大,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3、一宇宙飞船的横截面积为S,以恒定速率v航行,当进入有宇宙尘埃的区域时,设在该区域单位体积内有n颗尘埃,每颗尘埃的质量为m,若尘埃碰到飞船前是静止的,且碰到飞船后就粘在飞船上,不计其他阻力,为保持飞船匀速航行,飞船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A、Snmv B、 C、2Snmv D、
-
4、两足够长的直导线按图示方式放置在同一平面内,两导线相互绝缘,通有相等的电流I,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若一根无限长直导线通过电流I时,所产生的磁场在距离导线d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图中与导线距离均为d的M、N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
A、B、0 B、0、2B C、2B、2B D、B、B -
5、如图1所示,有一种电吹风由线圈电阻为r的小型电动机与电阻为R的电热丝串联组成,电路如图2所示,将电吹风接在电路中,电吹风两端的电压为U,电吹风正常工作,此时电热丝两端的电压为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热丝中的电流大小为 B、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为 C、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 D、电吹风消耗的功率为 -
6、如图所示为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其波速为 , 振源在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源的振动频率为4Hz B、从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C、从时刻开始,经0.5s时间处质点向x轴负方向迁移0.5m D、若观察者从处沿x轴向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Hz -
7、如图所示,A、B间的电压U为20V,电阻 , , , 。估算干路中的电流I约为( )
A、1A B、2A C、3A D、4A -
8、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释放摆球,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D、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
-
9、如图所示,装置中线圈平面与螺线管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穿过线圈A的磁场方向向右 B、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通过线圈A的磁通量不变 C、开关S闭合,线圈A一直中有感应电流 D、开关S断开瞬间,线圈A中有感应电流 -
10、一长度为L、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青蛙静止蹲在木板的左端。观察者发现:青蛙竖直向上起跳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青蛙向右上方起跳时,恰好能落至长木板右端。设青蛙(看作质点)每次起跳做功相同,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每次青蛙起跳做的功W;(2)、青蛙向右上方起跳恰好落在木板右端时的水平位移大小(用木板长度L表示);(3)、若青蛙在水平地面上起跳,则其落地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小(用h表示); -
11、如图所示,两个可看作点电荷的带电绝缘小球紧靠着塑料圆盘边缘,小球A固定不动(图中未画出)。小球B绕圆盘边缘在平面内从=0沿逆时针缓慢移动,测量圆盘中心O处的电场强度,获得沿x方向的电场强度Ex随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沿y方向的电场强度Ey随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带负电荷,小球B带正电荷 B、小球A、B所带电荷量之比为1∶2 C、小球B绕圆盘旋转一周过程中,盘中心O处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B绕圆盘旋转一周过程中,盘中心O处的电场强度最小值为0 -
12、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12.09eV,用此光束照射到光电管电极K上。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7V时,微安表的示数恰好为零。图示位置中滑片P和O点刚好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中点位置。则( )
A、要使微安表的示数恰好为零,滑片P应由图示位置向b端移动 B、不同频率的光子照射电极K,只要能发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是相同的 C、电极K处金属的逸出功是7eV D、从图示位置滑动滑片P,微安表的读数可能先增加后不变 -
13、如图所示,矩形玻璃砖abcd平行于光屏P放置于上方高H处,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斜射到玻璃砖的ad面,两个入射点间距离为x1 , 穿过玻璃砖下表面bc后,射在光屏P上两个点间距离为x2 , 已知x1>x2。不考虑光在玻璃砖中的反射。只向上平移玻璃砖,其他条件和状态保持不变,射在光屏上两个点( )
A、位置不变,距离不变 B、位置右移,距离不变 C、位置左移,距离变大 D、位置右移,距离变大 -
14、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是十大最美物理实验之一,其原理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通电后灯丝发热释放出的电子(初速度可认为等于零)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形成高速电子流,电子束照射间距为d的双缝,在与双缝相距为L的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干涉条纹间距Δx为( )
A、 B、 C、 D、 -
1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直导线水平放置,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I,导线正下方有一个质量为m的铝质球,某时刻无初速释放铝球使其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一定减小 B、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一定守恒 C、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一定增加 D、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先增加后不变 -
16、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Q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平衡位置相距1m的两个质点,质点P此时刻恰过平衡位置并沿y轴负方向振动。已知波的周期为6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振幅是40cm C、t=0s时,质点Q正在做加速运动 D、t=1s时,质点P刚好运动到x=4m处 -
17、我国首座钍基熔盐实验堆采用钍作为燃料,并使用熔盐冷却剂,避免了核污水排放。吸收中子后会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已知的半衰期为16万年,某次实验中生成0.5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为衰变 B、比多1个质子 C、的比结合能小于的比结合能 D、经过32万年,剩余质量为0.125g
-
18、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呈现飞跃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已应用到国内各个行业中。一餐厅推出了一款智能送餐机器人进行送餐(如图甲)。该款机器人的参数如下:
质量m=18kg,提供的最大牵引力F=60N(不提供阻力),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1=0.1,最大运行速度为v=2m/s。要求:送餐过程托盘保持水平,菜碟与托盘不发生相对滑动,机器人到达餐桌时以及返回O处速度都刚好为0。现把送餐过程简化为如图乙的直线情境图:已知静止的机器人在O处出发,O与餐桌A相距x0=6m,机器人、餐桌均可看成质点,送餐使用的菜碟与托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6,托盘的质量为m1=2kg(与机器人固定),菜碟含菜的质量为m2=2.5k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若机器人以a1=1.2m/s2的加速度送餐,求菜碟所受的摩擦力大小。(2)、若机器人以满足条件的最大加速度送餐,求该加速度a2的大小。(3)、若机器人送餐后,欲以最短的时间返回O处,求该次返回的时间。 -
19、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MN上有一被压缩的绝缘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m1=0.2kg的绝缘小木块A和质量m2=0.1kg、电荷量q=5×10−6C的带正电的小物块B接触(不拴接),桌面离地高度h=0.8m,桌面右端N处与水平绝缘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L=1.25m,传送带的上方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6×104N/C的匀强电场,传送带顺时针运动速度v0=1.5m/s。现解除锁定,弹簧弹开A、B,弹开后A掉落到地面上的Q点,已知Q与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s=0.4m,小物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且A与B均可视为质点,弹簧恢复原长时,A、B均未离开桌面。求:
(1)、A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2)、解除锁定前弹簧的弹性势能;(3)、B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
20、篮球比赛已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赛,深受各国的欢迎。一个标准篮球的体积为V=7.5L,比赛时气压范围在1.5atm到1.6atm之间较好。学生小明有一标准篮球(如图甲所示),由于长时间没用导致球内气压降为p1=1.2atm,小明用打气筒(如图乙所示)对该篮球充气。已知外界气压为p0=1atm,温度保持不变,打气筒最大充气容积为Vm=0.4L,每次充气效率均为75%,小明每次都把打气筒的活塞拉到顶部且压到底部,忽略篮球体积变化及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小明打气多少次可以让球内气体压强增大至p2=1.6atm,并分析说明该过程中原球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